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匪事 > 第80章 话多没好处

第80章 话多没好处

    虽然无言以对,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作为西北最高的军事长官,武之望真想为百姓做点实事。

    想干事是好事,也是好官,但该怎么做呢?

    当务之急是救济百姓,但需要粮食,粮食又在哪里呢?

    陕西是没有粮食的,甘肃的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宁夏地方太小有点余粮都不够自己吃,蒙古就别指望了,那里不产粮食。

    武之望环顾四周,放眼自己管辖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竟然没有调集粮食的地方。

    于是他只好放眼全国了,大明天下大得很,西北大旱缺少粮食,但东南沿海却在搞资本主义萌芽,富得流油,完全可以把东南的大米运往西北救灾。

    但钱在哪里呢?

    西北是没有钱的,这一点完全可以确定。

    不但没钱,朝廷还要向西北要钱,这一点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想救济没有粮,想运粮没有钱,这该咋办呢?

    武大人决定“廉治其魁,一军肃然”说的就是他老人家能够从自身做起,清正廉洁,不贪不占,整个军中对他都很尊敬。

    就算是武之望大人再省吃俭用、遣散仆从、缩衣节食,但大明的西北实在是太大了,张嘴要吃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个人又能省下来多少粮食和钱财呢?

    再节省都是不够用的!

    结果是什么呢?

    陕西巡抚胡廷宴、延绥巡抚岳和声奏报称“洛川、淳化、三水、略阳、清水、澄县、韩城、宜君、中部、石泉、宜川、绥德、葭州、耀、静宁、潼关、阳平关、金锁关等处,流赋恣掠。“

    奏章上一共列了整整十八个县,后面还加了一个“等”字,流民抢夺,攻取州县。

    我都这样了,依然挡不住流民猛增,进攻州县。

    当官太难了。

    武之望忧惧成疾,在崇祯二年三月初七这天在固原总督府自杀了,终年77岁。

    一个好医生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上任到自杀历时两年,可悲可叹!

    武之望自杀了,但西北的摊子虽然很烂,但总是有人要接手的,这下该轮到谁呢?

    谁来接手呢?

    陕西巡抚是不会接手的,他知道能当上巡抚祖坟已经冒青烟了,要在这个时候接手三边总督绝对是脑子进水。

    在升官和保命之间,陕西巡抚等西北高官一致认为自己能力较差,担当精神不够,不足以胜任三边总督的高位。

    哎呦喂---,天下竟有这样的怪事。

    书上不是说有的人为了当官不惜以身家性命作保,脑袋削尖了也要往上冲吗?怎么放着总督的高位没人坐呢?

    因为这是明末;

    因为这里是西北;

    因为在这里官位越高越接近死亡。

    总督已经自杀了,谁来接手呢?

    崇祯皇帝真发愁啊!把这件事交给吏部来处理,要求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最合适的三边总督人选。

    现代人常说: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

    在皇帝的高压之下,吏部经过慎重考察,综合衡量,普遍撒网,重点捕鱼,终于发现了大明朝的可用之才。

    这个人名叫杨鹤,时任大明王朝都察院都御史。

    让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的都御史去西北当总督领兵打仗,吏部的官员有病吗?

    人家没病,因为杨鹤的嘴太贱了,惹吏部不高兴了,于是便想到了这一招。

    杨鹤到底说啥话惹人家不高兴呢?

    针对陕西起义,杨鹤上书说“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并提出了“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战略。

    兄弟,挺有能耐啊!

    西北这么乱,你还有如此妙招,好---,就你了。

    于是吏部便向皇帝推荐了杨鹤。

    崇祯皇帝一听还有不要钱就能够剿灭陕西民军的办法,高兴啊!

    赶紧把杨鹤叫来谈了一番话,更高兴了,“爱卿乃是朕的肱股之臣,西北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于是一直以来以弹劾官员著称的都察院都御史杨鹤就成了名医武之望的继任者。

    等杨鹤大人到了西北之后,傻眼了。

    招抚?

    听起来很不错,当真正到了地方就不那么灵验了。

    西北遍地是义军,满山是土匪,城跟前是流民,山川与城池交汇处是流寇。

    此时的三边总督杨鹤终于意识到吏部这一招的阴险程度了。

    也意识到跟吏部那帮官油子相比,自己简直就是小白,就是菜鸟,就是傻白甜。

    不过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彻彻底底的晚了。

    于是一头扎到西北的杨鹤决定亲自实践自己“招抚为主、追剿为辅”战略。

    首先该招抚谁呢?

    紫金梁、闯王(高迎祥)、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曹操(罗汝才)、乱世王、撞塌天(刘国能)、满天星、老回回(马守应)、李晋王、党家、破甲锥、八金刚、混天王、蝎子块、点灯子(赵胜)、不沾泥(张存孟)、张妙手、白九儿、一阵风、七郎、大夭王,九条龙、四天王、上天猴(刘九思)、丫头子、齐夭王、映山红、催山虎、冲天柱、油里滑、屹烈眼。

    这是当时陕西巡抚奏章上有名有姓的起义军头领,简单数了数一共三十多个。

    这些还是上了巡抚榜单的土匪,没上榜单的绝对远大于这个数字。而且每个人的手下都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多的有十多万,少的有好几万,加在一起数字大的吓人。

    要是把这些人和他们的手下都招抚了,估计陕西百姓也就差不多了。

    既然不能全部招抚,那就先挑几个典型的进行招抚,于是杨鹤跟手下的巡抚、总兵等官员商议之后,决定先招抚王嘉胤、王左桂和神一魁等几个大头目。

    这几个名字今天听起来有些陌生,远没有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人熟悉,但在当年这些名字却是神一般存在的。

    就拿神一魁说吧,此人当年可是起义军中鼎鼎大名的英雄,陕西吴起人,曾在陕西延绥镇服兵役,时称“边兵“。

    崇祯年间的边兵日子是很不好过的,缺饷现象十分严重,兵变不断发生,于是兵油子神一魁决定起义。

    由于神一魁有从军经历,许多当兵的汇聚在他的手下,最多时有六七万人,这一支队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专门对付官军。

    一般情况下,农民军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几千官兵追打十万几十万民军是很轻松的事情,但神一魁不一样,由于他本是边兵出身,专打官军。

    鉴于这支队伍的特殊性,杨鹤总督决定首先招抚这支义军。

    至于王左桂的名气虽然不大,但人家有一个好手下,他的名字叫做李自成;王嘉胤就更牛了,手下一个看门的名叫张献忠。

    现在知道杨鹤就任三边总督之后为何要首先招抚这几支队伍了吧?

    人家也是有特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