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悠悠的过,像天上的风,不着痕迹,一片片的落叶坠落,仿佛在一夜之间,整个天地就被换了颜色。秋风一到,秋天也紧跟着来了。
在一处奢华的府邸之中,一个青年立在院中,怀中还抱着一个咿咿呀呀的婴儿。“夫君,天冷了,将靖儿抱进去吧。”从屋内,走过来一个美艳的妇人。她的手中拿着一件狐皮大氅,盖在了婴儿的身上。
“哈哈,夫人体弱,还是不要不出来走动了,我这就进去。”青年握了握妇人的手,相携着进入的屋内。
成贵和张桂萍在寻找成道南的期间,还挣下了不小的家业。家中虽然不能够说富可敌国,但家财万贯还是能够做到的,在清源城中,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乡绅人家。
前些日子,听说沈府的小姐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便派人替成道南求亲。两家在同一个城中,靠的不远,也算是门当户对。沈府的老爷很是满意这门亲事,当即便答应了。
在成婚之后两年,沈妙音还诞下了一个儿子,取了单名一个“靖”字,表达了一家人希望这个孩子平平安安的想法。
“父亲,古家这次起兵反抗荀家王朝,让我们成家也出人出粮,您的年纪不小了,这次就让我去吧。”在宽阔的花厅之中,成贵的眉头紧锁,一如外界的飒飒秋风,凛冽冰冷。
“我们成家一脉单传,你还年轻,还指望你替我成家开枝散叶,我不同意。”成贵坚决不答应,成道南还年轻,不应该去冒险。
“靖儿已经出生了,不用担心我成家血脉断绝的问题。而且,从古至今,哪有让长辈冒险的道理,还请父亲成全儿子孝心。”成道南跪立于地。面色坚毅,如果成贵不同意,他就不起身。
成贵犹豫不决,眉头却锁的更深了。
数日之后。秋季的气息彻底的笼罩了这个清源城。冷硬的风拼命的刮着,大街上没有几个行人在走动。
“答答。”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响起,一个青年身披黑色的披风,面色冷肃。身上穿着如同秋风般寒冷的锁子甲,在他的背后。是一支百人的小队伍。
“夫君!……早点归来。”在成家的大门口,一个女子红着眼眶,朝着青年离去的方向大喊着。天色清寒,冷风席卷,也不知青年听没听见。
“哇哇。”被张桂萍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张口哭泣了起来,嘹亮而撕心。不知道是饿了,还是感觉到了什么。
这一年,大庆历八百一十五年立秋。
……
古家本是泰安郡中的四大家族之一,因为出现了一个绝世天才古飘临。在刚刚达到二十岁的年纪便达到了吞吐境,还一路横冲直撞。打入了天才武道大会,夺取了少年王的位置。
在三年之后,又进入三山域,去参与仙门的争夺。在最后关头,他的登仙令被一头长着翅膀的怪物给抢走了,导致其无法进入三十三天。
失意之下的古飘临,转而追求权力。他回到了古家,开始穷兵黩武,先是灭掉了泰安郡的其他几个世家,后来还统一了附近的几个郡城。割据东南方。因为他个人的实力强横,便是大成境都不是他的几招之敌,所以,军队所到之处。几乎无人能挡
近日,荀家王朝的仙人级高手被杀,大庆国的高层实力空虚,古飘临便决定趁着这个机会,一举的推翻荀家统治。
可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兵力不足。他们古家有雄兵三十万。统治东南方还能勉强应付。想要攻下整个大庆国便力有未逮了。
一个谋士便给古飘临想了一个主意,一些和古家实力相差不大的世家都被灭掉了,但是小的世家或者士绅却多如牛毛。只要让每家出一个内息境以上的高手,然后再带着一百人的精壮家丁,到古家军营来报道,就能够解决兵源问题。
这个法子不可谓不妙,一般的富户人家都会习武练气,再加上有资源的供应,出一个内息境的高手不难。而富户为了保障家中安全,也会训练一些家丁,这些家丁虽然比不上正规军,但实力也弱不到哪去,还能够省了古家训练兵丁的功夫。
最关键的是,那些富户家中的子弟在古家效命,他们为了自家子弟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肯定会不遗余力的供给物资,这样一来,连后勤问题也解决了。
刚开始,还有些富户不愿意这样做。古飘临立时出手,灭掉了几家之后,那些富户才认清楚形势,乖乖的出人出粮。
“风。”成道南站在军阵之中,千人一列,每人的身体都笔直的,如同一杆标枪。身上的锁子甲,已经多了不少劈砍留下的痕迹。他的嘴角,不知从何时起,多了一层青黑色的胡茬,只是眼神依旧坚毅。
天空无比的灰暗,只能够透过厚厚的云层,看到一圈圈的光晕。温度降得很快,似乎很快就要来一场风雪。
在他们的前面,有一座宏伟的城池。城墙有近百丈高,像是一座高山,横亘在面前,让任何一个想要攻打这座城池的人,都会心生绝望。
“杀。”在队伍的最前面,一个青年男子一声大吼,声音如同滚滚天雷,瞬间传遍了整个队伍。成道南觉得一股热气冲上了脑子,双目变得通红。
“杀。”所有的士兵跟着一起喊,接着便踏着细碎的步子,朝着城池那边涌去。黑甲森森,如同潮水,能够湮灭一切。
“呼呼。”北风一吹,雪花便飘然而下。一点雪花落在了成道南的面庞上面,被他脸上的热气融化。“噗。”他身边的一位战友被城头的箭矢射杀,血花溅到了他的脸上,被他泛青的皮肤给冷却了。
这一刻,雪是热的。而血,是冷的。
战争便是如此的残酷,一旦开启,便很难结束。你除了冲上去,别无选择。成道南拼命的攀爬着云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便是活下来。
那一天,大庆历八百一十九年冬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