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水浒之极品祝彪 > 第0299章 暖脚

第0299章 暖脚

    正当祝彪享受着家庭的欢乐的时候,一个宫女到了扈三娘的房门前道:“殿下,军师有要事要面见殿下。”

    祝彪没想到朱武竟然会找到这里来,那想必有紧急重要的事了。

    祝彪站起身来,离开了扈三娘的住所,在一群扈从的护卫下,在外面见到了朱武,问道:“有什么事?你竟然找到这里来了。”

    朱武笑道:“大好事。”

    “什么好事?”

    “第一,岳飞、吴玠他们从西川发来捷报,傅玉和金成英他们占据的城池都被我军攻占,这两个丑类单骑匹马逃到秦州去了。”

    “那他们追击没有?”

    朱武抿了抿嘴,略显遗憾的道:“没有,因为金人一支军马进驻了秦州,而我军连月鏖战,军士们都很疲惫,所以就没有乘胜进军。”

    祝彪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朱武有道:“第二,江南的官员已经来了一批,还有一批正在路上。”

    “好!”祝彪听了这个消息,大赞一声,问道:“给他们准备了住所和衣食吗?”

    朱武道:“小可已经给萧让兄弟和宋清兄弟去了便笺,让他们好生款待。”

    祝彪略思索了片刻,道:“你再去通告萧让和宋清,要他们细心,这些官员所要的东西,只要不过分,都可以给他们,还要他们暗中观察,这些人中那些是君子,那些是小人,那些人有德,那些人有才,要他们争取都弄清楚,我不论他们用什么手段,我只要结果。”

    祝彪的意思,朱武当然是明白的,道:“遵命。”

    ********分割线********

    当天,祝彪又将卢俊义和公孙胜召唤到自己的书房中商议了一下待国内安定以后,关于北伐的一些事宜。

    北伐是一定要经行的,无论祝彪日后会不会取赵宋而代之,祝彪都不愿意做个偏安之主。但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一次北伐是在朱元璋的北伐,也就是说,到今时今日,还没有过一次成功的北伐的例子可以给这个时代的人借鉴,好在祝彪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当然知道朱元璋是如何北伐,最后如何攻破了元朝的大都。但是现在他当然不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是听着卢俊义、朱武和公孙胜的议论。朱元璋的北伐虽然成功了,但是不能就此断定,朱元璋的北伐方略是完美无缺的,集思才能广益,祝彪需要听听他们的意思。

    待朱武和卢俊义、公孙胜回去后,祝彪打个哈欠。他刚取下头上的卍字头巾,立刻被一个宫女双手捧住,放到一个红漆描金大立柜中,祝彪要脱掉身上的白袍,一个年纪稍长的宫女立刻替他解掉腰带,轻轻的帮他脱掉袍子,叠起来放进立柜。祝彪对两个宫女的细心服侍感到很满意,随即颓然坐到床沿上,打算脱掉靴子。两个宫女不等他自己动手,立刻跪到地上,一人为他脱下一只。祝彪从她们的身上闻到了一股香气,含笑问道:“你们俩叫什么名字?”

    年长的回答说:“回禀殿下,奴婢叫秋灵,她叫念烟。”

    祝彪又问:“往常没见过你们,你们是什么时候到我这边来的?”

    秋灵道:“回禀殿下,奴婢原是服侍陛下的,后来皇宫侍卫总管吕将军见奴婢二人侍候陛下尽心尽力,人也活络,所以就将奴婢二人调来了王府,专门侍候殿下。”

    祝彪不再问话,在床榻上躺了下去。他正伸手拉开叠放在床榻里边的黄缎绣麒麟被,秋灵带着一股醉人的芳香,敏捷地替他将被子拉开,盖到他的身上。从麒麟被上散发出淡淡的为祝彪从来不曾问过的奇妙的香气,他望着秋灵问道:“这被子是薰的什么香气?”

    秋灵躬身回答:“回禀殿下,这麒麟被在库中已经放了几年,奴婢领出后,放在薰笼上,用外国进贡的香料薰过,所以不是一般的香气。”

    “外国进贡的什么香料?”

    “相传这是大海中的一种龙,有时到无人的海岛上晒太阳,口中的涎水流在石上,干了后发出异香,经久不灭。土人到岛上取来,制成香料,献给他们的国王。国王作为贡物,献给大宋皇帝,所以这种香料就叫做龙涎香。”

    祝彪微笑点头,又看了这位宫女一眼,然后把眼睛闭上。

    这时,他猛然发现有人钻进了被窝,睁眼一看,只见那个名叫念烟的宫女脱得一丝不挂,钻进了被子。王伦问道:“你这是要作什么?”

    念烟羞怯怯的回道:“给殿下暖脚。”

    祝彪问道:“你给当今圣上暖过脚吗?”

    念烟低着头,红着脸,低声道:“奴婢还是处子之身。”

    祝彪没有再说话,刚刚躺下,那念烟将祝彪的一双脚抱在自己胸脯怀中,一股暖意,从脚尖直窜祝彪的脑门,让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觉受用。

    ********分割线********

    又过了十余日,从江南各州各县来的官员越来越多,这原本就繁华的金陵城更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

    卢俊义的兵部尚书府邸与祝彪的王府隔着一条街,此时的卢俊义府邸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总管家务的官家督促着二十多个仆役不停地清运院落、门庭与车马场堆放的平日里不用的些物什,才堪堪容得流水般的车马停留转圜。到兵部尚书府拜访的,都是清一色的达官贵人。他们驾着华贵的马车,有得乘坐着四人抬的小轿,穿着各自的官服,谈笑风生地联袂而来,

    有的愁眉不展,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喜笑颜开,有的沉默不语,有的高谈阔论,有的侧耳倾听,在虎踞龙盘的新都城中映出了另一道风景。

    兵部尚书府的正厅早已经满当当无处立足,连临时应急在庭院中搭起的防雨棚下,也站满了身着大宋朝知州知县服色的宾客。

    官员们挤挤挨挨地走动着,若遇到熟识的人便相互寒暄,却都只是高声谈笑着社稷出了明王殿下这般的绝世功臣,是社稷之福,江山之幸之类的万能话语,时不时爆发出一阵舒畅之极的轰然大笑。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谈论邦国大事,也没有一个人谈论这次被召到金陵来的原因,尽都在闲扯,却无不兴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