第43回
风云早晚成聚会
姻缘遇合任续牵
(太白编年:玄宗开元14年/26岁)
李白披星戴月赶到陈州,街上好热闹,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家家饭馆门前有人吆喝:
“烧鸡了!肉烂脱骨,味香色美呀!”
“炖肉胡辣汤啊!‘朝饮胡辣汤,暮嗝尚余香’喽!”
“本地混饨!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请进来尝一尝!”
“您想开胃,进本店来碗驴肉汤吧,这可是本地特色!”
“烧蒲菜了,本地名肴!”
太白无心受用美食,大步往前走,穿过市场时,又听那些做买做卖的很劲吆喝:
“卖黄花菜了!本地的金针菜!”
“蒲菜!上好的蒲菜!这位客官,不信你尝一尝,甜脆爽口!”
“客官,你是外地人吧,这有泥泥狗、布老虎,选一样吧!”
“远近闻名的槐山羊!”
要不是急着去刺史府,李白真想放漫脚步或停下来好好看看。
“这位老丈,请问刺史府怎样走?”李白问迎面走来的一位牵驴老汉。
“哦,刺史府啊,一直往前走,到市场头上往南拐,往前还要走半袋烟时间。”
李白谢过老丈,抖抖袍衫,健步而行。
陈州刺史府衙中,李邕正与胡紫阳于内室把酒言欢。他们谈无为,说餐霞,议书法,又说到李邕的碑颂和好客之道。原来这位李刺史长于书法,擅写诗文,文士多有投在他门下的,且素尚义气,中原有钱有势的人及很多寺观,常请他撰文书、写碑颂,每以可观金银财帛作酬谢,达数万之巨,他就用这些钱财结交天下英才,或拯救孤苦,周济他人,颇为世人敬重,与胡紫阳道长也是故交。两人正说得热闹,忽见在府门当值的差役拿一拜帖进来:
“刺史大人,大门外有一自称蜀中李白的年轻人求见。”
“李白?”李邕接过拜帖,见上面写着“蜀中李白诚惶诚恐顿首拜见刺史大人”,沉吟一下,忽然对胡紫阳笑道,“哦,我想起来了,这个李白,我在渝州任刺史的时候,他来拜访过我,当时看他年轻,我轻漫了点,他第二天面也不见,只留下一首诗就走了。”
“呵,这可巧了,”胡紫阳张目笑道,“在吴越游历时,有位后生,到处寻找我,在瓦官阁邂逅时,也自称是蜀中李白,莫不是一个人?”
李邕已将拜帖打开,只见上面写道: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结英雄,交英才,散金帛,尚义气,救济孤苦,李刺史也!白乃故人,素愧渝州之狂,扶摇之鹏,今复归溟水,再求拜谒,刺史胸怀浩瀚,能不许白再辱门下乎!更闻胡道长正光照门楣,白千里驱驰,恨不一见,愿刺史惠以大遇,白虽死不以为憾。开元十四年冬月廿日。”
帖内另有附册,是李白精诗美文,多是出蜀以后游访之作,如《望庐山瀑布二首》、《登庐山五老峰》、《登瓦官阁》、《劳劳亭》、《长干行二首》、《西施》、《王右军》、《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鼓吹入朝曲》、《金陵酒肆留别》、《横江词六首》等皆在其内。李邕笑着递给胡紫阳说:
“蜀之人无闻则已,闻者杰出,前有相如、君平、王褒、杨雄,眼下这位李白风骨又成,将来绝不在诸位前辈之下啊!蜀中有云,赵蕤数术,李白文章,后者便指此人。我这还有他当年投到我渝州刺史府内的不平诗文《上李邕》,我找来你看。”李邕说着,翻找一会,把一诗笺递给胡紫阳。
胡紫阳看罢笑道:“这个李白,自有他狂放的道理,观其诗,想象飞腾,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真乃神仙一样人物。听说他在维扬,不到一年时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也是你泰和一样的人物哩!只是我在吴越游历时,访我的人太多,实在不胜其扰,又看他是一外地游客,名疏面生,人又年轻,故多次设法回避。今见其诗,方觉老夫素来轻漫啦!
