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显德殿早朝……
李世民刚来到显德殿坐下,便发现大殿内火药味十足。他知道这是为了何事情,他除了自责,就是怪杨义那混蛋了,真是令他不省心。
当初自己干嘛要将他关入刑部大牢?而且还是关进死牢!自己明知那小子跑不了,干嘛当初不将他送回冠军侯府?现在出了事情了,自己也有一份罪责。
按平时的议事习惯,先是处理各部司衙门上报的全国紧急事务,然后再处理各类司法案件,最后是军事。
可今天一反常态,一多半的朝臣都将矛头指向了杨义。特别是那些言官,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让这胆大包天的小子,尝尝他们存在的价值。
李道宗这个刑部主官还没说话呢,由魏征和王珪为首的言官就先后开始攻击了。
“启奏陛下,冠军侯冠军大将军杨义,假死欺君,窝藏梁师都余孽,秘密潜回金沟村。被宿国公发现后,将他捉拿归案,关进刑部大牢。可他仍死不悔改,在大牢里挟持狱卒,封堵大牢牢门,对死囚犯滥用私刑,连杀两名朝廷重犯,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
“此人年纪轻轻,便目无法纪,屡次犯事。而今又倚仗自己为朝廷所立微末之功,便持才傲物,不思进取,有负圣恩。在押期间还滥杀朝廷重犯,此等欺君罔上,视律法于无物之徒,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请陛下圣裁!”
李世民默不作声,转脸看向李道宗,意思是让他做个解释,他是刑部尚书,这事归他管。也就是说,等他发完言之后再讨论,然后做出最后的裁决。
其实,李道宗是想把这事躲过去的,但他是这事的主官,他不能逃避,更无法逃避。他只得硬着头皮站了起来:“启奏陛下,臣查实,被杨义所杀这二人,正是去年行刺杨义的主谋,他二人先是怂恿子侄在春明门处,污蔑杨义造反,欲将他格杀。
幸得属下用命,陛下及时制止才没酿成大祸。尔后又买通江湖杀手临江钓叟在灞桥南十二里处,欲置杨义等人于死地,结果在阵亡二十名士兵后,侥幸捡得一条命。由可预见,杨义杀他二人是合情合理的,只是这小子做得欠妥当,他不应该在刑部大牢徇私枉法,肆意杀人……”
“住口!难道任城王想包庇此恶贼不成?”魏征听到李道宗说杨义杀人是合情合理,就气得浑身发抖。未等他说完,便暴怒出声打断!
李道宗被魏征喝斥,他并没有说什么。即时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就退回了朝班,坐回了原位。
李靖自从打完仗回来后,出于对杨义的愧疚,便交了帅印,然后闭门谢客,在家里忏悔。
可前几天,李世民发现杨义并没有死,而且这小子还装死回来和女人在村里鬼混,把李世民气的不轻。当李世民回到华清宫时,当即宣布:由于李靖灭东‘突厥居功至伟,谦逊有加,高风亮节,忠心耿耿,迁任尚书右仆射,即刻上任。
李靖在高兴之余,又为杨义那混小子的不懂事愤慨不已,可他还真拿那混小子没有办法。因为这混小子做出这等事情来,完全是为了不想当官而已。
正所谓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他也就不再强求了。
今天是他升任尚书右仆射第一次上朝,便碰到了这小子闹出的这档子事。他心里不由对杨义惋惜的同时,也打定决心,不管怎样,也要保住杨义的一条性命,毕竟那是自己孙媳妇儿的父亲。
他见李道宗说的话,明显是包庇杨义的,虽然被魏征给喝斥了,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直接站了起来:“启奏陛下,先不提杨义所犯之罪,就说他在灭东‘突厥时神勇无敌,攻无不克的表现,实令我等沙场老将汗颜!
如果没有他,想灭东‘突厥那是不可能的。他的天罚之威,令北方草原各部闻风丧胆,有他在一天,不仅北方草原,哪怕是周边诸国都人心惶惶,不敢对我大唐造次。如果他就这样被杀,那是亲者痛,仇者快,望陛下三思!”
