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风起三晋 > 16章 来访

16章 来访

    大通寺武院如此紧张,是因为少林寺武僧要在九月来访。

    少林寺自从印度高僧达摩传道起,就成为中原禅宗祖庭。然而让它真正闻名遐迩的却是武功。

    少林寺地处河南,正是中原四战之地,历来兵家必争。

    尤其是黄河进入河南后,成为地上河,历史上多次泛滥改道,当地经常民乱四起。为了保卫寺庙产业,少林僧兵应运而生了。

    后世流传最广的故事是隋唐时十三棍僧救唐王。实际上,少林寺僧兵最辉煌的时代在明朝,少林寺下院莆田少林在抵御倭寇时功勋卓著,,连带着本院也名声鹊起。

    如今章朝少林寺和明朝一般无二,武僧过了两千,真的一时鼎盛。被许多人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名刹当然要有名刹的风范。于是少林寺动念,要在明年春召开无遮大会,邀请天下佛门齐聚少林,宣传少林寺的“禅、武、医”精髓。

    虽然明里说天下佛门是一家,实际上佛门分作八宗,更多的时候是水火不相容,明争暗斗。

    别的寺庙来不来参加这个会,少林寺不在意。少林寺最在意的是大通寺的动向。

    五台山是天下四大道场之首,北方佛门的领袖。大通寺是五台山之首,兼具了密宗、禅宗特色,自然是少林竭力要拉拢的寺庙。

    尤其是大通寺也有800僧兵,实质上还远过800之数。

    这是因为大通寺有个硬性规定:大通寺武院僧众,年过20岁必须离开武院,修习佛法,不能再喊打喊杀坏了心性。

    所以大通寺精通武功的僧众,肯定也不低于2000之数。如果少林能和大通寺交好,互为奥援,禅宗在中原地位势必更为稳固。

    所以少林寺这一次派出了罗汉堂首座慧远,率领三十六名精锐武僧,亲赴大通寺送无遮大会邀请函。

    大通寺早得了可靠消息:这三十六个武僧,是少林历时一个月选拔出的武僧精华,这样强大阵容,自然有试探考较大通寺的意思。看看大通寺配不配和少林南北争辉。

    佛门常说以和为贵,但历来好争,不争怎么会有压倒各教的崇高地位?

    大通寺得到慧远禅师要来拜访的消息,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得到的结论就是少林寺别有用心,三十六名武僧绝不是来五台山旅游的。武院必须迎难而上,绝不可弱了大通寺的名头。

    这个结论一下,永平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他自家知道自家事。大通寺武院看似人多势众,可年满20必须离开武院的规矩,让武院精华不停流失。这一次大湾村折了六个武院弟子,事情到今天还没有给大家一个交待。

    害了六个武僧性命的清风寨是一群悍匪,武院能出僧兵去攻打山寨吗?山寨那么好打下,边军早剿灭邀功了,轮得着武院出手?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武院当时派出的武僧不给力。

    实际上,在大通寺隐身做和尚的边军悍卒就有好几百,哪个不是以一当十的硬手?可方丈严令这些人诵经礼佛,永平根本借不出来这些人。

    武院自己培养的二十岁以上好手也不少,方丈也不许这些人重回武院。

    如此下来,武院就外边红里面空了。有句话说得好:不要拿你的业余去挑战人家的专业。少林寺那些武僧都是终身制的,大通寺还真比不了。

    行空方丈见永平面有难色,就出声道:“永平,有什么要求你尽管说。只要不破坏寺里规矩,都可答应你。”

    永平一听,眼泪都快下来了:好么,悍卒不许出战是寺里规矩,二十岁以上不得再做武僧,也是寺里规矩!你规矩这样多,还让我说什么呢?

    行空见永平感激涕零,立刻见好就收道:“既然永平你没什么说的了,那就这样定了,武院一定要紧张起来,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永平急了,举起一只手道:“我,我有五个请求。。。。。。”

    行空慈祥的点头道:“你尽管说吧,只要不违背寺里规矩。”

    永平放下手垂头丧气道:“我,我没什么要求了。对了,寺里给武僧加顿晚餐吧,馒头窝头每顿也最好不限量。”

    行空有些勉为其难道:“过午不食是为了让大家澄心静虑。现在武僧们训练压力大,这个要求可以暂时答应你。”

    永平好歹算是争来了一顿饭,武僧们大喜,杨淩可就不喜。

    他自己每日习这八极拳,只感觉全身气血通达,再无烦闷感。砍那一大捆柴,不过举手之劳。现在不让自己砍柴,貌似轻松了,实际上自己可吃了大亏。

    杨淩可不敢在寺内练什么八极拳。这个年代师承门派规矩森严,自己无论拳法心法,来路都说不清道不明严格说起来,都来自道门。

    如果让永平知道一个和尚没出息,学道门功夫,那还了得?还是老老实实烧火吧。

    安静没两天,杨淩就又感觉胸中烦闷。不好!玄一经要造反。这可怎么办?

    杨淩开始仔细观察院墙。

    武院后墙高有四米高,年代久了,墙皮脱落,砖缝不小。自己虽然没有一跃而出的轻功,也应该能爬得上去。

    想到就做,当晚夜深人静,杨淩偷偷起身,来到后墙根。他可不会什么壁虎游墙功,就是攀着一块块砖,慢慢向墙顶爬。

    本来以为多么艰难的事,哪曾想根本没费什么气力,他就爬到墙顶。

    杨淩不由得想起绳子拴象的典故。

    用一根绳子把小象拴在木桩上,小象拼尽力气也挣不脱。等小象长成大象,那绳子只要轻轻一挣,就会连木桩拔起。可是大象从不会想着去挣脱。因为小的时候给他的烙印,让它再不能突破思维定式。

    自己现在也是那头象。本来现在今非昔比,却还用老眼光看今天,真是可笑。

    杨淩飞身跳下高墙,借着月色,向后山奔去。直到钻进隐秘山洞,点起蜡烛,咕嘟咕嘟一碗竹叶青下肚,才长出一口气。

    他脱了僧衣,就在洞中练起了八极拳。

    这山洞已经成了他的活动基地,还是这里安全可靠。

    僧人传他的八极拳,传的是运气运力法门,至于招式根本没教。杨淩现在明白了,只要他运行的是八极拳法门,使的无论是哪家拳路都无所谓。当然,最高境界还是僧人说的无招境界。只要以快打慢,恃强凌弱,还谈什么招式不招式?

    这一练真是酣畅淋漓,杨淩补上了两天的缺课,又喝了两碗酒,才心满意足的下山,爬过高墙进了寺庙。

    杨淩躺在自己破床上还在想:这少林寺还真是烦人,出家人就应该四大皆空,你跑大通寺来走什么秀?多影响自己过快活日子?

    他哪知道,少林这一场走秀,正和他有天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