“殴?是这样,”李邕赶忙回头唤那当值的差役道,“快快有请!”
李白站在刺史衙的大门外,久久不见动静,正七猜八想,忽见差役从里面急急出来,笑容可掬道:“刺史大人有请!”
太白听说,从容走进,不一时,随那差役迈入一个内室。寒暄过后,说起前因旧缘,三人大笑,相互把袂入座,再整杯盘,互劝痛饮,越感投契。提及汝州白云寺一事,胡紫阳笑道:
“确有其事,我们只是定期相约,到白云寺升仙桥去餐霞饮气,只有在那里功效最好。玉真公主虽为当今圣上御妹,但释道不通途,也不好大明旗鼓进去,每次都是扮成普通香客,进寺多添香火,哄那里的主持、方丈高兴,便可随我们任意而行。我想大概他们也知道是玉真公主驾到,每次都屏却所有人打扰,任我们自行出入。”
李白如梦方醒道:“怪不得他们口风把得那样紧。说起餐霞一事,在下与此还有些因缘呢!当初我去大匡山从太乙真人学剑,学成下山的时候,太乙真人嘱咐说,我只是学到了太乙神剑的心法,但要固根强本,尚须定期佐以餐霞之气,但那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将来我会仗剑遍游中原的名山大川,如果有缘,当遇奇人助我。”
“哦?太乙真人!你原来跟他学过太乙神剑?呵呵,看来咱们缘分还真是不浅,他可是我的师兄啊,多年不见,不知他如今仙游哪里去了,他的关门弟子元丹丘已来嵩山结庐,刚刚跟我学了餐霞功法,你可先跟他切磋,之后嘛,我把你介绍给玉真公主,方能悟至玄妙。”
“多谢道长抬爱!”李白大喜过望。
胡紫阳见李白举止倜傥潇洒,忽然灵机一动:“呵呵,不知太白可否婚配?”
李白并不扭泥,爽然道:“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攻诗剑,然后去岷山师从东严子潜修多年,蜀川尽所历之后,便仗剑去国,出蜀东游,指望有一天能名著于世而成辅弼,儿女情肠,婚姻之事,还未及想到哩。”
“好啊!年轻人难得有此胸襟抱负。”胡紫阳说完,转向李邕道,“这可是一位难得的青年才俊,有时间我们领他去许府走一趟如何?”
李邕立即领会了胡道长的意思,点头笑道:“李白,胡道长刚才所说的许府,乃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府邸,他的孙女芳龄一十八岁,仍等字闺中,才貌双全,诗琴书画皆通,远近青年才俊朝思暮渴,我想你李白才是不二人选啊!”
李白见胡道长也不住点头,想自己方今二十五岁,终日论及的是诗书琴剑及王霸之道,还从未想到成家立业这一层,如今竟撞上这份姻缘,也罢!有此慧女为妻,说不定今后更能鹏路大展。可毕竟素昧平生,情感上的事,不能草率从事,于是点头道:“那就有劳两位前辈成全了,但事先最好不要说破,怎么想办法让我们先见上一面,看看感觉再说?”
胡紫阳见李白如此般,笑道:“如此方佳。好吧,此事包在我们两位身上。”转头对李邕道,“泰和,你看这事怎办最好?”
李邕沉吟道:“要做成这件好事,还得一人,就是风流天下的孟浩然,他可是许府里的常客,我们就先找到他,让他带我们一起去许府作客。”
“孟浩然?”李白眼中一亮,当时司马承祯还专门提到过他,“就是隐居襄阳鹿门山,当着圣上吟‘不才明主弃’的那位?久仰久仰,李白也恨不一见!”
有诗曰:
谁云婚姻一线连,
命途当中总随缘。
飘山过海逢佳目,
执子之手盼成牵。
不知如何找到孟浩然,李白、紫烟能否成佳配,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
李白的第一任夫人确为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确为胡紫阳道长做媒,此都有史料记载。其中的因由、细节,为本书作者添加。本回李白向李邕送上的拜帖,为本书作者代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