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李白全传 > 18.道士中镖太乙观

18.道士中镖太乙观

    第18回李白赋诗戴天山道士中镖太乙观

    (太白编年:玄宗开元10年/23岁)

    李白听师傅东严子说,只在戴天山月下见过太乙真人舞剑,使剑艺精进,于是,送走三位官人,告别师傅,只身上路。

    戴天山就是大匡山,李白少年从吴老夫子在此读书多年,听说深山中有个道观,从未去过,不知太乙真人是否在那里出家。即便不是,那里的道士也可能知道仙踪。李白腰悬龙泉剑,走到这,已经是第三天早上。太阳刚刚升起,他飘然向山里行来。脚下是一道淙淙作响的溪水,像条玉带,从深山里蜿蜒而来。背后的山居已经渐离渐远,时有犬吠依稀传来,几乎要被跟前这道“哗哗”的溪流声淹没。

    他顺着溪流向上走,前面如霞似雾,细看,原来是大片桃林。还没走进里面,清香已然扑鼻。李白不觉加快脚步,不一会便置身桃林之中。好一片桃花!开得漫山没岭,喧喧闹闹,那桃树,棵棵相挨,枝枝相接,枝头上,一朵朵,一串串,繁花似锦,迎着逼眼的花光,仿佛有一片喧闹的声浪袭来。李白深深吸口气,陶醉地举起双臂,自语道:“真是好花!武陵渔人莫不是到过这里?”前面影影绰绰,是人?啊,是两只梅花鹿被惊动了,登上一块岩石,不安地往这面瞧呢。他真想吟上几句,可一想到太乙真人,心里又急起来,继续沿着溪水往前走。走很长一段时间,才行过桃林。太阳已经升高,眼前现出一片野竹,影在一片薄纱般的雾气里,仿佛仙境一般。越过竹梢,可以看到远远的碧峰落下一道亮亮的飞泉,飞泉飘落的半山腰影影绰绰,仿佛有一个灰墙灰瓦的道院。李白心下一喜,不觉加快脚步,直向那里走去。

    穿过竹林,终于来到坡下,时已向午,朝上望去,那个道观不大,周围长着些苍苍古松。登上石级,来到山门跟前,却见紧紧关闭,已然落锁,门前的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显然,道人刚刚出门,一时半会不能返回。李白欲问无人,失意地围着门前的几棵古松转一会,最后靠着一个树干站下,回想一路寻访情景,不禁吟道: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依两三松。

    他望眼欲穿,直至过午,一个老道人方采药回来,眼花耳聋,根本不像太乙真人。李白赶忙上前相问,大声说了半天,才问明白,太乙真人并不在戴天山,而在与此山紧紧相连的乾元山修道。那里有个太乙洞,就是他的修炼之所。但只是听说而已,太乙洞究竟在哪,谁也未曾见过。倒是深山里有一个太乙观,太乙真人应该就在那里。李白听后,不敢耽搁,赶紧启程。

    紧走慢行,赶到乾元山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抬头望去,这里又和戴天山别有不同。三十六峰参差错落,古木参天,岩洞众多,夕阳下,紫霞满山,泛着一片氤氲之气。天色不早,不便更多停留,他直奔最高峰而上。爬岩石,过溪流,攀藤萝,穿林莽,驱狼蛇,到乾元峰的时候,果然看到一个道观,坐落在岩间平处。此时已是长庚高悬,天色早已暗下来。李白整理一下衣冠,前去叩门。

    “笃笃笃——”他敲一遍。

    “笃笃笃——”又敲一遍。

    门里始终没有动静。正待敲第三遍的时候,一柄宝剑“刷”地从背后逼来,架在他的脖子上。

    “什么人?快说!”背后那人威然喝道。

    李白一惊,随后镇静下来,答道:“在下青莲居士李白。”

    “李白?”那人惊疑道,“你把头转过来。”

    李白依言慢慢转身。

    那人就着微弱星光,细细察看,立即将宝剑拿开道:“真是李白!你看,我是谁?”

    李白注目观瞧,眼前这人身着道衣道帽,和自己年纪相仿。

    “你莫不是昔日同窗元丹丘?”他随后展颜笑道。

    “正是在下!师傅授录后送道名葆真子。”葆真子将剑收起,欢喜无限地说,“快,跟我进道观一叙!”

    走进山门,见观内仍亮着灯烛,却空无一人。葆真子领李白入大堂,拜过太上老君神像,穿过八卦丹炉房,来到自己的净室。落座后,葆真子奉上香茗,道:

    “李白兄怎只身到这里来啦?”

    “先告诉我,你怎么在这里做上了道士?”

    “说来话长,当初夫子闭馆,飘然下山,对出身寒门的我始终放心不下,半路碰到老友太乙真人,嘱其度我入道,结果,我还没等走到家中,就被太乙真人领上山来,做了他的徒弟。”

    李白眼中一亮:“你的师傅果然是太乙真人?他人呢?”

