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113章 道门理综的隐派

第113章 道门理综的隐派

    太阳沉入了大地,北天之上的星斗隐约可辨。

    几座山谷中都没有了之前的喧嚣,只有一些没死透的人,发出的痛苦呻吟。

    号角声再一次响起,原本在山顶镇守的秦国盾甲步兵开始以十人为单位,朝山谷中包抄,收缩包围圈,在他们收缩的路上,见到尸体,就会上前补上两刀,保证这片山谷中不会再有一名活口。

    山谷中已成了尸山血海,十几万人同时被这样处死,就算是活了十辈子的易承,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

    清扫了一遍之后,秦军便开始掩埋尸体。

    山谷太大,掩埋工作只能分批进行,一队队秦军士兵,手持铁锹铁铲,将灰土扬起,埋向坑中死掉的人。

    掩埋工作持续了一整夜,到了第二日的清晨,易承就看到山谷底部已经基本上没掩埋了一层泥土,那些昨日还活着人,如今都已经长眠在这片土层之下。

    马斛的脸色很差,他与易承本不是少军营的人,他们还有几个兄弟,现如今都已经死在了这些山谷的坑底,这让他有些精神恍惚。

    “上将军有令,稚子无辜,特放你们少军营的人一条生路,你们现在可以走了!”晌午的时候,一名身穿中将盔甲的军士来到少军营前面,高声宣布白起的赦令。

    原本无比紧张的少军营众人,听到这个赦令,全都松了口气,大有死里逃生之感。

    “哑奴!你听到没有,我们可以走了!”马斛抓住易承的手,神情激动地说道。

    可易承此刻去没有听进去马斛的话。

    如果此时选择离开,恐怕这一世就再没有见白起一面的机会,而且重回宏庄,也不切实际。

    想到这,易承便下定了决心。

    “啊啊啊。”易承一边嗯嗯啊啊的叫喊着,一边走出了少军营的队列,马斛愣住了,他以为自己的这个兄弟疯了。

    那名秦军中将皱着眉头看着走出少军营的易承,听他啊啊啊的说不出话来,便知道此人是个哑巴。

    “你有何事?”秦军中将朗声问道。

    “啊啊啊。”易承指了指手上一块布条,这东西其实他前几日就准备好,不过一直没有机会交给白起。

    现在白起派遣一名中将前来宣读他的旨意,那想必也能够见到白起,易承觉得这是自己现在接近白起的唯一机会。

    中将命人从易承手中接过布条,就看到那张灰白色的布条上用血写着几个篆书大字,“吾有要事禀奏武安君白起。”下面还写着几个看不懂的符号。

    虽然中将是个粗人,不过这张布条上的字却是都认得。

    一个敌军少军营中的哑巴,居然呈上一张破布条,上面说自己有要事禀奏武安君白起,这事怎么看怎么透露着诡异。

    可现在问题摆在中将面前,要不要将此事禀奏白起。

    只是略微思忖,中将便决定还是将布条呈给白起看看再说,如果这个哑巴真的有要事,那他也是有功,如果这个哑巴骗他,大不了杀了便是,他也无甚过错。

    想到这,中将咳嗽一声,对着左右亲卫道:“将此人押解在此。”说罢,便快步离开。

    中军大帐,白起站在一张沙盘前观察现如今的战略形势,长平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回咸阳,秦昭襄王有意乘胜追击,进攻赵国邯郸城,可此次大胜也让其余五国看到了秦国的强大,秦军攻长平,五国不会来救,只会看着赵国和秦国斗的两败俱伤,可如果秦国要出兵攻打邯郸,试图灭掉赵国,那么六国在唇亡齿寒之势下,一定会竭尽全力来救赵,届时很难取得胜利。

    白起甚至认为,秦军长平大胜的消息一旦传扬出去,其余诸侯六国会迅速组织军队前来赵国驰援,秦军需要尽快做好防御对策。

    “启禀上将军,方才属下去赵国俘虏的少军营宣读赦令,可其中有一名哑巴,呈给属下一张布条,属下不敢亲自做主,特将此布条呈给将军。”

    “哦?”白起也有些好奇的把目光从沙盘上移开,对着上将军道:“呈上来。”

    “喏。”中将恭敬地将布条递了过去。

    白起接过布条,只是看了一眼,脸色微变。

    “速去将此人给本将带来!”

    .....

    易承跟着中将穿过了几道关卡,总算是来到了秦军大帐。

    中将拉开帐帘走了进去,易承也随即跟在后面进入了大帐。

    “将军,人已带到。”

    “你退下吧。”

    “喏。”

    空旷的大帐中,便只剩下易承和白起两人。

    十年过去,白起的容貌变化很大,他原来喜欢蓄长胡须,现在只留下两撇八字胡,眼角多了许多皱纹,鬓角也见花白,精神头也明显没有年轻时那般充足。

    “汝乃道门理综之人?”

    易承点点头。

    “是谁教你的道门理综的数字。”

    易承啊啊啊的指了指自己的嘴巴,示意自己不能说话,同时又做了一个握笔的手势。

    白起将自己面前桌案上的黄纸和毛笔递到易承面前,就看到易承用非常熟练的手法写出了一行篆体字。

    “我乃隐派之人。”

    白起凌厉的眼神扫过易承的面容,易承也毫不畏惧的与之对视。

    “天上白玉京。”白起一字一顿的缓缓说道。

    ‘十二楼五城。’易承也在黄纸上写下这么一句话。

    “仙人抚我顶。”

    ‘结发授长生。’

    看着易承在黄纸上写下的两句诗句皆对上了,白起原本皱起的眉头这才稍有舒缓,“未曾想居然在此地道门理综的隐派之人,真乃命数也!”

    上辈子,易承对自己重生的各种可能性都做了推测,也对这些推测做了详尽的安排,其中一个安排,就是他重生在了社会地位极低的人身上该如何重新获得新身份。

    为此,易承编造了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解释。

    他向白起和宏庄的李家人交代,道门理综一直还有一派,名曰隐派,正如他那些年调查了解到的张家人一般,有明张和隐张。

    明张沿用张姓,如张仪等人,在七国官方行事,而暗张则会改名换姓,用不同身份,渗入到七国之中,用各种手段,在暗地里改变各国的政治格局。

    对此,易承也学习了张家的这个制度,他声称道门理综也有明派和隐派。

    明派乃为主派,就如李长安传门主于荀况,荀况又传位于韩非一般,道学传承,光明正大,而隐派则与明派不同,隐派之人散落在七国各地,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地方出现,隐派之人所知晓的东西,要比明派多得多,可他们却很少抛头露面出现在诸侯眼中。

    易承设计的这一套解释,让他重生之后有了充分的借口出现。

    只要联系到上辈子托付的熟人,然后说自己是道门理综的隐派,便可不用做任何解释,就能够接触到上辈子的大部分人脉。

    而确定道门理综隐派的,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和四句暗语。

    只需要对上这些,便可以确定道门理综隐派的身份。

    现在,他就通过白起,对上了这些暗语,坐实了他道门理综隐派之人的身份。

    “少郎可需要本将相助?”白起缓缓说道,当年李长安在给他的信中就说过,日后如果遇到隐派之人,一定要尽力相帮,现在遇到了,自然要问问。

    这一次易承在纸上写字的速度很快。

    “带我回宏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