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宋明录 > 刑天 第53章 唯武器论

刑天 第53章 唯武器论

    吕留年的“福将”气质越来越丰满。要说大明几乎所有的将军都打过败仗,哪怕吕轻侯这种杀神,也在草原上狼狈不堪过。更别提吕少安、朱棣、时少章以下诸人了。

    唯二例外的就是明王吕延年,和小五吕留年这哥俩了。但是明王不打败仗那是因为他身份特殊,加上吕延年本人生平谨慎,从不打无把握的仗,那是很难吃败仗了。

    可吕留年就纯粹是靠气运撞出来的!

    前年在宿州用火车灭了窝阔台的奥鲁营。去年曹州之战中正面击溃术赤,耀武扬威。

    今年在又徐州会战中开出履带战车连溃博尔忽、赤老温、郭宝玉的大军伏击,硬是从包围圈里救下徐州主帅朱棣,一举扭转不利战局。而且他的所部还击毙郭宝玉这等叛国逆贼。

    等到朱棣受伤后,时少章主持徐州防御。当时徐州城内,能战的将军所剩无几。郝定在利国卫,吕深年在铜山,杨安国去邳州支援孙正武。黄掴阿鲁答一直忙着招募新丁,重建他的骑兵师。

    然后徐州的军中事务,倒是大半要他吕留年经手落实,自然而然地就此成了时少章的副手。

    再到八月反击时候,又在濮阳活捉了二兄安年追缉多年的伪齐余孽刘琸,要死不死的就被战后清检的吕留年所部遇到。既然形迹可疑,自然不能放过。

    刘琸的本领在于策划、诡计,论勇武自然不是吕留年对手,何况本人的年岁已经不小,更架不住小五手下的人多啊。

    战后叙功落实,吕留年的军功再次火热的烫手,别说杨安国、彭玉斌这些新生代的战将甘拜下风,便是军中宿将郝定、夏全、葛平等人都要让出名位,是年积功一跃,一举迁升威远将军!

    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功实封,不是刘全、完颜守绪那种差遣式的平远、怀远将军。

    你说这官当得,特么不想升官都不行啊!

    如今就算这两年军中战功最耀眼的云麾将军孟珙,见了自己都要谦卑的低头喊叔叔了。孟珙心说俺不喊叔叔能行吗?家里媳妇、岳父那关咋整啊?

    战场上,如今的孟珙堪称大明最牛掰的战术进攻大师,军务布置达到艺术水准,不服气不行。李全学的是骠骑大将军路子,疾风暴雨,悍勇难当。如今这两人都是新一代的军中翘楚人物。

    其次陈韡、杜杲都长于统帅,陈韡讲究阵地防御,杜杲讲究战略预判。二人能够脱颖而出,上任节度使这种高位,拼的都是稳妥,和统帅气度。只要他们在前方主事,后面的人就能安心。

    再其次的杨安国、彭玉斌、汲君立等人也都成长为阵战良将。杨安国靠的是胆大妄为,还有师父吕轻侯的军中威严支撑,虽然打了不少败仗,但积累战功也着实不少。

    彭玉斌则是一路从士卒的死人堆里爬上来的,那个军功扎实程度,就不是吕留年这等“福将”能够比拟。但彭玉斌自己还是觉得自家的“福运”也未必就比他吕威远差多少。

    不说别的,每次大小对战中,身边战死的那些同袍里,很多人的才智、能力、武功都曾远在他彭玉斌之上,如今死了也就死了。

    所以彭玉斌非常珍惜自己的游击将军身份。日常军演里,彭游击就曾让吕威远多次吃瘪!

    但这又如何?吕留年才不在乎军演结果呢!

    杨安国、郝定、李全这些混蛋的军演成绩也都比他好。可到了战场上,谁又敢说比自己更牛掰?真的一个皆无。还是少安哥哥说的就对!打仗要的是结果,斗的是人心,讲究的是在正确时间里用正确方法干正确的事情。

    二黑哥朱棣那是多狠的牛人啊?徐州会战时,率三千人就敢出城野战,愣是连溃郭宝玉、术赤、赤老温、博尔忽四员蒙胡大将,数万精兵呢!

    结果差点连老命都报销了。说到底,你出城和蒙胡比试骑射,那就不能算聪明!你看俺干的都是啥事啊?火车碾压,战车扫荡,在术赤疲敝不堪时掏出火枪排队枪毙!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战斗。用高阶法宝秒杀低阶,才是最过瘾的人生快事。

    所以说,吕留年的军功就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这也是他在军演中反复被虐的重要因素,因为没人愿意跟他做军演搭档。

    更多人还是羡慕他的“福星高照”,不愿和他一起搭伙。那是因为相信自己可未必有他那般好运。你说这要是和威远将军俩人一起走路上,天上忽然打雷,非要劈死一个人的话,更多人相信被雷劈死的人一定是自己,所以还是躲他远点好。

    自然,已经在岚山逐渐康复的冠军将军朱棣,在看了威远将军吕留年的徐州战场总结、心得体会、战例分析后,会做出如何反应,那是不言而喻的。

    冠军将军朱棣从来就不是那种心胸开阔之辈!哪怕你是他小师弟。就此摘去吕留年的徐州军职,打发着和杨安国、彭玉斌一起去河北练兵吧。

    前面两人是因为战损严重受到军中惩罚。升官归升官,战损了就要反思检讨,这是军中规矩。至于后面这位,那纯粹就是哥哥俺看你不爽了,咋滴?

    对于聪明人来说,一个有效的方法,只要还能管用,那就一直用下去。但是如果不能管用呢?那就要全盘否掉,从头再来呗。

    朱棣觉得吕留年的战争心得体会无法拿到军中分享,特么那会影响士气的!大明不可能无限制地拔高与蒙胡的武器代差,吕留年的“唯武器论”明显跑偏了。

    朱棣认为,军中需要的,始终还是高昂的士气,和严苛的军法、训练。适当的武器代差是保障战争获得胜利的方法,但绝不是根本因素。否则,南朝连年采购大明军械,如今的武器水准也是远远超过金国、蒙胡不少呢,为啥他们就不堪一击呢?

    因为朱棣对吕留年战术言论的反驳非常有道理,也因为吕少安的淮南所部在这次襄阳之战中的种种“不给力”。加上徐州会战时期,方信孺在淮南、枢密院在岚山的临阵招募新兵,其结果都并无太好表现,反而平白折了大将裴渊。

    所以枢密院终于还是摒弃了吕少安“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那套火线成军思想,重新回到精兵路线上。训练必须加强,当然军备上该有的武器代差还要继续努力拉大。

    朔州的军伍开始按照骠骑大将军吕轻侯和冠军将军朱棣的思路精简治军,全面配置新一代的铠甲、火器、强化后勤供应体系,增加军事操演力度。

    的确,现在与前两年不一样,那时是本土作战,兵力相对弱势,又是猝不及防,当然逮谁都要用了。但是以后主要是进行外线作战,那就要认真考虑后勤供应问题。

    按照枢密院从史书中找到的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远伐漠北记载看。当时想要运送一石粮食到漠北前线,长安后方甚至要组织一百三十石粮食!

    如今大明自然不至于像前朝那样落后,但又能比强悍他们多少?既然大明始终是要远征漠北,当然要尽快增加单位个体士兵的战力了。

    绝对不可能乌央乌央派出百万大军,然后再从后方数千里运粮?那会把大明经济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