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团抵达昆明后,被临时安排驻扎在潘家湾外的赵家堆,距离昆明城倒是不太远,但毕竟是在城外,罗卓英让人如此安排,大有给个下马威,我不是指挥不动你们吗?那也别想有好待遇,不服气?找史迪威去!
老史对这个团也是没辙,赵子赟发来的电报很明确,直属老史,不要就送回来,史迪威倒是也不傻,他现在明白有些事情是很复杂的,赵子赟此举,是怕远征军把他这个团当了炮灰,如此,透露出来的意思便是信任他,反正人也不多,那就先留下再说。
周同是有头脑的人,他知道象征代表着他不能犯错,战场上的不好把控,但平时是需要注意的,来到赵家堆,见司令部参谋什么都没提供,他也不纠结,让士兵拿出专门为这次远征准备的帐篷,找了空地搭建起来,然后安排士兵砍些树木,简单的将驻地围了起来,随即召集营、连军官开会。
“…….我再次强调,军纪不容侵犯,来之前司令特意嘱咐我,我们代表的是蒙疆战区几十万将士,一言一行要给战区争光,明白了么?”
“明白!”
“好,那就让这里的民众看看我们蒙疆战区的好男儿。”
简单安顿,周同安排人手进城卖必需品,他则带着四个营长和参谋一处处的巡查,提醒该注意的地方。
花花绿绿的军服在北方已经不稀奇,但在遥远的云南,那是非常抢眼的,赵家堆的村民知道这里驻扎的是远征军的部队,有好事着在一旁看着这群穿着奇怪的军人忙碌一天,自己折腾,好奇心顿起,有人凑到军营门口,四处打量着。
“请退后!”见几人都快凑进大门了,哨兵出言阻止。
急速的当地方言,从未到过南方的哨兵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懂,见几人继续往前凑,哨兵急了,将握着的枪举了起来。
几人被吓了一跳,一哄而散,哨兵松了口气,不料身后传来周同的声音:“你好本事啊,朝民众举枪!”
哨兵瞬间慌了,转身立正:“报告团长,他们说的我听不懂,我说他们又不听。”
“那你可以挡住他们,和他们慢慢解释,实在不行,还可以上报,举枪算什么?”
哨兵身子微微颤了颤,“团长,我错了,请团长处罚。”
周同摇了摇手:“这次就算了,是我考虑不周,看来有必要在本地找几个懂方言的人帮忙,记住,我们代表着蒙疆战区。”
哨兵立正,大声道:“是!”
散去的村民没再来,不过下午时分,一名学生穿着模样的人来到军营门口,用有种怪异的北方话问道:“长官,请问你们什么时候离开?”
哨兵摇摇头:“不知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就是问问,长官,你们的军服为什么和其他军队的完全不一样?”
“这个…….”哨兵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些警惕问:“你到底要做什么?”
“是这样的,我是这个村的,你们的衣服太怪了,村里父老都有些害怕,让我来问问。”
哨兵也是读过书的人,闻言大概明白了一些,可能村里的人以为他们是什么乌七八糟的军队。
“我们蒙疆战区的军服就是这样,至于为何是这样,我也说不清楚,你大可放心,我们和其他军队没什么不同。”
“蒙疆战区?”年轻人愣了下,露出惊喜之色:“你们是蒙疆战区赵司令的部队?”
“对,你见过赵司令?”
年轻人露出尴尬笑容:“我都没离开过昆明,怎么会见过赵司令?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你们蒙疆战区可真厉害!”
“那是!”哨兵露出自豪的神色。
“既然你们是蒙疆战区的,我就不担心了,打扰了!”年轻人说完,兴冲冲地走了。
蒙疆战区军队临时驻扎在赵家堆的消息不胫而走,知道的耐不住好奇,赶来一探,不知道的,听了别人夸张的描述蒙疆战区战功,更是按耐不住,尤其城内年轻学子,蜂拥而至。
一时间,赵家堆热闹起来,不过不少人来看了后,说也没啥,除了穿的怪了点,和普通人没啥两样。对军队有些了解的人则是兴致勃勃的在那夸赞:“仔细瞧,瞧那哨兵。”
“有啥不同?”
“你多瞧一下,我看了半个时辰,他们几乎都没动过!”
“这有那样难呢?”
