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 286 割无可割

286 割无可割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正文286割无可割陈旉在前面领路,徽宗赵佶激动地跟上去。

    赵佶是唐代以来对道教极为信奉和尊重的皇帝。

    李唐为了宣传需要,让人们忽略其鲜卑族的血统,自称老子的后人,将道教定为国教。

    其实,唐朝从李世民之后更加信佛。

    听宗舒介绍这个“水稻专家”还自号为如是庵全真子,徽宗秒生亲切。

    出了树林子,眼前出现了一块三亩左右的稻田。

    稻田已经是金黄色,看稻穗都弯下了,此时风也不小,而稻田几乎没有什么起伏。

    不少官员出自庄园主,特别是陈过庭的家,是江南望族,家中有好几个庄园。

    陈过庭打眼一看,就知道稻子的长势如何。

    徽宗还在欣赏稻田的金黄、树林的黛青、小溪的深碧呢,陈过庭就冲到了稻田边。

    拿起稻穗仔细看,又是捏,又是搓,手心里就有了一堆谷子。

    陈过庭放一嘴里嚼了嚼,放声大喊起来:“陛下,是稻子,是上好的稻米!”

    真的种出来了!

    看到黄金的稻田,大家已经知道,这稻子算是在北方种成了!

    陈过庭作为一个南方人,他亲自验证,自然更有说服力。

    这稻子,不仅种成了,还是上好的稻米!

    “天佑大宋!天佑我民!”

    赵佶此时已经从美景里回过神来,也激动了!

    比美景更加重要的是,大宋的北方可以种稻子了!

    普通的一块地,一年可以实现小麦与稻子的轮作!

    北方的粮食产量,特别是主粮的产量将是过去的两倍。

    这样一来,北方缺粮的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

    “天佑大宋!天佑我民!陛下万岁!”宗舒带头喊道。

    又让这厮给弄成了,又让这厮给领先了!

    赵构、赵楷马上跪下:“天佑大宋,天降祥瑞!”

    二百余名官员也都跪下来,乱七八糟地喊起了祥瑞。

    又是祥瑞!把成功种出稻子叫做祥瑞,这完全是赵构和赵楷的小心思在作怪。

    这叫祥瑞,就把太子和陈旉的功劳完全抹杀了,这是老天降下的祥瑞,与其他任何人没丁点关系。

    “屁的祥瑞!”宗舒拿出一个喇叭大吼一声。

    这一声直接压过了二百多名官员的颂祝声。

    这厮真的会煞风景!

    “以后不要说什么祥瑞,骗鬼呢?除了天生的山川、草木,其他美好的事物,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如果没有陛下对农业的重视,如果没有太子亲自下田耕作,如果没有陈旉的辛苦实验,怎么会在北方种出稻子?”

    为了给太子脸上贴金,为了给陈旉争取荣誉,宗舒也是不遗余力。

    陈过庭就特别欣赏宗舒这一点,捧着刚刚搓出来的谷烂,来到赵佶面前。

    赵佶拿过几粒看了看,这谷粒果然饱满,看来产量不会低。

    “陛下,在我老家,一亩稻田,可产三百五十斤。依我看,这片稻田,亩产不低于三百五十斤。”

    陈过庭激动得很。

    与陈过庭同样激动的是户部尚书侯蒙,山东高密人,字元功。

    本次北方小麦绝收,最发愁的就是侯元功。

    作为户部尚书,就是主管田地、户籍、钱粮。

    北方马上要发生粮荒,户部尚书的责任首当其冲。

    看到稻子种成了,侯元功的心算是放下来了,尽管离推广还有一段时间,但挺过明年,大宋的粮食危机将会得到彻底缓解。

    “陛下,臣提议,将此消息周知天下,以安民心。同时,让北方府县派人到密县学习稻子种植之法,尽快推广。我大宋振兴,指日可待。”

    侯元功的提议,得到了蔡京等人的赞同。

    “陛下,各府县其实也不必前来。他们来了,吃住什么的花销,谁出?”

    宗舒不想让密县来很多人,万一混进了奸细什么的怎么办?

    密县基地,如果不保密了,还能叫密县?

    宗舒本来想再等一段时间,再向赵佶报告在北方成功种植水稻的好消息。

    宗舒在汴梁城外买下了一个庄园,三百多亩地,他准备在这里种占城稻。

    在这里,大家可以随便来参加学习。

    如果不是赵佶今天逼得紧,这里的稻田,宗舒不会让别人看见。

    “宗舒,这个钱,朝廷出了,你不必担心。”赵佶难得地大气一回。

    即使如此,宗舒也不愿意:“陛下,我觉得这样太慢。全真子可以出一本专著,在北方种植水稻的注意事项,把书发给各府县好可。这样更快。如果快的话,一个月之后育种、插秧,到十月份就可以收获了。”

    所有人都被宗舒的话震到了。

    不是说明年才能在北地推广稻子吗?

    听宗舒说,今年就可以种上稻子并且收获?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小麦绝收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宗舒所讲的话,靠谱吗?

    陈过庭倒是知道南方有三熟,照宗舒这样讲,北方至少可以实现一年两熟?

    陈旉感到了众人怀疑的目光,大声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宗师所讲,完全属实。只要抓紧时间,阳光和肥力足够,我们的稻子在北方,从种到收,两个月,足矣。”

    两个月时间就可以收稻子了!

    这一下子,就完全解决了所有问题。

    不仅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又消除了流民增多、民变频仍的隐患。

    稻子的产量是小麦的两倍,这样就把大宋的主粮产量生生地增加八成。

    此等功劳,不亚于在边境打赢一场战争,不亚于收回几座城池。

    因为大宋的一切发展,包括军事行动,都是以粮食为基础的。

    徽宗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户部尚书侯元功,协助陈旉把书印出来,连同稻种一起发给各府县。

    稻种的银钱由各府县自行解决。

    “这稻子,是不是可以收割了?”徽宗问道。

    陈旉说,现在可以收割了。

    “那就大家一起动手,把稻子割了,看看亩产多少。”

    赵佶兴致一来,也挽起了袖子。

    太子都可以在城外翻地,作为皇帝怎么也得走到太子前面。

    皇帝亲自下地耕作,也不是没有先例。

    赵佶看地头还摆了一堆镰刀,看来宗舒早就准备好了工具,让大家都来体验一把农事。

    “且慢!”

    一个声音响起来。

    不用说,又是宗舒说出来的。除了他,别人也没这个胆子。

    赵佶回头看看宗舒说:“太子能翻地,朕就不能收割么?”

    “陛下,大家都可以割,唯独童太痿、童公公不行。”宗舒说道。

    为何?赵佶不禁问出声来。

    童贯也挽起袖子,正准备随皇帝一起劳作呢,谁知道被宗舒给拒绝了。

    “童公公,已经割过了。对于太监来说,割无可割。”宗舒说道:“我们大家,就不要再提割字了,免得伤害了他。”

    童贯跑得最快,已经拿到了镰刀,听到此话,气得扔下镰刀,眼前一黑,晃了几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