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建昌侯 >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

    奉天殿。

    朝议开始之后,所商讨的内容都涉及到朝事,一直快到结束,都没人提及朱厚照在宫外夜不归宿的事。

    “诸位卿家,该说的也都差不多,你们就没别的要说了吗?”

    大臣不提,皇帝反而好像有些不自在,非要让人把这话题给揭开。

    在场众大臣仍旧沉默。

    越是皇帝想让我们说的,我们越要装哑巴。

    本来屠滽组织了一些人,准备让他们在朝堂上提及此事,可最后也没商讨出一个切实可行能把张家兄弟干下来的方案,所以这件事暂时也就作罢。

    暂时就听徐溥的,不能根本上把张延龄打压下去的方案,都不是好方案。

    “徐阁老,你未听闻什么传闻?”朱祐樘见笼统去问,没人回话,干脆直接点名问徐溥。

    徐溥走出来,恭谨道:“回陛下,昨日听闻太子出宫之事,老臣本要说,但或是陛下准允,至于之后太子的行踪也无人通告,老臣便不敢随便进言。”

    既然知道皇帝说的就是太子出宫的事,徐溥也不能装傻,但他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说听闻朱厚照出宫,不说太子昨夜是否回宫,说得好像文臣对于宫内的事情不太了解一般。

    但其实谁都知道,问题的重点不是太子出宫了,而是太子昨夜没回宫。

    朱祐樘点了点头道:“的确是朕准允太子出宫的,他昨日去过城西的五军营,听闻还跟寿宁侯一起练兵,朕觉得对太子的成长有所助益,也就没有阻拦,但昨夜……太子没有回宫。诸位卿家,你们作何想法?”

    徐溥先是装作惊讶了一下,随即拱手问道:“敢问陛下,不知昨夜太子因何没有回宫?留宿于何处?可是……寿宁侯的府上?”

    听了徐溥的话,在场很多大臣登时觉得,还是你老徐厉害啊。

    在皇帝面前装样子,能装到这般,也算不容易。

    朱祐樘道:“今晨朕听说,太子是留宿于戏楼之中,那戏楼朕去过,倒也算雅静,不过这种事朕觉得还是太过于放肆了。”

    听皇帝的话,好像是要故意引逗大臣来参劾张延龄。

    徐溥道:“若寿宁侯和建昌伯能保证太子的安全,留宿于何处并不是问题,只是不知这市井之所,是否有闲杂人等,太子殿下的安危几何?”

    “呵呵。”

    朱祐樘都不由笑了笑。

    本想让大臣来说,现在反倒成了他这个皇帝来做注解,整得好像是朕要把两个小舅子怎么样了一般。

    “太子的安危没有影响,至于是否有市井之人,朕也没问,想来寿宁侯和建昌伯……对了,还有英国公,应该能确保太子的安全,只是诸位卿家觉得,太子这般出宫,是否应该有所收敛,或是……你们来说吧。”

    朱祐樘还是想让大臣来提意见。

    在场大臣都做作声,连刚才说话的徐溥都噤声了。

    朱祐樘道:“徐阁老,他们不愿说,你来说吧。”

    徐溥道:“是,陛下。”

    “既然陛下准允太子出宫,必定是有陛下的思虑,但始终太子为人主,长久盘留于宫外,人身会受到威胁,同时也并不方便教化世人,太子当保持恩威并济,不能常露面于人前,何况如今太子……尚未到出阁读书的年岁,很多事还不懂,思想容易被人左右。”徐溥用还算诚恳的口吻道。

    “嗯。”朱祐樘点点头,好像很赞同徐溥的说法,随即他一摆手,对一旁双眼通红一看就是昨夜没休息好的萧敬道,“既然徐阁老都如此说了,朕也觉得应当如此,便如徐阁老所言,把太子接回宫吧。拿朕的手谕去,此番不是商议,太子必须回宫,若太子不回的话,架也要把人架回来。”

    萧敬赶紧领命:“遵旨。”

    等萧敬快速退下之后,朱祐樘才又重新看着在场大臣。

    好像刚才他就是想让大臣来说,好显得他这个皇帝有多礼贤下士,也好似把太子弄回宫,是由大臣所提议的。

    但问题是……

    陛下您有此必要吗?

