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道士体系的各阶名称,乃至于各大阶位本身的确定,就有受到种族飞升这一计划的影响。
种族飞升计划虽然失败了,但其却在人族,在推行此计划的道士身上留下了深深的,不可隐没的痕迹。
特别是丹鼎学派的道士。
作为此计划的核心主导者,他们甚至可以算是种族飞升这一计划的残留余烬,是其存在过的最有力证明。
丹鼎学派在“金丹”、“真人”之后的修行,就是根据一部分种族飞升遗留下来的理念…
以自身无数年来对于人体理解,加上了武者与神灵之助,最终创造出来的一个名曰“圣胎”的神通。
所谓“圣胎”指的并非是金丹破碎之后成就的胎儿、小人。
而是肉身,驱壳。
“圣胎”是丹鼎学派道士所设想的一种完美的肉身。
这里指的并非是武者、武师…武道中人只是将人体磨炼至极限,而并非完美的“人”。
丹鼎学派的道士所设想的“圣胎”,是一种从本质上超越了人体,但又具备着人体特征的…驱壳。
其摒弃了肉身的一切根本缺陷,力量体质乃至于智慧与寿命都有着翻天覆地变化的“完美之躯”。
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圣胎”不需要呼吸,或者说是不需要以寻常意义上的嘴巴来呼吸。
因为以口鼻来呼吸太没有效率且太过脆弱了,这一理所应当的本能是人体进化的最大制约。
为了解除这一制约与缺陷,道士们通过多年研究,确定了一种在武者中称之为胎息的高深境界,然后将之化为“圣胎”本能。
在完美的“圣胎”状态下,人体会和天地形成一种共鸣。
天地为母体,人体好似胎儿,以一种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全身的毛孔来完成呼吸交替。
“圣胎”是为天地之胎。
之所以加一个“圣”字的原因。
是因为“圣胎”下人体不知是太过完美了还是什么原因,甚至都有了些许灵光化的痕迹。
灵光是一个人心念意识的投影显化,不过虽然灵光的根本在于精神与灵魂,但是每一个人的肉身都蕴藏有一些灵光。
相比于寻常人,在“圣胎”状态下人体所蕴含的灵光要多出千百倍来。
丹鼎派的修士们在练出“金丹”之后,又补全了自身完成了“圣胎”,即可成为“大真人”。
“金丹”为寄托意识,滋养元神之神通,“圣胎”为完美之人,完美之躯。
而“金丹”的根本之物“金石”的本质乃是精神与肉体的完美融合。
以“金丹”为核心,可以打破心与体之间的界限。
以神反哺肉身,以体蕴养元神,互相刺激之下双双成长晋至某种极限。
之后便可带来最终的变化。
“金丹”好似卤水一般,以自身本质将壮大的元神与完美之躯融为一体,灵与肉完美如一。
从生命形态上彻底超越了人体的限制,超越了血肉之躯。
同时又完整的继承了那一种造化之力。
这种境界或者状态是为丹鼎派道士的天师之境。
而以前种族飞升的时候,将此种人称为“天人”。
这是道士们对人族的终极幻想,由人而“仙”。
不成神成仙,说什么飞升。
所谓种族飞升当然就是一起成仙了!
当然,现在说这些话都是没用的。
因为种族飞升计划早就已经失败,已经被扫入历史之中了。
至于为什么在这么一个符合逻辑完美自洽的体系、道路已然被走通之后依然断定其为失败。
那是因为这一套体系虽然通了,但是却无法普及开来,不能根植在每一个人身上。
只能为道士增加几门奇特的神通,增加些许变化。
而如果只是一些所谓精妙的奇功妙法,产生一些所谓强大的个体,那并非道士们所愿。
拼尽一切就为了这些?