    “两天前云游去了。”

    “哦,真是不巧——我此次来,就是专程拜访尊师的。”

    “拜访我师傅?有事情吗?”

    “无外是谈玄论道,也想顺便见识一下他的太乙神剑。”

    葆真子听后,不禁沉默一会,说:“李白兄,不瞒你说,自从师傅离开后,这太乙观就成了是非之地——很多人就是奔太乙神剑来的。你还记得那个刘敢吧?”

    “刘敢?前些天他还跑到岷山找我比剑呢。”

    “哦?我听师傅说过,东严子在岷山收了一位高徒,敢情就是你?”

    “先不说我,你说刘敢怎么样?”

    “前些日子,刘敢跑上山来,非要拜师学太乙神剑,被我师傅回绝,悻悻而走。今天晚上,有一个贼人来探太乙观阁顶,我发现后,立即提剑追赶。那个贼人剑术不高,可身子轻得像只猿猴,穿崖过石,一会儿就跑远了,我却追赶不上。我总觉得刘敢也不会死心。回来时,看到有一个人正在敲门,不想,原来是你!”

    李白还要说什么,忽听外面似有啸集之声,由远而近,赶忙示意葆真子,拔出宝剑,双双屏息而出。甫一出门,立刻有几个青衣人杀上前来。

    兵器相击,李白大声道:“葆真子,阁顶有人!这几个人交给我吧!”

    葆真子也不答话,一个旱地拔葱,跃上阁顶,见那人已经破窗而入,他也跟着鱼跃而进。可是晚了,那人游身向前,已从壁龛内将一本烟黄的书抄在手内,随之抬起左臂,将袖镖甩出,转身跃出窗外。葆真子看得不甚分明,心又着急,正被飞镖打着,忍痛追出窗外,没跑两步,倒在房顶。

    “把东西放下!”李白跃上房来,将那人当头拦住。

    那人想夺路而走,哪是李白的对手,交手仅三四个照面,李白一把攥住他那拿书的手腕,用拇指将手背往里一顶,只听对方“哎哟”一声,不得已五指舒张,李白夺书在手,心里一顿道:

    “刘敢?怎么又是你!”

    “是我怎样?李白,我就是要做蜀中第一剑,第一个想杀的就是你!今天,是你坏了我的好事!你等着!”

    刘敢跑走了。李白赶忙抱起葆真子,跳下房顶,来到室内,凑近灯烛一看,原来飞镖中在左臂上部,撕开衣袖,但见伤口周围一片乌黑,人已经嘴唇发紫,挣扎不起。李白在他胸前摸一摸,向怀内将手一探,取出一个白瓷瓶,在葆真子眼前晃一晃,见他点头,便倒出一丸丹药,给他喂服下去。然后便去拔下毒镖,处理伤口。一会,葆真子终于好过些,能断断续续说出话来。

    “李白……兄,多谢你了,今天多……多亏了你……我怕是挺不到师傅回来了,这本剑谱,你……”李白这才想起看一眼放在旁边的那本书,上面赫然写着“太乙神剑剑谱”字样。李白小心拿起,轻轻放进葆真子怀里。

    “李白兄,你……你为什么看都不看一眼?”葆真子含着眼泪说。

    “此乃独家秘传,剑家首要的是怀德。葆真子,你不该有此一问。”

    “我是说,这本剑谱……你要知道,它是……是假的。”

    “哦,原来是这样。”李白道,“我知道了,这是你师傅想引开世人的眼目而已。目前最重要的,是你的伤势,看来,飞镖上喂的是剧毒,怎样才能找到你师傅,尽快把你救好?”

    “找我师傅?谈何容易。他……他出外云游,从来都是仙踪不定。”

    “我听说,太华山上的雍尊师会解百毒,把他找来,可能是眼前最好的办法了。”

    “去那里,山高路远,李兄就别费心了。”葆真子喘息一会说,“来,趁我眼下还清醒,就把太乙神剑入门心法教……教给你吧,传给你这样的人,我想师傅不会怪罪我的。”

    李白摇头道:“葆真子,你一定要坚持住,等我回来!”

    他说着,也不管葆真子同不同意,把他背起,走出道观,趁着夜色,藏进一个隐密的山洞,一切安置妥当,赶忙连夜下山去了。笔者有诗吟道:

    君子怀德日含光,

    来去青溟人皆仰。

    何必人前去强求,

    东风自来常浩荡。

    不知李白能否找到雍尊师,葆真子性命如何,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

    本回录李白诗原题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故事即依此展开。乾元山又名天仓山,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写蜀中名山,说:“天仓诸峰屹然三十有六,上有太乙真人洞,一名乾元山。”此地唐时道风已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