“不难?你回家试试刻!”说话人不屑道。
随着懂得一些人的解说,很多人开始慢慢靠近,张望着里面的训练,哨兵只要他们不靠近大门,基本不管,这一来,整个营地四周都围了不少人,不停的啧啧称奇,尤其是狙击手的训练,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要不是训练不需要伪装,估计没人会发现他们的存在。
军营中的训练并不统一,作为山地师精锐,周同已经不需要搞什么形式上的训练,各营、连下的战斗小组也是根据需要自己安排训练,虽然有些乱,但没人闲着,多看一下便能看出道道。
远征团在赵家堆的时间有近二十天,他们在等史迪威协调汽车,将他们运往腾冲,倒不是史迪威摆架子,要自己的直属团威风一把,而是这三千一百人的团装备实在太多,赵子赟不惜血本空运来弹药物资,他的武器弹药没法通用,只能自己解决,他可不想自己的远征团因为物资吃败仗,虽然很可能远征团不会参战。
这近二十天已经让周同和他的将士家喻户晓,原因只有一个,远征团军纪实在太严,严格得让外人看来近乎苛刻,外人看不到军营之中的情况,但能看到进城官兵的情况。
周同并不靠关起门来避免麻烦,而是大胆的让手下人也领略下南方风情,了解南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对作战是有帮助的,他也需要手下人尽快适应这里的饮食,避免水土不服。
进城的官兵一律是不得携带武器的,而且不得过夜,不得饮酒,不得在公共场合抽烟做不雅之事,本来蒙疆战区的战果就被传的神乎其神,昆明民众那是万分好奇,尤其这里的联合大学,有不少东部来的学子,他们见到远征团官兵便不管不顾的上去缠着问。
察省自从开始军中教育,士兵的素质普遍高出其它军队一大截,学子们惊讶发现这些官兵识文断字,说出来的话也很文雅,而且不会有什么不耐烦的神情,唯一让他们不满的是,这些官兵是断然拒绝任何礼物,哪怕是要求他们分享食物也不可能,而且只要时间一到,便毫不犹豫返回军营。
昆明城是大军集结又离开,远征军本就是抽调精锐,老蒋的政治部门也是一再强调军纪,但和蒙疆战区远征团相比,差距依然存在,给昆明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远征团后来一战成名,成为这个南疆重镇民众和学子狂热追捧的原因之一。
远征团的离开是赵家堆村民难以忘记的,这支军队走的时候,不但将场地恢复了原样,带走了所有不属于这里的东西,周同还找来那个村里的学子,委托他将两百大洋交给村长,对远征团在此驻扎给赵家堆村民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并以大洋作为补偿。
此事被昆明各报纸争相报道,有人说是假惺惺收买人心,更多人则是夸赞远征团为远征军中的精锐王牌。
是不是王牌得在战场上看,蒙疆战区在缅甸碌碌无为三个月后,打出了惊天一战。
腊戌是蒙疆战区远征团的第一仗,也是唯一一仗,这一仗之后,蒙疆战区再也没派过任何一支军队进入缅甸作战,但也是这一仗,成就了蒙疆战区远征团在中国远征军中第一团的称号,无人敢不承认。
这一仗有历史的必然性,史迪威在张恒和赵子赟讨论了很多,确实改变了整个远征军的命运,史迪威不再固执的认为中、英联合在缅甸作战是必然的,他抛弃了远征军必须应英国人的要求反攻仰光,重新占领这个印度洋的重要港口,为中国抗战运送物资的唯一设想,滇缅公路依靠仰光出海口不能是唯一通道,密支那通往印度雷多的公路要提前谋划,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史迪威公路提前进入设想。
当然,如果有机会拿回仰光,那更好,促使史迪威抛弃仰光,提前谋划中印公路的重要原因就是英缅军的糟糕表现,戴安澜八十九师按照命令抵达同古,便发现英缅军一路溃逃,直奔仁安羌,这一情况报到史迪威和罗卓英那里,史迪威便立刻想到赵子赟说的,缅甸,英国人是没心思死守的。
如此,联合英军,反攻仰光的计划便彻底不在他的设想范围了,不过,没靠英军犯错误,史迪威犯了另一个错误,他转而固执认为中国远征军至少可以在曼德勒挡住日军的进攻,当然,他的意图也明显,如果远征军能够守住曼德勒一线,那么从密支那修建通往印度雷多的公路就非常现实。
总体来说,这个设想还是不那么离谱,史迪威的错误在于他缺乏实战经验,更忘了赵子赟说过的话,低估了日军,高估了远征军。
当然,这也有原因,为了守住曼德勒,同古的八十九师虽然没有像历史上二百师苦战一场,但也在同古守卫了四天,和日军五十五师团硬碰硬打了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