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正文卷第四二七章公平军全民皆兵第四二七章公平军全民皆兵
“等到了塞上,你们将会被分到一块田地,只要勤劳肯干,就能当上小地主!”
在北上的流民大军中,不时的出现一个个精明能干,伶牙俐齿的青衣人,他们不时的给众百姓鼓劲。
“分给我们田也没有用啊,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没有钱,没有粮食,没有种子,没犁没牛,连锄头都没有一把,怎么种地?”
“你们有两种办法,第一,可以用自己向全记借贷,每个男人可以借十二两银子,女人可以借十两,孩子可以借五两银子,你们一家五口人,最多可以借到四十二两银子,有了这笔钱,你们可以买犁、买牛、买种子,第一年辛苦点,多开垦几亩地,除了上税,剩下的粮食绝对吃不完,就可以还账了!”
中国人喜欢存钱,却不喜欢借钱,因为古代的高利贷可把他们给坑怕了。
一个憨厚的流民上前问道:“俺不想借钱,还有没有办法?”
“其实借钱最划算,每年两成利,而且不用利滚利,就像你们借四十二两银子,一年之后,只需要还四十二两银子的本金,外加八两四钱银子的利息。”
“八两银子那也不少啊,我们在土里刨食,一年才能挣个仨瓜俩枣。”
“账其实不是这样算的……”
看着众百姓恐惧借贷,这些托儿就改口道:“不借也行,那就租!”
“租?”
“对,可以向全记租牛,租犁子,租锄头,租播种机,什么都可以租借,牛啊、驴、骡子等牲口,秋收以后,可以还,但是不能饿瘦了,他们可是要称重的,瘦了的话,瘦一斤要赔二十斤粮食!”
“那种子怎么办?”
“还是得借,你们的口粮也要借,不过,借多少还两成利,比如说,你们要借一百斤粮食,那还的时候,要还一百二十斤!”
“这还差不多!”
一名年轻的男子,望着身边的妻子:“等到了塞上,我们就可以垦上三十亩田,以后就会过上好日子!”
这个时候也有人问道:“塞上的蒙古人那么凶,他们要是过来抢我们的粮食怎么办?”
“哼,他们倒是想抢呢,你们以为公平军是吃素的,他们只要敢越线,不怕他们打出屎来,算他们拉得干净!”
这点倒不是吹牛,自从罗世明带着全家军第六旅北上,抵达怀远镇以后,就带着百姓垦荒,很快就把怀远镇,河套平原一带,打造成了鱼米之乡。放眼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或玉米地。
这样庞大规模的粮食,要说蒙古人不眼红,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可是公平军对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向来是如雷霆一样报复,只要是敢越线,那就打,打跑了不算,而是一直追上去,全族打服为止。
现如今整个劳改大队可有不少人是这样的而来的。
此时土默川上的蒙古人就面临了与皇太极一样的困难,想打,可惜,打不过,公平军的总体兵马虽然没有超过两万人,可问题是,整个公平军所部,无论男女老幼,都配发武器。
有钱的可以装备铠甲,没钱的也有破军刀或弩机防身,也可以跟着公平军赚点赏钱花。结果他们只要南下,就遇到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公平军所有的聚集地,都是镇堡形式,哪怕再小的镇堡,也不是蒙古人手中的破铜烂铁可以攻下来的,随着烽烟燃烧起来,闻讯而来的公平军就会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谁打谁倒霉,做生意倒是愿意公平交易,于是,林丹汗与公平王结盟,而其他部落,大都与公平王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些流民大军越过长城防线的时候,那些青衣人上前接洽,或者扔过去几个铁皮罐头,明军就开关放行了。
……
从蒙古高原上呼啸而来的寒风,带着无情的肃杀之气。
陈应抵达中收降城,望着这座残部的受降城,他的神色有些郁郁。
“这地方真怪,明明是三月了,还是这么冷!”
罗世明苦笑道:“怪不得这里会被放弃,太冷了,没人能受得了,而且这鬼地方干旱得很,种什么都种不活……”
陈应淡淡的笑道:“当然种不活了,这里有碱荒地!”
罗世明苦笑起来。
事实上,古代人对于碱荒地并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如果碱荒地在南方多雨的地方,还有土办法处理,那就是深耕换土。或者利用天地之威,围上土围子,利用洪水中所携带的土壤,将土壤给改善。
可惜的是,在中受降城,这一切都非常不现实。
“虽然这里不能种粮食,不代表可以生活!”