道士们不至于也不屑于此。
人族自古至今从不缺少强者,唯有弱者太过多了。
希望多出强者,但更加希望每个人都是强者。
这里的强非是对比,还是有所标准的。
简而言之,超凡世界中的修行者依阶而分,逐次而少,就好像一个坟堆一般,而道士们想将这个坟堆翻转过来变成漏斗。
至于阴秽点的想法,如果每一个人都变得强大了,“我”是不是就相对变得更弱了。
就不再特殊了,就泯然众人了…
种族飞升,种族超格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泯灭摒弃人的这些腐旧的,不可言之的阴暗思想。
况且不要忘了此世道士们的本质,道士是为探索天地的求道者。
让其强大的道术体系就是由无数道士们在学习天地法则之时,一点点编织一点点疏理而来的结果。
如果每个人都是真人境界的道士,还有无数大真人与天师,那道术体系会被推演至什么程度?
所有难以想象的疑难之问都将被解决,所有让“你”不解的东西,让你苦思不得需要数年乃至一辈子都不会有所答案的问题,都将轻易的被解开。
而在这种盛景之下又会诞生出怎么样伟大的想法。
无量天尊,世界将在我们手中起舞…
道士们或许互有不屑,或许相互厌恶,或许彼此有仇,或许恩怨交织……但每一个人都是同道。
同道中人多多益善。
…
自人族点燃星火诞生文明以来,对于世界的认知就变得自主。
从被动感知,化为主动探索。
为了应对这个疯狂、荒诞、扭曲…难以言状的世界。
为了能够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且更好的延续下去,人族先贤诞生过无数堪称是疯狂的想法,并为之付诸于行动。
其中有的便成功了,最有名的就是三河三元体系下的九州结界。
但还有更多如同种族飞升这样的计划胎死腹中。
但无论成功与否,都为人族留下了无数宝藏,无数积累。
我们现在称之为底蕴。
这些东西将继续推动着人族不断前行,不断上升,直到看见真正光明的那一天。
回到练丹室内…
已经成功晋至真人的叶道人施施然的飘身而起,同时其脑后那轮圆润无暇,如神如圣的月轮逐渐隐没。
只是虽然没有了那神圣的道果,其依然给人一种超然的俯视感。
这却是刚刚晋升而不能完美收敛自身一切气息的原因。
等他随着对于现如今状态的熟悉,就会慢慢归于自然。
“恭喜叶真人证就‘真人’了。”
张宝仁向前迎了一步,作礼称道。
“不过先行一步罢了…”
叶道人摆了摆手,只是话虽如此,他的脸上却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喜意。
说着叶道人便顿了顿,看着三人亲切道:“我能够过得此关,还真是多亏了三位相助。”
“不然还不知道要踌躇多久,说不定这一生都要困在这道天蜇之前。
要真是这样,等我圆寂之后与圣火回归如一,却是无言面对诸位先祖了…”
“也不至于此。”
张宝仁抬手笑道,“以道长的底蕴福泽,就算没有我等,想来也就是再沉寂一段时日,但终有勃发之时。”
“过奖了,过奖了…”
叶道人笑着摇了摇头。
随即便对三人正色道:“此次炼制‘金丹’因为提前有所准备,所以也算是顺利,因而倒也剩下了一些材料。”
“贫道囊中羞涩,只有这些东西可稍微聊表心意,还请三位不要嫌弃。”
“哪里,哪里…”
张宝仁温和的笑道。
“任务的报酬提前就已经言明了,我们之所以接取这个任务自然也是对此没有异意的。
毕竟大家都是…”
…
两人说着,刚离去的两位小道童便抬着一个大木箱回到了练丹室内。
将之打开,里面满满当当的放着被油纸包好的药材。
都是刚才瓷碟中盛放的那些,只是没有那么齐全。
这就应当就是叶道人炼制“金丹”所剩余的材料。
相比于五百功勋和观摩炼丹,这成丹之后所剩的药材是没有个定数的。
