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上尉坐在德军的敞篷小轿车,又重新回到了我军的防区。 看到我从城里出来,潘菲洛夫连忙跑过来关切地问道:“方面军副司令员同志,您没事吧?”
“没事,我很安全。谢谢您的关心!”我在说完这话以后,忽然想起在前往城市时,沿途所看到的防御情况,便放低声音对潘菲洛夫说:“潘菲洛夫将军,我刚刚进城的时候,现德军已经将部队转移到了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里只有少量的警戒部队。”
“难道敌人准备放弃第一道防线了吗?”潘菲洛夫听我说完后,一脸茫然地问道:“要知道他们在城外就只有三道防线,要是我军夺取了他们的第一道防线,并作为进攻出点的话,他们是根本挡不住的。”
“您误会了,将军同志。”见潘菲洛夫没有领会到我的意图,我只好向他解释说:“德军将主要兵力转移到第二道防线,并不是打算放弃第一道防线。而是因为这是他们常用的战术,当我军炮击他们阵地时,他们会将部队转移到相对安全的第二道防线,等我们的炮击停止、部队展开进攻时,他们就通过交通壕,从第二道防线回到第一道防线,阻击我们的进攻部队。”
潘菲洛夫听我说完后,立即问道:“方面军副司令员同志,我该怎么办?”
“当我军的炮击进入尾声时,你就率领坦克军出动,抵近到距离德军阵地两百米的范围内。只要炮击一停止,你们就开足马力朝前冲,赶在德军返回第一道防线之前,就抢先突破他们的防御。”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还特意强调说:“放心吧,潘菲洛夫将军,你的坦克停在炮击区域两百米外,就算弹片横飞,也不会受到损失的。”
“我明白,我明白。”潘菲洛夫点着头激动地说:“您的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炮击停止时,就算第一道防线上有活着的德国人,他们都被炮弹震得昏头转向,我的坦克要不了一分钟就能冲上去,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做出任何反应。您放心吧,我的坦克军一定会在炮击结束后,以最快的度突破德军的防御。”
等我一回到指挥部,雷巴尔科和梅利尼科夫两人便迎了上来。雷巴尔科看了一眼我脸上的表情,便紧张地问:“丽达,情况怎么样,被拒绝了吗?”
“没错,德军指挥官拒绝了我们的最后通牒。”我简短地说明了事情的结果后,随后对围过来的参谋长说:“参谋长同志,请立即接通方面军司令部,我要将谈判的最后结果,向元帅同志进行报告。”
朱可夫听到我的声音后,沉默了片刻,随后慢吞吞地问:“丽达,情况怎么样?”
“元帅同志。”我对着话筒恭恭敬敬地说:“很遗憾,冯.奈因多尔将军拒绝接受我们的最后通牒,准备和我们顽抗到底了。”
我本来以为朱可夫会勃然大怒,没想到他听了以后,却轻描淡写地说:“如果敌人不投降,那么我们就用武力解决他。”
他的这种态度,让我感到很纳闷,心说他既然猜到了结果,可为什么还要让我去劝降冯.奈因多尔呢?这不是明显在做无用功么?
他接下来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丽达,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我明知道德军的要塞司令官不会向我们投降,却在你们的进攻即将开始前,命令你们暂停进攻,而去和他们进行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谈判?”没等我回答,他又自问自答地说,“虽然塔尔诺波尔城里只有不到五千敌人,但却拖住了我们一个精锐的坦克集团军,以及若干别的部队。如果我们呼吁德军司令官理智行事,主动停止抵抗向我军投降,我们就能将这些部队抽调出来,去对付被合围的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
朱可夫的话,让我明白为什么他会给我部署一项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他现在手里的兵力有限,要想歼灭被围住的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有些力所不逮,因此才希望通过这种劝降的方式,拔掉捷尔诺波尔这颗钉子,以便能将更多的部队,转到围歼胡贝部队的战斗中去。
我放下电话以后,站在旁边的梅利尼科夫抢先问道:“奥夏宁娜同志,元帅在电话里都说了些什么?”
从两人脸上的表情,我便猜到我刚刚和朱可夫的对话,他们根本没有听清楚,于是便将朱可夫的原话向两人重复了一遍,最后说道:“既然德军不投降,那我们只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了。”
“这么说,对塔尔诺波尔的进攻,还是照常进行?”雷巴尔科试探地问道。
“没错没错。”我点着头肯定地说:“我们已经给了冯.奈因多尔机会,他自己不珍惜,这就怪不了别人。接下来,我们就大炮和坦克,好好地给他们一个教训吧。”
“那城北的友军方向呢?”参谋长忽然问道,“让他们也按照计划起进攻吗?”
“这是肯定的,参谋长同志。”我说完这句以后,接着吩咐参谋长:“给我接通阿富宁将军的电话,我要亲自向他下达命令。”
趁参谋长在拨打电话的时候,我小声地问雷巴尔科:“将军同志,你们准备在什么时候,恢复对德军阵地的炮击?”
雷巴尔科抬手看了看表,随后果断地回答说:“十点!十点整,炮兵准时开始炮击!”
我给阿富宁打电话,宣布新的进攻在十点开始时,他还有些心有余悸地问:“方面军副司令员同志,这次的进攻不会再取消吧?”
“放心吧,将军同志。这次的进攻绝对不会取消。”我笑着回答说:“只有我们将城里的敌人都消灭干净以后,我们的进攻才会停止。”
“明白了!”听到我这么说,阿富宁响亮地回答说:“我立即让炮兵做好准备,等友军炮击一开始,我们也同时炮击德军的外围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