    “诸位卿家,你们认为,让寿宁侯和建昌伯二人,带太子出宫这件事,是否该成为常态?”朱祐樘又抛出问题。

    听这意思。

    不打算追究昨夜太子夜不归宿的事,只是探讨一下,以后要不要继续这么做。

    徐溥道:“回陛下,寿宁侯和建昌伯虽为外戚,但也乃人臣,身为人臣者当恪守臣道,若一再带太子去市井之所,引起不好的事情,无论他们做何都无法赔罪,太子还应当留于宫中,找人善加引导,好过于到市井中招惹邪念及是非回来……”

    朱祐樘闻言又点点头道:“也有道理。”

    众大臣听了这君臣的对话,看起来很正统的召对问答,但怎么听都觉得别扭。

    我们进言的重点,难道不应该是怎么教训不守规矩的张家兄弟?怎么变成探讨太子是否应该出宫的问题了?

    朱祐樘道:“既然徐阁老都如此说了,传朕的旨意下去,以后太子每月最多只能出宫一次,每次不能超过一个时辰,且需要有禁卫行保护之责,有武将陪同,同时也会再安排文臣中才学广博者,陪同太子一同出宫,为其介绍大明的风土人情,以此来增进太子的见闻,起到出宫本有的目的。”

    这种旨意,连徐溥都不想接受。

    好家伙。

    不但不追究张延龄和张鹤龄,听这意思,太子以后可定例出宫,还要找人去陪同,那不等于是说……我们文臣也要纵容太子出宫这件事?

    屠滽终于忍不住,走出来道:“陛下,万万不可!”

    朱祐樘没好气道:“先前说得不是好好的?怎么又不可?难道说让太子走出宫门,做一些风土人情的了解,是害了太子不成?”

    屠滽坚持道:“太子出宫,不合大明体统。”

    谢迁走出来道:“屠尚书此言差矣,难道说大明的体统,就是太子必须留在宫中?如坐牢一般?”

    还没等皇帝质疑,内阁大臣先跟吏部尚书争起来,这情况变化之快,也让在场大臣始料不及。

    尤其是那些政治觉悟低的,还以为文臣中起了内讧,却不知这正是文臣对付张延龄的策略之一,那就是不要什么事都保持一致,弄的好像所有事文臣都商量好了再去呈报君王,君王显得可有可无,一定要让皇帝觉得文臣中矛盾也很深,让皇帝对于众事也更加有参与感。

    朱祐樘道:“朕觉得谢卿家的话,就有几分道理,总是将太子强行留在宫中,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反噬。”

    众大臣很想问,是什么反噬让陛下您这么“不顾原则”,居然同意让太子出宫,还每月一次?

    朱祐樘自然不能说,朕的儿子都拿死来要挟朕了,朕难道不怕绝后吗?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着翰林院在年轻翰林中选才学人品俱佳者,平时伴太子出宫,至于太子每月出宫事宜,由建昌伯统筹规划,只要建昌伯不在外公干,一律由他伴驾。”朱祐樘干脆让张延龄统筹此事。

    这更让众大臣心有不满。

    正要有人出来进言,朱祐樘却抬手制止了在场大臣进一步去争论。

    “今天朝议便罢了吧,朕昨夜为太子未回宫之事也担心,没休息好,这就先回去休息。”朱祐樘说完,便起身。

    朝议因此而结束。

    ……

    ……

    朝议解散。

    众大臣从奉天殿出来。

    刘健跟在徐溥身侧,问道:“陛下这到底是何意?”

    徐溥苦笑了一下,没说什么。

    一旁的李东阳道:“这可以理解为陛下望子成龙。”

    “宾之,此话怎讲?”刘健问询。

    李东阳道:“太子尚未到八岁,不能出阁读书,若陛下贸然改变此事,也会招惹非议,又不能贸然找人入宫行经筵日讲,不能令太子旁听,便只能想办法让太子多加学习,若建昌伯没有才学和见识,陛下恐怕也不会同意让他伴太子出宫。”

    刘健无奈叹口气,却也点点头。

    谢迁笑道:“那意思是说,陛下除了不会追究建昌伯带太子滞留市井之所,还会鼓励这么做……陛下这望子成龙的方式,还真与众不同。”

    这次李东阳也不去接茬。

    徐溥道:“此事本也兴不起太大的风浪,太子出宫应低调应之,免得被奸邪所得悉而有谋乱之举,未来即便朝中有人提到此事,也尽可能大事化小。”

    以徐溥的意思。

    暂时先不要跟张延龄争了,尤其是在这种本身就让皇帝很纠结的问题上。

    若不是皇帝同意让太子出宫,张延龄也不会带太子去军营,也不会去戏楼,也不会夜不归宿。

    要追究责任,恐怕先追究皇帝的责任吧?