就算其说是没有或是拿一点出来也没法验证。
给多给少真就全凭一个心意。
从这箱多少不等种类不一的药材却是可以看出,这叶道人倒是一个通透的人。
又是一阵相互告谢,之后四人双方便相互告辞了。
叶道人刚刚成就真人正需要一些时间适应,审视自身。
而三人完成任务之后也没有得空歇息,都还有着事情在身。
所以就没有过分寒暄。
但双方还是约好了等闲暇之后一定要品茶论道。
…
张宝仁托着一个大木箱和两位队友一同出了古楼,又前走了几步来到一处拐角。
之后便停了下来,转身将箱子无声的落在了包蕾身前。
“这东西便宜你了。”
“这…”
张宝仁接着说道:“不过可不是说就这么白白给你,你必须得以功勋来置换。
当然,作为一个小队的人,肯定是会有优惠,这样…就按照市价的一半来算怎么样。”
说着看向了一旁的白莫非。
白莫非轻轻点头,“这么算来倒也正好,我没有问题。”
“多谢,谢谢…”
包蕾红着脸,朝两人诚恳低头的谢道。
如此分配计算,自然是让包蕾占便宜,对此三人心里都明白。
叶道人为了练就金丹掏空了家底,包蕾运气虽然好了一点,但想来也是要狠狠的出上一次血。
张宝仁二人也是有感于此,对其帮扶一二,聊表一点心意。
包蕾也无法说出拒绝的话。
毕竟丹鼎学派的道士是真的富,也是真的穷。
这些东西她还真的需要。
虽然其中有些药材可能提前就有所准备,所以重叠了。
但对于丹鼎学派的道士来说,药材这种东西从来就没有浪费不用的说法,只要是药总是能够用得上的。
完成了这最后的分配之后,三人约好了下次任务的时间,然后便就此分离,各自回归了…
…
精致工整的小院中。
张宝仁坐在槐树下的石桌旁,就着一壶流淌热气的茶水。
照例进行着此次任务的复盘,归纳,总结。
不显于世的道册上第五个任务已然完成。
任务:
一颗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长宁城道院中的叶道人欲炼一颗金丹,现还缺少一味主药‘地乳髓’……
鲜红的结语表示:得道者多助,无常已然取得‘地乳髓’,并帮助叶道人练出“金丹”。
任务圆满完成。
叶道人注:大善。
…
这次的任务是一个非常直白简单的任务,就只是寻找“地乳髓”这一“金丹”所必须的超凡之物。
任务的过程也没有多少波折。
但是最后的收获却还是不少。
此次任务为私人所发布的定项任务,赏金或者报酬提前就已给出。
一共有着三个,分别是五百功勋,观摩炼丹和结丹剩余材料。
这些报酬很难计数,同时也不太好分。
一般的任务地府自会将功勋分好,但这种偏向私人的定向任务却是要自己分了。
按照三人所商量的结果,基本等分但张宝仁占多一点。
如五百功勋,张宝仁分得二百功勋两女一人一百五十。
不能说是绝对公平,但三人对此都没有什么异议,如此便行了。
结丹剩余材料,张宝仁二人以半买半送的形式将之让给了更为需要的包蕾。
最后观摩练制“金丹”这个非常自主,全凭自得的奖励三人或多或少也都有所得。
包蕾自然不用多说。
作为一个道士境的丹鼎学派道士,叶道人使用的一切手法,其中的一切变化她都可以看见,可以看懂,同时也深有体会。
对于她而言,这等于说是提前体验了一次结丹的过程,可以积累不少经验。
让自己将来的路更加顺畅。
张宝仁虽然不是丹鼎学派的道士,但他对于医术药理却也有几分了解。
“金丹”之中是蕴含的药理变化,堪称是丹鼎学派道士多年积累的集大成者。
张宝仁敢肯定自己没有看全,也没有完全理解透彻其中的奥秘,但就那么一点点也让他叹为观止。
亲眼观看“金丹”的成就,再对比着心中的丹方以及自身对于医药的理解。
等于完美上了一堂炼药课。
这使其对于医药的理解又深了几分。
而白莫非,姑且也算是增加了一些经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