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山挑着一副扁担,晃晃悠悠的沿着山路往家走。只见扁担的前边挂着半个猪头、一副猪下水两根绳子,扁担的后边是一个包的严严实实的包裹。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在家门外玩闹的两个孩子就围了过来。
“阿爹、猪卖了?可给我们买好吃的了?”
“先到院子里去,小心衣服被油糊上,今天给你们买了好些东西保准让你们满意。”
把两个孩子哄回院子的同时,牛大山也进了大门。在屋里忙着的浑家听到声音后,就从堂屋里走了出来。
“当家的你回来了?猪下水先不要往地上放,等我找个盆接住,放地上油就不能用了。”
着急忙慌的到厨房找了盆,将扁担上挑着的猪下水卸下来,牛大山将猪头挂到房檐上,夫妻两人才有时间聊天。
“今天的两头猪,卖的价格怎么样?”
“还行,卖了四两三百文的现钱。”
“倒还可以,咱家的猪我喂的肥,理应卖个好价钱。你怎么又买了一大堆东西,家里啥都不缺,你出去一趟不花钱就是不舒服。”一边感慨自家的猪买了个好价钱,一边又在埋怨丈夫乱花钱,牛大山的浑家嘴里边说个不停。
“没乱花钱,就给两个娃娃一人买了件外衣,还称了几斤棉花和布,你完了给娃娃们做身棉袄,剩下的都是用猪头和下水换的零嘴,猪鬃我卖成了钱、要不是咱家的鬃好,还卖不上这好价钱哪。”
在丈夫说话的空隙,牛张氏打开了他带来的包裹,半匹布、两件衣服,还有些家里日用的东西。看着这琳琅满目的东西,心里尽管心疼钱,但还是一阵满足。两个孩子已经围上来抢夺糖果,这么大的孩子没什么比甜甜的糖更能诱惑他们了。
“糖先别吃,来试试你爸给你们买的衣服,看合身着不。”
一把扥过来小儿子,将衣服粗暴的换在他身上,左看右看。“他爹、这衣服买的还是小了些。”
衣服小了?牛大山看着儿子身上穿的衣服,分明还长出了一截,怎么还说是小了!
“不小啊?你看上衣边子都到屁股上了,这还小?”
“你懂什么?娃娃们的衣服就要买大些,这样能多穿些时间。你买的这,最多穿两年就小了。”
物资匮乏的时代就是这样,买件东西要尽可能的多用一段时间,小孩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些娃娃就没穿过新衣服。到现在还有不少偏远地方的娃娃们,还是光屁股乱跑哪。
“能穿就行,过两年咱们再买新的,现在这年景又不是前几年,买件衣服的钱总能挣到。你等会烧锅开水,我把猪头烧一下,然后把这些东西洗一下,晚上的时候把隔壁的几家叫过来吃头肉。”
养蚕的人穿不起锦罗绸缎,养猪的人同样吃不起猪肉。别看牛大山家里养了九、十头猪,可他还真舍不得吃排骨这样的好肉。不过尽管吃不了好肉,猪身上的边角料还是能吃到的。
一般情况下蓟州农村的养猪户,将猪养大后,都会赶到州城的收猪厂卖了。有时候是卖活猪,有时候是卖猪肉。若是赶上能卖猪肉,养猪户们就能将猪头、下水、内脏带回家改善伙食,因为这些玩意一般卖不到外地区。蓟州州城里,就数这玩意多,便宜的不成样子。只要是有心,稍微花几文钱就能买到这些东西,好好的操弄一凡、改善伙食。
下水和头肉不好做,不过做好了味道还不错,有的人就好这一口。
收拾了半天猪头和下水,到了傍晚的时候,猪头肉已经煮在锅里了。下水没法招待人,只能等第二天的时候再煮,让自己家里人吃。
陆续到来的邻居们坐在炕上和堂屋里,开始聊天喝茶,等肉出锅。孩子们则在院里里疯跑瞎玩,分食糖果。
“我阿爹给我买了件新衣服,可好看了!”牛大山的儿女向小伙伴们分享着自己刚得了新衣服的喜悦。
“我阿爹说,等我家的猪过几天卖了,也给我买新衣服。”
“我妈等几天还要给我做棉袄哪,听说穿了贼暖和,到冬天的时候一点也不冷。”
“我去年就穿了棉袄,冬天手都没冻肿。”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快乐,简单的满足,吃一颗糖能笑的嘴都合不拢。
点起煤油灯,热腾腾的猪头肉上桌,几家老小尽情享用,众人的脸上一片满足。吃肉的快乐,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弥足珍贵的。
“年景到底是好了,像咱们这样的农户隔三差五也能吃上肉,这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啊。”吃肉的邻居中,一位老者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好生活。村里边多是养猪户,这个月你家卖两头猪,下个月他家卖两头猪,可不是隔段时间就能有肉吃?农村生活就是这样,邻居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有好东西互相分享,互相照应的乡情却是断不了的。
“是啊、前些年在鞑子手里,别说是吃肉了,就是吃野菜也不一定吃的饱。”
“现在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咱们这里一样,不年不节的,吃上肉的平常人家可是不多。”
“这玩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谁让咱们这地方养的猪多哪!其它地方想多养猪,还没地方卖。”
你一言我一语的感慨着美好生活,村民们朴实的情感里,现如今的生活算是最最好的了。手里边有钱,仓里有粮,油缸全是满的,隔三差五吃得上肉,娃娃们能穿上新衣服,这样的生活谁不满足?
到了半夜,邻居们都走了,牛大山两口子忙着收拾残局,两个孩子挺着圆圆的肚子,已经呼呼大睡了。
看着两个孩子红彤彤的胖脸,两口子幸福感十足。从前的日子,胖娃娃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不是财主家的孩子,哪一个不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能把娃娃们养大,就已经是顶好的了,谁能想到,像自己家这样的山村百姓,也能让娃娃长的这样好?
“娃他娘,年后我不打算盖房子了,咱们再攒一两年钱,盖一院砖瓦房岂不是更好?用的年成也多些,等满娃长大娶媳妇的时候,都不用盖新房。”
“盖砖瓦房?哪的花多少钱?镇上的财东才盖那样的房子。”
“钱是花的多,可结实啊!现在的红砖越来越便宜,听说明年咱们这里的路也能修宽一点,从城里拉砖会方便不少,我就想着把钱攒够了一步盖到位,总比土胚房好。”
“砖还会便宜啊?哪咱们就多攒点钱,给满娃盖院好房子,省得他长大了埋怨我们说没给他攒下家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