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李白全传 > 26.峨眉山再试剑锋

26.峨眉山再试剑锋

    第26回峨眉山再试剑锋三峨谷重听僧琴

    (太白编年:玄宗开元10年/23岁)

    船到渝州,李白告别崔达,直奔城中陇西院大邑瓷器铺。哥哥李泰见弟弟到来,十分高兴,未寒暄几句,递给李白一封急信,是王宗之和月圆寄来的。李白赶忙打开,不看则已,一看吃了一惊:吴指南两天前杀死刘敢,逃亡在外,不知所踪,官府正在四处搜捕。李白哪里待得住,哥哥见他要走,立刻上前拦住。

    “什么事这般着急,我正有好多话要跟你说。走,咱们出去吃毛肚火锅,喝几杯绍兴酒,好好谈谈。”

    “不,哥哥,我有急事在身,还是改日吧。”

    “什么改日!巴国历所尽,你就是没来过这个瓷器铺。不是为兄的说你,二十四五岁的人,应该收收心了,不能一意总向名山游。你看这个铺子多红火,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你不是刚从巫峡来吗?在那里再开一个分铺怎样?父亲已经打发三弟去九江了,我们兄弟三个先占住这三个点,然后一点点做大,让咱李家的铺子遍布中原,子承父业,你说多好。”

    李白游目观瞧一下铺面,货物琳琅满目,顾客盈门,确实喜人。哥哥从小痴迷经商,如今看来正是才为所用,令他颇有感慨。是啊,一个人只要用心做一件事,总能做好。那么自己呢?苏颋那里至今仍无消息,怎么办?可他马上又想到吴指南,必须尽快把他找到,帮他脱离险境,才对得起为自己死去的婉儿。想到此,他再也待不住了。

    “哥哥,我的一个生死朋友摊上人命官司,我必须马上前去帮他。事情办完,一定来和哥哥叙手足之情。”

    哥哥听他如此说,这才放行,将他送到码头,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李白先设法找到王宗之和月圆,问明详情,便开始在锦城和彰明间分头寻找,始终不见踪影。

    一晃到了秋天。这日,王宗之与月圆正在锦城散花楼一边吃饭,一边等李白碰头。店里忽然进来三个人。店小二迎上去,指着一个靠墙的桌案道:

    “客官,这里怎样?你们三个人坐正好。”

    “我们四个人!”一个满脸横肉的人说。

    三个人换一张桌子坐下。坐在那面的宗之和月圆感到很不舒服,打算快点吃完,马上离开。

    “刘胜怎么还不来?”满脸横肉的人嘟囔道。

    “听说他父亲来到长史府,去那里了。”一个脸上有刀疤的人说。

    “咱们帮他弄死吴指南,给多少钱?”一个脸色焦黄的人压低声音问。

    那边王宗之和李月圆听得清清楚楚,心里同时一惊,故意慢慢扒着碗里剩下的几粒饭。

    “这位做哥哥的,可没有刘敢大方。”有刀疤的人说。

    黄脸汉哼一声道:“咱哥们这可是赌命,钱少不行。”

    “是啊,当初乔天龙大哥怎样?不是照样把命丢了!要我看,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咱们就暗中下手!”有刀疤的人说。

    王宗之偷眼观瞧,三人中果然有两位眼熟。

    “没事,听说那小子躲进峨眉山,只一个人。”

    这时,一个瘦子进来了,毫不客气地坐在那个空位上。

    “各位,我见父亲一趟,来晚了。”他板着面孔低声说,“如果那小子果真躲进峨眉山,官兵马上就会去那搜捕,我们一定要赶在官兵前面,把他悄悄干掉。别忘了,你们和乔天龙一样,都曾经是刘五的手下,吴指南一旦被抓,事情就会闹得越来越大,不仅连累我父亲,你们活的也不会如此安稳。至于钱嘛,事成之后,不会少你们的。”

    王宗之觉得此地不宜久留,赶忙拉着月圆,悄悄走出散花楼,站在墙角等了半天,才见李白从那面急急走来。不及寒暄,王宗之首先把刚才在散花楼听到的说一遍,最后道:

    “看来,那个瘦子刘胜应该是刘敢的哥哥,他们是想赶在官兵前面杀人灭口,以便不使刘敢生前与匪徒们素有来往的事败露出去。”

    “这个老奸巨猾的县令!”李白道,“走,咱们马上赶往峨眉山。”

    秋天的峨眉山别有一番风景。特别是万年寺,树叶纷纷泛红,倒映白水池中,风儿一起,塘中红波闪动,分处迷人。李白他们无心观察美景,连那些令人喜爱的弹琴蛙也没去招引,就直奔雷洞坪,然后开始爬山。经过接引殿、太子坪、卧龙庵,一直寻到金顶,并未找到吴指南的踪影。李白站在舍身岩前,望着脚下不断翻滚的云海道:

    “吴指南不在大峨,或许藏在二峨或三峨,我们再到那里找找,怎样?”

