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贞观毁修仙 > 第三十六章 再加一把火

第三十六章 再加一把火

    最开始听宇文节这个名字的时候,李恪就觉得耳熟,等到了自己丹房里,他才想起来这个宇文节是何许人也。

    如果自己没穿越的话,这个三十来岁就混上正四品官职,年轻有为的中年男人,就得和原主李恪一样,被房遗爱那个逗比牵连,然后被流放到桂州。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正版历史还是这个玄幻版的贞观朝来说,这都是李恪现阶段的“自己人”啊。

    “来来来,宇文右丞先来尝尝这个。”

    山上小院儿空间有限,李恪待客的话也没在客房,而是在自己的丹房里面。李恪从外面端了两盘炒羊腿进来,放在了桌子上,又从箱子里倒腾出来一壶三勒汤俩杯子,菜就算齐全了。

    嗯,最初步的铁锅李恪还是没整出来,红烧肉甚么的还是做不了,但是能炒菜的铁板已经弄出来了。

    这当然不是他自己的功劳,而是师父孙药王和师兄青玄的功劳。

    李恪在参观青玄烘焙药材的时候,发现丹火的温度不错,已经经历过用真炁修理石头的他,当即开了个脑洞,为什么不用丹火炼铁呢?反正他也不最求工业化的高炉造福百姓,搞点儿铁料弄一块铁板,做个铁板烧啥的,不过分吧?

    然后他拉着青玄就钻进了炼丹房,里面刻了法阵,别说炼钢炼铁了,弄点黑火药来点儿爆破,外面都听不到什么动静的。

    当时孙药王看这俩人带着一堆铁料,进去了大半天功夫,觉得没啥好事儿,就跟进去看了看,然后看着因为青玄丹火温度差了点儿所以发红的铁料,又听了李恪的一通儿忽悠,就在教训青玄的时候,顺手给添了一把火,然后用法术搞了一套特技。

    反正他就是要做熟铁嘛,渗碳的环节都省了,仙人级别丹火的高温搞一块熟铁板,简直不要太简单。

    于是乎,大唐第一块能做铁板烧和炒菜的炊具就闪亮登场啦,在李恪折腾着做了两次孜然羊肉和铁板烤鸡之后,这玩意就成了整个太白山的宝贝。

    “唔,此物甚是合口,却不知是甚么办法做出来的?”

    吃了一口炒菜,宇文节的眼珠子当即就亮了起来,能在这个年纪混到这个身份,他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可他没吃过这玩意啊。

    “就是一块铁板,熟铁的。”

    李恪跟着夹了一口菜,“新式炉灶配着铁板,很容易的。”

    “唔,这个倒是可以回去试试。”

    宇文节眼睛很亮,他一个正四品的官儿倒腾大批铁料那就是送人头,但是搞点铁料自己弄一块铁板,还是没问题的。

    不提那些私人的铁匠作坊了,工部将作监,不也得卖他这个尚书右丞一点儿面子?

    宇文节虽然三十多了,可也没拿李恪当小孩子,蜀王、益州大都督、左武卫大将军……随便儿一个头衔拿出来,都是九成九的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

    “本王这次受封左武卫大将军的事体,京中可有甚么说法?”

    李恪喝了一口三勒汤,有点儿纠结地问道,说白了还是怕啊,长孙无忌那个老货退下来之前可不光是尚书右仆射,还做过吏部天官,那是真·门生遍天下,万一看他不顺眼给他挖个坑,他不得哭死?

    “具体的过程,下官这里倒是不甚清楚,不过殿下献上炉灶之时,陛下去见了太皇。”

    这一点很好理解嘛,李渊虽然退位了,但毕竟没死,武德老臣在朝中还是颇有势力的,给自己一个左武卫大将军,怎么也得打个招呼吧?当然了,太皇不能联络朝臣,但是通过柴绍这类女婿带个话,还是没问题的。

    “而后陛下去了翼国公府,感慨弘化郡公纯孝有类殿下,弘化郡公对答得体,因此得封。”

    嗯,也对,因功封爵这种的,看起来光宗耀祖,但对顶级的权贵来说就是下脚料,随随便便搞个蒙荫入仕不要太美好。

    “其后翼国公上书,以病辞去左武卫大将军之职,陛下不允,翼国公再三推辞,陛下感其功业,加封越国公,食邑千户,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这就对了,秦琼要是刚上书自己老子就答应了,那就是凉薄,但是秦琼再三推辞,然后加封转迁一气呵成,这才是标准流程。至于为什么封了个越国公……大概也是和吴国公那个朔州匪类打对台?

    李恪自觉明白了什么,就和宇文节边吃边喝边聊天,旁敲侧击之下,倒也没有听出这里有长孙无忌什么事儿,不由得松了口气。

    “这里是铁板烧制的方法,还有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宇文右丞可自行抄录一份,这东西做不得兵刃,但是用来代替鼎镬,却也是不错的。”

    眼瞅着吃的差不多了,李恪从旁边的书桌上拿起来一摞纸,上面写的注意事项,“此物若非仙家丹火,制作起来颇为不易,便是将作监大匠,也要多耗费些时日,恪唯恐劳民伤财,故此虽是写了家书,却不敢上呈阿耶过目。”

    “殿下何其仁孝。”

    听了这话,宇文节感动坏了,这种大义,这种仁孝,对于文人来说简直就是毒药。

    “不过今日听宇文右丞所言,并州都督在通漠道靠着新式行军灶颇有斩获,本王这里突发奇想……”

    李恪的眼睛也跟着亮起来了,“若是大军开进,还需埋锅造饭,可若是小股精锐突袭草原,不能带着火头,恪这物事便能有大用。”

    精锐作战要的是速度,埋锅垒灶这种事儿干不了,但身上带着个小炉子行不行?就那种卖馄饨的挑子,小股精锐带着,没有问题的嘛。

    那玩意只要材料跟上了,制作工艺对唐朝来说也没什么难点,将作监的那票工匠搞大创新没什么动力,但只要给提供了方向让他们干,肯定没问题的。

    所以一听李恪形容,宇文节眼睛都瞪圆了,连饭都顾不上吃,站起身来,拿起李恪桌上的笔,就开始在贡纸上写写画画,一手飞白虽然因为急躁略显潦草,但甩开李恪十八条街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是李世民的大秘,字儿是门面。

    等李恪说完了,宇文节吹干了墨迹,递给李恪:“殿下切看看,可有甚么疏漏之处?”

    “不过是些许建议,还需将作监大匠改良,宇文右丞代吾呈上便是。”

    李恪摆了摆手,作为一个做实验能把自己送上天的近代史博士,他有自知之明,他在水边鼓捣水车模型都折腾多久了,还没折腾明白呢,有个方向就不错了。

    “敢不效命!”

    宇文节眼神很是坚定,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白捡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