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铁甲军 > 第三百九十章 再次征兵

第三百九十章 再次征兵

    第二天河间府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口,都出现了施粥棚。

    穿着整齐的沧州军架起了大锅,为没吃没喝的百姓熬粥。

    数以千斤的百姓端着碗等候吃喝。

    公孙胜道长主持救济,吴用把府衙的基层的办事员都给找齐了,按照村、坊开始统计没粮少粮的百姓。

    河间府是边境小城,城里不过十万余人,辽兵主要对象是大户和府衙仓库,一般百姓家里还没顾上,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城里大概四万人没有粮食,需要救济,不然一过冬就得饿死了。

    吴用提议说:“哥哥,还是老办法,开工程。维修官道吧,把河间府通往沧州的官道修理整洁了,这样运输物资也方便。”

    “只能如此,向来没有白吃饭的好事情。立刻准备,明天就开工,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自备工具,一日三餐管饭。”柴林说。

    这下缴获的粮食有用途了,招募了近三万余难民,男女老幼都有,一个个拿着锄头、铁铲去维修官道了。

    柴林看得直摇头,这效率,这技术简直不忍直视。

    典正南笑道:“哥哥,你是不是看他们干活不像样啊。”

    “是的啊,的确不像样,干活慢慢吞吞的,有点像野牛那样的昆仑奴干活。”柴林说。

    “那是因为哥哥看习惯了陶宗旺带领的专业施工队,普通人干活就这样,刚刚遭受了灾,现在情绪也不高。”

    柴林想想也就释然了,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大本营沧州,百姓们的觉悟没有那么高,大家更多的是为了口饭吃,什么奉献精神,什么修路是方便大家,他们还不懂。

    “派监工、派宣传队,但凡干活偷奸耍滑,屡教不改的,一律清理出去,永不享受救济。宣传队也要多宣传,多多讲解修路是为了谁,路是大家走的,不是为了沧州军,更不是为了我柴林。”

    监工一派,立刻精神面貌大为改变,干活效率也提高了,有时候说好话没用,就得皮鞭开路。

    “开饭咯。”随着做饭大师傅的一嗓子,大家纷纷拿着自己的工具过来集合,打水洗手洗碗,排队打饭。

    有鼻子尖的问:“我怎么闻着那么香呢,今天中午吃什么。”

    “马肉炖土豆,沧州军打死辽兵大量的战马,又从沧州运来了土豆给咱们吃。人家柴总兵图什么,还不是想一心想着帮助咱们。”做饭的大师傅说。

    “说的是啊,辽兵抢了咱们的粮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柴总兵帮助了我们。再说了我们修路方便谁啊,还不是我们自己走吗?”有开明的人也说道。

    掀开大锅盖子,热浪袭人。

    大块的马肉、大块的土豆。炖了足足一个时辰,已经是烂熟了。

    大师傅说:“就这伙食赈灾,也是天下独一份了。谁舍得请咱们吃这样的好饭,记住了是咱们是难民,如果没人救济过不了这个冬天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说:“大师傅说的太对了,沧州军那可是比亲人亲呢。这次遭灾了,我借了八个亲戚硬是没借到一斤粮食,没想到拿个铁锹过来铲点土就给吃马肉炖土豆,我感觉我都对不起人,下午我一定加油干。”

    大师傅说:“所有人都听好了,因为个别人偷奸耍滑,柴总兵很生气,已经派下来便装监工了,发现有怠工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挨打,第三次赶走,用不享受救济的资格。”

    “只要大师傅您打饭的时候不手抖,我们都用力干。”大家连忙说。

    这年月大部分人还是很懂得感恩的。

    大师傅拿筷子夹了一块肉,尝了点,说:“好,烂透了,都排队,打饭。每人一碗菜,两个窝头。谁要敢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别怪我不客气。”

    百人一组,每人一碗菜,给的分量还是可以的,主食吃的是高粱面的窝头。

    到了下午,数万人的精神面貌大大提升了,干劲强多了,宣传还是很管用的。

    吴用调配了数十名铁匠,架起铁匠炉,为大家免费维修工具,谁的锄头坏了,谁的铁锹坏了,都可以拿过来免费维修。

    天快黑了,工地上响起了收工的铃声。

    大家都拿了工具赶往吃饭的草棚。

    “今天晚饭吃红薯胡萝卜粥,外加老咸菜。吃完之后每人还可以领两块煮红薯回家拿给家里人吃。不过都记住了,红薯噎人,吃的时候要小口,尤其是小孩子,千万别噎着了。”做饭的师傅连续安排了好几遍。

    胡萝卜红薯粥还是相当好吃的,胡萝卜是甜的,红薯是面的。

    宣传队的人上来了,打着快板先唱歌。

    然后开始介绍,说:“胡萝卜大家都吃过,红薯大家都没吃过。红薯这可是好东西,营养丰富,吃了管饱。但是不能多吃,多吃了容易涨肚子。一亩能产四千到六千斤,最神奇的是抗旱效果很好,丰产性丰产的强。”

    “是挺好吃,我家连种子粮都没有了,明年能种红薯吗?”

    “能种不能种还不好说,但是柴总兵说了,确保大家种子粮。为了救助大家,柴家庄把庄上产的几万亩的红薯、玉米都拉来给大家吃了。”宣传队员说。

    一面搞动员,一面搞宣传。开工地的同时,悄悄的开始就地征兵。

    征兵的条件还是很苛刻的,士兵岁以上,三十岁以下,身体强壮,没有病。

    还得接受一系列的体能测验,不过呢一旦入选之后条件非常的优厚,每月八百文钱的军饷。如果有战功,有功劳,那翻着倍的增加收入。

    五天时间,招募了四千精壮新兵,个顶个的强壮,训练出来就是精锐之师。

    河间府招的兵可不是留在河间府,而是送回柴家庄进行训练。

    庞万春、马麟这营轻骑兵也在尝试新的改革,由于守城需要,从沧州调来了两千轻步兵加入,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军团。

    两千步兵守城,外加三千轻骑兵。庞万春这营人马算是完全接管了河间府。

    修路的同时,工匠们开始加固城墙,休整城防,把因为战火破坏的城防体系重新完善好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