    不管皇帝是怎么想的,想拿这种事扳倒张延龄并不可能,令皇帝降低对张延龄的信任也不太容易,还是要从张延龄做大事出疏忽上入手。

    ……

    ……

    就在萧敬出宫准备带太子回来时。

    却被告知,太子已不在戏楼里,而是跟张家兄弟又去外面玩了。

    等自诩问询之后,才得知不是去玩,而是去拜访大儒程敏政。

    萧敬心想:“建昌伯跟程学士的关系本就不好,现在还带太子去?难道是教太子怎么作赝,怎么偷梁换柱,然后教太子怎么赖账不归还?”

    萧敬又带着东厂的人,马不停蹄往程敏政府上赶。

    等到了程府,却连个出来迎接自己的都没有,只是被告知可以入内。

    萧敬赶紧带人往里面赶,不知道的还以为程敏政犯事,正要被朝廷法办。

    等萧敬带人到了程府的侧院,又让萧敬见到了令他觉得诡异的一幕——

    程敏政居然在自家讲学,来了许多年轻的士子,同时朱厚照、张鹤龄、张延龄和张懋等人,居然坐在一旁旁听,尤其是朱厚照,坐在一个蒲团上摇头晃脑在听,好像他真能听懂一样。

    “萧公公,您这是作何?”金琦守在侧院门前,见到萧敬带人来,他赶紧过来行礼问候,同时也是做阻拦。

    这要是让萧敬进去打扰了太子学习,自己以后还怎么在张延龄身边混?

    肯定是要阻拦。

    但眼前这位,可是东厂提督,那是金琦能开罪得起的人物吗?

    萧敬往里面看了看,心里也在琢磨,虽然自己所得到的圣旨,是要马上带太子回去,甚至是不惜架太子回去。

    但要是被皇帝知道太子正在认真听讲学,自己还很不识相,就这么进去勒令太子走,让市井的士子都知道这件事……那自己又不用混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

    还是先等等,最好等太子听完讲学再说。

    可他也不能在外面站着。

    “进去通知建昌伯一声,就说咱家来了,是奉圣旨而来。”萧敬现在就只认张延龄。

    金琦这才赶紧进去通传。

    半晌之后,却是张延龄和张懋亲自出来迎接,至于朱厚照好像还不知道有这回事。

    “萧公公这就回来了?可是有陛下最新的谕旨?”张延龄笑着问道。

    萧敬面色为难,还是叹息道:“陛下让咱家一定带太子回宫,若太子不听,架也要架回去,这是圣上的原话。”

    张延龄指了指里面道:“你看,太子正在认真听讲,不管他是否能听明白,但向学之心还是有的,若就这么让太子回宫,只怕陛下也不答应,不如萧公公先等讲学结束,回宫之后萧公公也可说是我的主意,这样陛下就不会怪责。”

    萧敬苦笑道:“建昌伯您言笑了,咱家等便是。”

    张懋皱眉道:“陛下让太子早些回宫,难道不应该着紧吗?”

    张延龄道:“英国公这就有所不知了,太子就这么回去,也只是回到文华殿玩闹,哪有留在这里听讲学更有意义?陛下或是不知太子所为,才让萧公公带他回去,若知道的话,陛下定不会怪责。”

    张懋用古怪的目光打量张延龄,好像在说,你小子理由还是一套一套的,可你做的是违背圣意的事情。

    说大点,你这是欺君!

    张延龄笑道:“萧公公既然来了,也一同进去听听程学士的高论,要说这种机会还真不多,今天来听讲学的年轻儒生,可都是京师中有头脸的人物,不少还是举人出身,太子与他们同席,其实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