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革秦 > 第六十三章 中计?

第六十三章 中计?

    李斯午觉睡醒,天色已经昏濛。

    夕阳余火荫橘天际,苍云被染出橙色的晕,凉风吹袭,小孩子们喊叫着“我扮秦兵,你来做猛虎”。

    李斯推门出去,见到小孩子们手拿了木剑,快活地跑着,嘴巴里“咻咻咻”地叫,他们身后,扮演猛虎的小孩子呜呜哇哇地追赶。

    路过自己这边时候,李斯见到这些小孩子停下脚步,恭恭敬敬地朝自己施礼。

    李斯微微颔首:“去玩吧。”

    他很讨厌小孩子。

    揉了揉眼睛,将眼屎弹出去,李斯转身回到暂时属于自己的房屋。

    桌上温热的蜜水,李斯一饮而尽。

    摸着温热的茶壶,李斯开始在屋子里转悠。

    好片刻,也没找着人。

    又过了一会儿,李斯读书时候,一贯为他准备蜜水的少女用漆盘端来了丰盛的菜饭。

    “这一盘是什么?”李斯随意地指着一盘白花花自己没见过的东西问道。

    其实,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少女端着的漆盘之上。

    这漆盘,很新。

    李斯看得出来这是新近赶制的东西。

    而且多半,是为了照顾自己而赶制的。

    “是豆腐,老师。”少女脆生生回答。

    李斯拿起刀子,切了一块,夹起尝了尝。

    味道还不错,比很多肉类都要嫩。

    “你们一天吃几餐?”李斯好奇问道。

    “我们夏日太热的时候,是每日两餐,也有些家里是三餐。”少女如此回答。

    李斯点了点头:“味道还可以,行了,你回去吃东西吧。”

    “老师。”少女犹豫着,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老师,您会数算吗?”

    李斯定定看着少女,好片刻,点了点头:“你想算什么?”

    “是一些简单的数算……”少女报以羞赧。

    李斯抿唇。

    他的脸色不算好看。

    “拿给我看吧。”

    “好的,您请稍等。”少女如蒙大赦,放下了手中的茶壶,小跑出去。

    好片刻,两三人彪悍的兵士抬着一堆竹简走了进来。

    他们脸上都是局促和难为情。

    李斯看得出来他们的情绪,所以尽管语言交流上可能有一些障碍,但他还是给了这些兵士一个相当勉强的微笑。

    “老师,您先吃东西吧,吃完东西再算。”少女很不好意思地小声提醒。

    李斯点了点头,却没有听她的。

    所谓“中计”,在最开始时候是有真实的成分在里面的。

    不过李斯是何等人?

    他这样的人物,岂会轻易地被人蒙蔽和欺骗?

    打从一开始,李斯就感觉这村落有古怪之处。

    ——两名可以称之为上勇之士的悍勇老卒在这里保护一些衣着寻常,口音近似于楚人的当地农民,这无论如何说不通。

    而且那老农、孺子对待这些悍卒的态度也十分之亲善。

    这从根本上就是不合逻辑的事情。

    庶人,怎么会与兵卒相亲善?

    李斯一眼就能看得到其中有问题。

    随后是这里小孩子的洁白的牙齿、老头虽然干瘦,却并不枯槁的形容、一天里吃第二顿干饭的富裕。

    这样的一个村子,与李斯想象中的秦国、与李斯所见到过的楚国、韩国都不一样。

    他知道,这情状,是天底下任何地方都不应该有的。

    李斯原本是想要知道这种情况是特殊的,还是一般的。

    而真正住进来,也就是昨天晚上,在与众人的闲聊之中,他知道了,这是一般的,而不是特殊的。

    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于是李斯决定暂时留下来,不选择逃跑。

    ——李斯来秦国,是为了功名富贵而来。

    建功、立名、追逐权势富贵。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他李斯,得到秦王的重用。

    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想要获得,就必须有付出。

    想要从秦王手中获取到功名富贵,李斯必须对于秦王有用才行。

    当下的秦国,一叶知秋,偏远的小村落都已经变成了他所完全不认识,不理解的样子,那么以往准备过的说辞,准备好了的治国方略,真的还有用吗?

    李斯对此存疑。

    留下来,一是要了解情况,二是要重新拟定自己的方略。

    学问上,李斯知道,自己比不过韩非、更比不过那位写出了《剥削经》的鞠子洲,所以在学问扬名的这一条路上,李斯的重要性是要始终低于这些学问比他强的人的。

    此路,不是不通,但终归是可以被替代的。

    于是李斯选另外的一条路。

    这条路叫做实操。

    而想要实操,就必须对于现实有所了解和思考。

    眼下就是了解。

    手里的账本,就是了解!

    ‘口数两千一百四十四口,丁壮五百零七人,妇人……’

    账本不会说谎。

    李斯一面吃东西,一面仔仔细细,将这一处农会分会的整体情况了解过。

    少女捧着茶壶,忐忑看着李斯。

    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农会之中,其实是极其缺少识字的人的。

    不只是这一处的农会,而是所有的农会。

    秦王政建制农会,在各地集中农民和物资,进行集体化的分工和合作,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可是,要达成秦王政的需求,在各地建制起咸阳城一样的农会,所需要的是大量的识字、并且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基层小吏。

    记录、规划、计算、分配、清点、交易、冶炼、制造……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是需要有人统筹安排的。

    这些负责统筹安排的人,不能够不识字。

    但是一轮屠杀过去,基层里原本所有的那些地头蛇被铲除掉了。

    ——这些人,原本是各个地方里的盘踞势力,也是秦国统治基础的一部分。

    他们大多是识字的。

    如今秦王政将这部分人彻底打杀了去,那么空出来的位置、新被制造出来的岗位、维持统治所需要的识字的人,就不够了。

    尽管秦王政有所准备,有所应对,但不够就是不够。

    他不是神仙,变不出来识字的人。

    所以基层里往往几个农会争抢一个识字的人。

    被派出来的兵士们也都很尽力地在学习认字。

    可是学习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不断重复的过程,是认识新事物,并且扩展三观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漫长。

    暂时来看,没有任何办法!

    安陆本地的农会,也在面临缺乏识字者的困境。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一个路过的,手无缚鸡之力,心肠似乎还不错的李斯,便就无比宝贵。  13875/866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