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
这不是开玩笑嘛!
大伙儿谁不知道谁啊,井伊直弼在任上大规模的商借洋债,打得就是我先花了我先爽,等我死了后面人愁的主意。那玩意儿咋说的,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今年欠的饷,你说你们英国今年的财政预算编列完了,拨不出这笔钱来了,要等明年。明年还不知道你们的首相换不换人呢,就算首相不换人,明年的预算就一定能够保证把这几十万编列进去,然后划拨到位?
登时松平齐宣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可是他是场面人,已经不是十几岁肆意妄为的年纪。而且来之前,知道仅仅为了平定印度的骚乱,英国人就调集了十几万大军,用了四千多万军费。
他这人是霸道嚣张,可是又不是蠢蛋!
很清楚此时的幕府是不可能和英国人直接翻脸的,所以只是语调转为平淡。和阿尔考克说明诸军欠饷,鼓噪不休的实际情况,抚恤你拖几个月暂且能够敷衍,欠饷你要是不补齐,事情必定转为不可控。
见松平齐宣的模样不似做伪,阿尔考克也知道军饷确实欠的有点多了。可是英军哪支部队不欠饷?打仗的时候,那当然得惯着丘八们。仗都打完了,谁还管这些。
况且欧洲的军队欠饷是一种惯例,很多君主认为,对雇佣军拖欠饷俸,是保证他们继续作战的一种手段。这样可以使得那些雇佣军,顾念自己没有拿到的钱,而留在本方阵营内,避免转投他人。
当然啦,要是对面拿着现钱来,比如意大利的某些战役中,你就是欠着军饷,人家也会跑路的。
“既然如此,一周内,我会再转交给贵国十万磅。”阿尔考克想了想。
他在平定印度大起义中的功劳已经报到了伦敦,但是驻日公使的职务一时半会儿也辞不了,他还得在日本干上一年半年的。为免将来同幕府不好见面开口,还是想办法再筹措一点,把传习队给应付了再说。
不能让传习队这边的事情,拖累了他的晋升之路。他现在的全副精神,都得放在设法找人去伦敦活动一事上。在印度晃了小二年,阿尔考克也有了一份丰厚的宦囊,现在可不得掏出来一部分,送到伦敦去,让伦敦的老爷们为自己说说好话。
“还请公使先生,多加转圜,尽速拨款。”松平齐宣说完,也起身告辞。
走出英国公使馆,坐上马车,松平齐宣的脸就垮了下来,一旁充当翻译的土方岁三、榎本武扬和胜海舟,也是静默无声。
摆明了英国人就是不想给了,你天天盯着要的话,可能还会给你个三万五万的。等阿尔考克一离任,人走茶凉,下任公使绝对不会帮上一任公使擦屁股。
几十万两欠饷和抚恤钱,就彻底打水漂了!
“为今之计,应当如何?”松平齐宣没有太多对外交涉的经验,他也着急啊。
“龙野侍从殿应当尽速行文交涉!”胜海舟久在横滨,很清楚洋人的情形。
现在必须先把官司打到官方公开的一面上,不是说什么把事情给闹大,主要还是得让英国人先把这个事情给认了。要那种官方上的,书面上的,确认欠了幕府这么一笔钱。以后才能够继续和英国人打官司。
如果不趁现在阿尔考克还在,就把事情给定下。等他一走,绝对不了了之,毛都不给你剩下一根。
“据我所知,英人在印度的总督坎宁子爵,已经蒙了英王圣恩,将升伯爵。想来必定是要大用的,他离了印度,这笔账就算是彻底没了。”一旁的土方岁三跟着坎宁子爵转战了一年多,了解印度的军情实况。
如今就是坎宁子爵要升官走了,阿尔考克也要升官走人,两个最主要的当事人都要升官跑路了,幕府过几个月想找人对线都找不到的。
总不能让正在欧洲访问的遣欧使团,去找维多利亚女王对线吧。不说使团这会子恐怕都已经在维也纳了,单说为了几十万就和女王吵一架,也不值当啊。
女王当年送给德川家定一条大船都值好几万磅呢,她当然希望一直维系同幕府的良好关系,扩大对日市场。可下面的官僚行事,能够活活把事情给拖没了。
“是不是要让忠右卫门同英人交涉一番?”松平齐宣听几人说着,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忠右卫门。
虽然幕府的外国奉行是胁坂安宅,也就是所谓的龙野侍从殿下,但是实际上是个人就知道,幕府真要出了什么事,还是得忠右卫门出面去交涉的。单说这个对外交涉的经验,肯定就是忠右卫门最足。
“暂时不需要劳动江户川殿下,先请金丸大人出面。”胜海舟继续建议道。
幕府和英国,现在还处于合作非常愉快的阶段,你上来就派出宰辅重臣和英国交涉,后面要是出现了什么波折就不好派人了。
所以让胁坂安宅出具一份文书,然后让助六送到横滨,请阿尔考克先承认有这笔钱,后续就事情的发展再考虑下一步计划。
“也好……”松平齐宣从善如流。
英国方面解到的二十万英镑,很快就在滨海关兑换成了二十万两黄金。松平齐宣是不会在这种钱上面伸手的,立刻命令诸军集合,先给活着的大兵发饷。
之前英国人求兵若渴的时候,除了原有的军饷之外,还答应去往印度服役的士兵,每日都是双俸。在印度一天,就算一天的双俸。现在二十万两发下来,诸军士卒就觉得少。
按照规定,像是受伤的,或者立功的士兵,都是能够得到补贴的,而且补贴不算少。南丁格尔护士在克里米亚战场上就看到过受伤的士兵,每人每天都能分到两磅左右的新鲜肉,还有酒和糖果或者茶叶。
结果那帮士兵为了不让自己的肉被别人偷走,就用自己的绑腿布把肉捆起来放在共用的大锅里面煮。
还家伙,那个细菌啥的,直接给你来了一趟大传播。吃着用绑腿布,甚至是绷带捆着煮过的肉,虽然部分细菌是煮死了,但是谁知道还有没有坚强的活了下来。
不死就稀奇了!
和英军的士兵一样,传习队去印度的部队,也在战时得到了英军高层的各种许诺。入城三天不点名只是其一,包括每天的补给的食物,军靴被服的替换,以及类似于高温补贴,还有攻城先登补贴等等,一大堆的东西。
现在战事一结束,原本的许诺,只要还没兑现的,全都有化为泡影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