陈应指着舆图上的画出来的图道:“在这里向北,我们已经发现了大小四十多个小湖,都可以煮盐,我倒是想了一个办法,反正都是煮,不用采取全爷那种蒸馏器,把湖水的里盐煮出来,把水给蒸馏出来!”
这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盐水分离装置了,虽然效率不是太高,可关键是这里的煤炭实在是太多了,简直到处都是,仅仅是半个多月的勘探,就发现大小一百多座煤矿。
“这座受降城实在太破了,已经没有修理价值!”
罗世明望着陈应道:“我以为,我们应该往北,这里,这里是阴山的谷口,也是阴山古道……”
“你是不知道马谡怎么失了街亭吧?”
陈应指着地图道:“这里啥都好,就是没有水,山谷都是石质山谷,想打井也困难!”
“那你说怎么办?”
“我们去石门!”
石门,也是就后世包头,九原的故地,赵武灵王为抵御匈奴人的袭击,就修建了长城,后来秦朝时期也修建了长城,只不过明代长城南边移了四百多里,等于放弃了河套地区。
中受城在也没有被放弃,而是作为官道上的驿站,这条官道继续向北修建。随着这次北上,修建的驿站多达四座,工程量又开始增加了。
问题是,这些工程虽然增加,进度却没有被延迟,而是快速增加,因为人口也在增加。
相对而言,由于怀远镇远离全旭的直接支持,这里的科技发展,还没有大的变化,不过,本着学习的原则。
陈应也是对怀远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他学习全旭,开设了乱七八糟的学校,培养军政人才。
除了钢的产能突破了五万吨,熟铁和生铁的产能突破了二十万吨,优良的铁制农具已经成功的走进了普通百姓家。
这种结果,让陈应非常满意,除了钢铁和煤炭,对了还有盐,勉强可以让陈应满意之外,像化肥、农药、火药的投入,他前前后后砸进去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可问题是,钱没有少花,事却没有干出来。
这让陈应相当郁闷。
为什么,全旭可以做到的事情,他无法做到?
搞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点点的进步都是拿真金白银堆出来的,而且往往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最终却一无所得。
这就是现代中国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怎么乐意去搞科研创新的原因,投入实在太大了,花了数亿才研发出新技术,结果竞争对手只花几百万或者上千万,将几个核心工程师挖走,不费吹灰之力便弄出了一模一样的产品。
让他们欲哭无泪,谁还乐意搞科研啊?都睁大眼睛盯着看谁弄出了新技术,然后过去挖人呢。
事实上,搞科研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蒸汽机,哪怕一个从头到尾,熟悉蒸汽机的工科生,拥有全套图纸,让他到古代,他一样制造不出来合格的蒸汽机。
这就涉及了材料学,没有过硬的零件,还造个屁啊?
就像一把普通车床上的切刀,在二三十年前,中国制造的质量,远远没有外国的耐用,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合格的合金钢。
这些问题,直到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才慢慢解决,当然,不吹不黑,高精端领域,中国依旧与国外有着不小的差距。
公平军现在最成熟的技术,就是炼钢、炼铁、像马车生产、锄头、铧犁等农具,就连最简单的无缝钢管技术,都没有取得突破。
全旭是不太清楚陈应的详细做法,像化肥和农药,如果没有后世的技术支持,别说一年了,再过几年,陈应都不见得能看到成果。
陈应相当头疼,他头疼,全旭其实也头疼。
不止是头疼,而且还蛋疼。
“你的事情该办了啊!”
洪海洋的婚礼上,洪海洋搂着全旭的肩膀,压低声音,不时的望着李思维所在的方向。
“我的什么事情?”
“跟我你装什么糊涂?”
全旭顺着洪海洋的方向望去,只见李思维端着酒杯,朝着全旭举起来。
全旭一头雾水:“洪哥,你是不是搞错了,我对李姐,不,咱们李副总可是非常纯洁,绝对没有歪心思,天地良心,别看她长得年轻,我都在心里拿她当妈妈!”
“这不就对了,李总可就一个闺女!”
“苏彤……?”
全旭仿佛明白过来:“我跟她没什么啊,上下级的关系,真的我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