有了李靖这一开口,其他武将更是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兵部尚书侯君集,他站了起来狠狠的瞪了各言官一眼:“启奏陛下,杨义所立之功远超他所犯之过,反正那俩个重犯都要秋决的,早死晚死都是死。被杨小子杀了算是便宜他们了,我认为杨小子没有错。”
魏征火冒三丈:“姓侯的,你是要知法犯法吗?你安得什么心?别以为你是兵部尚书,就可以胡作非为了!”
“哪怕是死囚,没有被判死刑之前,他们还是犯了罪的良人。他该不该死,应该由大理寺来裁决,轮不到他姓杨的痛下杀手!”
“不错,该死之人,必有专门部门来裁决。而不是他区区一个冠军侯便可滥用私刑,徇私枉法的。”
“可不是,就这样都无罪,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
“……”
侯君集的这一番话,像是捅了马蜂窝一般,惹得众文官纷纷向他攻击。朝堂上闹哄哄的,全是攻击他侯君集的声音。
而其他武将也不爽了,虽然他们怕皇帝猜忌他们交结朋党,但他们这时候可管不得那么多了。因为杨义这小子打起仗来太神勇了,以后打仗还要用到他。
如今看这情形,文官和言官像是要置杨义于死地。这让他们受不了,纷纷扯开嗓子和文官、言官对骂起来。武将的嗓门大是出了名的,他们这一喊起来,气势上便压倒了文官、言官。
“当当当,当当当……”
殿内的警示钟响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在第五遍的时候,文武大臣才脸红脖子粗的相互瞪着对方。
即使这样,李世民还是不开口,他就这样冷眼旁观,看着文武大臣争得你死我活。
其实这就是帝王心术,他要搞平衡,不能让文官占尽优势,更加不能让武将压文官。如今看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就敲警示钟给他们泼盆凉水,如果他们继续吵,他还会继续看下去的。
这次轮到程咬金上场了:“启奏陛下,杨家小子乃我大唐军中的榜样。如今那些小子们,个个都以学习杨小子的忠君爱国为荣,如果就听任那些耍嘴皮子的将他杀了,这将要寒了多少将士们的心?”
“程咬金,杀了杨小子是寒了将士们的心不假,如果不杀他,如何维护我大唐的律法,如何让天下人看待朝廷各级官府维护百姓的公平?如此知法犯法之徒,不杀不足以平天下人之愤!”箫瑀怼程咬金怒喝!
他疾恶如仇,没想到在大是大非上,这些武将居然不按套路出牌,更不按律法办事,这令他接受不了。
杜如晦也站起来:“启奏陛下,先不谈杨义所立之功,单单从这件事情对朝廷的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而且他杀的是崔家之人,虽然崔家在朝廷并无多大话语权,但在民间的威望极大,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损失了朝廷的声誉,更会引发民变,望陛下三思!”
尉迟恭瞪着他那双牛眼,看向杜如晦:“姓杜的,如果将引发民变扣在杨小子头上,那我也没办法。如果真发生了民变,让杨小子用天罚去对付他们就是了。”
“臭老黑,你还有没有一点脑子?用天罚去对付百姓,你……”
“好了,不要再吵了。”李世民终于发怒了。他再也听不下去了,照他们这样争吵下去,说不定便将杨义说成了大逆不道的反贼了。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今天有多少人位列朝班?”
长孙无忌一愣,不明白李世民说的这是什么意思?但他还是回答:“今天共有一百五十三人上朝。”
“这就好办了,就按杨小子的做法,少数服从多数!武将这边是保杨小子的狗命,文官那边按律处决,中间空着的位置就是中立,不必表态,现在开始吧!”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做出决定。上次因为攻打东‘突厥前用过一次的办法,这次又拿出来这样做,实在是违背了唐朝的法律。
当长孙无忌站到中间的位置时,众大臣终于动了。一阵乱窜之后,结果出来了:五十二人保杨义,五十人杀杨义,五十一人保持中立。
李世民得到这个结果很满意,但她还不做最后决定。他问众大臣:“结果很明显了,哪位爱卿有不同的意见?”
魏征见李世民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知道事情已不可为。忙对李世民躬身行礼:“启奏陛下,既然结果如此,臣接受这个结果。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臣建议将杨义流放岭南!”
李世民两眼一突,就要发火。
可还没等他发起火来,下面的文武大臣像是吃错药似的,纷纷称赞魏征这个主意好,该让杨家小子尝尝苦头……
李世民没办法,只得同意将杨义流放岭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