    “对!”王宗之道,“我们要避开刘胜他们的视线,争取处处抢在他们前面。”

    两伙人在大山里转悠了整整三天,双方皆一无所获。刘胜他们转到了三峨的一个山谷里。

    “刘兄,你看!”黄脸汉指着山坡上的两男一女说,“那个一身素服的人就是李白,当初他明明打不过乔天龙,可不知为什么,那个和尚的琴声一响,他手中的龙泉宝剑立刻使得出神入化,没过几招就杀死了乔天龙。”

    刘胜手抚剑柄,用鼻子哼一声道:“此时他跟前不是没有那个和尚嘛?”

    “对,”那个满脸横肉的家伙道,“我倒要前去会他一会。”

    “也好。”刘胜点头道,“你先自己一个人过去和他交手,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伺机跑回来,我们再想暗招对付他。这家伙总和我们刘家作对,这是一个好机会,借机也把他除掉算了!”

    有刀疤的人道:“我看还是不要打草惊蛇,我们四个人连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更有胜算。”

    满脸横肉的家伙还要说什么,刘胜摆摆手道:“我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我们悄悄绕到他们前面,选高处隐蔽好,然后突袭,我们四位武功本已不弱,不怕对付不了那个李白!”

    计议已定,四个人屏息向前绕去。

    李白他们边走边撒目观瞧,早看到刘胜他们,却佯装无事人一般。走进一片高大的松林里,空中忽然罩下一张大网,三人早有防备,各自紧依树干站定,那网罩了一空。紧接着,上边暗器齐发,李白护在前面,用宝剑铮然磕飞。树上的人一惊,只好硬着头皮各挥兵器斫下,李白刷刷几剑,白刃闪处,四人纷纷带伤,抛下兵器,狼狈逃去。李白也不追赶,领着宗之、月圆继续向前寻找。

    又一天过去,三峨踏遍了,就是不见吴指南踪影。看看天色已晚,他们只好在一条溪水边停下,喝了几口水,坐在一块山石上,拿出食物充饥。暮色苍茫中,远处隐隐有寺院的钟声传来。

    “哥哥,你看!”月圆突然指着西面的山坡说。

    李白就着暮色观瞧,一个黄衣和尚背着棕色古琴,也正往这边望呢。

    “浚悟师傅!”李白立刻跳起,高兴地迎上去。

    “阿弥陀佛,”浚悟在李白面前站定,当胸深深打个手印道,“李施主,我看见你们已经半天了,缘分已到,贫僧特意赶上前来,以复前言。”

    两人当即坐下,你谈佛,我论道,越说越投机,时不时开怀大笑。宗之和月圆坐在旁边,也忘记了时间飞驰。

    “浚悟师傅,”李白豪迈地说,“释道殊途同归,你我又琴剑合璧,真是一件快心之事,我们何不对良辰美景,弄琴舞剑,以资纪念?”

    “嗬嗬,好啊!”浚悟已将古琴放在膝上。

    只见他将细长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一挥,訇然一声,琴音骤起,如万壑松声,动人心魄。忽而如巨鲲化鹏,冲天而起;忽而似叮咚细泉,坠入清潭;忽而如惊涛拍岸,堆浪千寻;忽而如涓涓细流,对谈星月……李白先是凝神静听,继而唇眉微动,然后仰头对月,最后如醉酒一般,扬眉出鞘,开始仗剑起舞!但见剑光与星月争辉,浩气与天地比肩,来来往往,一招一式,雄吟之声合着琴音陡然而起:

    蜀僧抱绿绮,

    两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浚悟理解李白,倾情弹奏着。李白每一个乐音都听得懂,心里十分感动。他胸怀鲲鹏之志,意欲奋击万里云天,可在苏颋那里首试受阻。他笑傲人间,不会在这小小的挫折面前便折起翅膀。他要远行,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像鲲鹏那样击水三千!那就必须离开蜀地,离开家乡,离开刚刚觅得的知音。想到此,心里怎么不如秋云一样黯然失意?吟声已歇,其意未断。浚悟的指下,仍琴音绵绵……著者有诗吟道:

    人生最喜遇相知,

    蜀中琴剑堪称奇。

    诗人从此生两翼,

    辞锋铿锵挟侠气。

    不知吴指南性命如何,李白如何解救,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

    本回所录李白诗原题为《听蜀僧浚弹琴》。太白在《临终诗》中说“弟九江兮兄三峡”,本回试作交代。李白出蜀,一去不归,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只是“平生只好名山游”。本书故事虽有许多虚构,但也试图给些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