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旅人
把福泽谕吉诓到家里,正好碰上吉田松阴下课回家,见到家里又多了一个小兄弟,见怪不怪的,很自然就同福泽谕吉坐在一块儿攀谈。
也不知道怎么滴,或者是吉田松阴确实有人格魅力,两人聊了一会儿就成了好朋友。福泽谕吉待吉田松阴居然比待忠右卫门还要热情,两个人就差当场亲亲切切的称呼起世兄弟咯。
嗐,希望福泽谕吉别哪天脑子一热,去做了吉田松阴的大弟子,那未来倒幕大佬排位的时候,大师兄不好排!
不过咱们忠右卫门已经稳坐钓鱼台了,吉田松阴是我小老弟!
一大家子吃完饭,忠右卫门索性让吉田松阴带着福泽谕吉去上学完事,两个人也可以挤挤睡一块儿,教学相长嘛。白天背单词,晚上学英语,很正经的那种学英语。
“昨日我听说幕府要选用兰医,前来江户教授西洋医学等术?”早饭桌上,吉田松阴捧着味噌汤碗。
“是有这么一回事,滨松侯以为将来战事一起,若有兰医,大可为臂助,所以招揽教授,准备开设兰医科。”忠右卫门点点头。
新设的洋学校,本来就是要大操大办的。虽然目的只是强大军队,以及培养外语人才,但不管怎么说,办学校总是好的。而且学习西洋医学也没有什么坏处,西医能够蓬勃发展,自然有他的道理在,而且很多东西确实可以学习。
“那这么说,学校也要招募医学生?”福泽谕吉也小心的搭话,他才在忠右卫门家里住下,难免带着拘谨。
“那是自然,起码要培养一百名医学生吧。”具体数目肯定是以招生为准,忠右卫门也不能笃定。
此番招徕医学的教师,是以荷兰人和日本人配合教学的。荷兰的医生请一个,日本的兰医也请几个,一道来江户,反正这年头学兰医的必定通兰语,教学交流方面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而且有日本大夫,这学生也不必过语言关。
“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吉田松阴把汤倒在碗里喝完,碗里还有几个米粒,不能浪费。
“怎么?”
“佐贺侯好像有个什么新的西洋医术,闹得挺大,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做牛痘法!”吉田松阴在学校里不光是学习,还交了无数朋友。
“牛痘法?”
“是了……”
原来是本年度,江户这边正在和英国人对峙的时候,佐贺那边开始推广牛痘预防天花法。但是之前推广没有任何用处,老百姓心里打鼓啊。
这个什么牛痘法,谁知道是啥玩意儿。而且听名字,是在牲口上面搞出来的东西。这牲口和人一样吗?牲口用的人怎么能用。
别说什么老百姓愚昧,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后世里的人知道要提前种牛痘预防天花,并且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可是在1849年的日本,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制度下面,牛痘还是一种闻所未闻的存在,一般的老百姓心中抵触非常。
而咱们的老相识,佐贺侯锅岛直正是个崇尚西洋科学的大名,这会子说“崇洋媚外”还真算不上什么贬义词,他积极引入牛痘法,就是希望让婴儿夭折的一大元凶天花能够得到控制,可是老百姓不买账咋办。
好办!
非常好办!
你们不是不信嘛,老子用我的亲生儿子做试验品!
于是锅岛直正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佐贺藩的继承人,也就是未来的锅岛直大接种牛痘!
好家伙!这真是相当开创性的举动啊。有一说一,在不能够百分百的确定牛痘法有效性以及副作用的情况下,锅岛直正直接拿自己的儿子做试验品,尤其还是在家里有一个三十五万石的诸侯大位需要继承的情况下。
真是要夸一句,先驱大胆!
佐贺的百姓们看着锅岛直正给自己的儿子种了牛痘,而后没有发生任何严重的副作用,仅仅只是发了一会子的热,在手臂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疤而已。
一时间百姓的所有疑虑都消失不见,纷纷接受了牛痘预防天花的说法。毕竟连少主殿下都接种了,人家的命多精贵啊,一个表高三十五万,实高一百多万石的大大名家的儿子都接种了,他们一个小老百姓难道比人家命还精贵?
因着此事,佐贺率先在藩内推广了牛痘法,功莫大焉!
往前几百上千年,因为天花死掉的人,那真是数都数不清,很多小孩在七岁以前根本不算是人,因为夭折率太高,可能生十个倒有四五个因为这样那样的病就死了。其中天花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若是能够把这个牛痘法推广到人口密集,相对的病毒也可能更加密集的江户来,那真是一桩大好事。
“佐贺侯很快也要到府,或许会向幕府献上牛痘法。上様早先就有多位少主是因天花夭折,这次恐怕会有所关注。”吉田松阴自己把碗筷收拾好,交给外面的仆役。
“这话不错,到是有理。”忠右卫门也吃完了。
吉田松阴说的一点不错,德川家庆之前确实有好几个孩子就是因为天花夭折的。若是提前种了牛痘,这不就能够活下来了嘛。若是活下来了,幕府还愁什么继承问题,有的是儿子待选啦。以此推断,恐怕德川家庆还真有可能试一试牛痘法。
“你们且去上学,我去表奥上值了。”忠右卫门想着去表奥打听打听。
又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连学校里都开始传了,那表奥那帮天天闲着就只知道嚼舌头根的武士老爷们,肯定已经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就差嚼烂了再喂给忠右卫门啦。
等忠右卫门到了官厅,还没坐下,果然就有相熟的官吏过来传闲话。幕府中枢的工作只是为了生活,传闲话才是他们的本职嘛。而且不传闲话他们浑身会发痒一般,难受啊。
“忠右卫门,你听说了嘛,佐贺侯家的少主种了个甚么劳什子的牛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