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第一败家子 > 第0560章 ?张氏驾崩(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第0560章 ?张氏驾崩(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随即,朱祁镇转头看向钱锦鸾,开口道:“皇后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就问紫芙就行了!朕要去上朝了!”

    “嗯!”钱锦鸾乖巧的点了点头。

    十月十八日早朝,朱祁镇正在听朝中重臣的日常汇报。

    突然,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传来,很快,王彦便一脸焦急的走到朱祁镇身边,俯身禀道:“陛下,皇太后娘娘急召您去清宁宫!”

    “清宁宫?”朱祁镇一愣,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面色猛然大变,猛地站起身,丝毫不顾殿中上百文武百官的注视,径直走下丹毕,匆匆返回后宫。

    朱祁镇的异样使得满殿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纷纷相互探听着,究竟出了什么事,会使得一向冷静的皇帝面色突变,连满殿的文武百官都顾不得,就匆匆离开了。

    已经卸任了北方总督的太师、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溥、胡濙三人遥遥相望,均一脸凝色,显然,他们心中都知道,即将有大事发生。

    皇帝虽然匆匆离去,但却并没有下旨退朝,所以,他们都在殿中等着。

    另一边,朱祁镇出了朝堂,便对王彦开口询问道:“皇祖母的情况如何了?”

    王彦脸色一变,急忙拉过一名小太监,厉声喝道:“皇爷问你话呢!”

    王彦可是很清楚太皇太后在朱祁镇心中的地位的,如今太皇太后病危,一旦皇帝知道了这个消息,盛怒之下,难免会找个替罪羊泄愤,他可不想挨板子!

    那名清宁宫的小太监满是惶恐的回道:“回皇爷,太皇太后病危,恐怕…”

    小太监心中显然和王彦一样的想法,所以,只是说了病危,并没有盖棺定论,免得皇帝秋后算账。

    登上御撵,心中焦急的朱祁镇连连催促着,一行浩浩荡荡的略显混乱的朝后宫行去。

    这要是在平时,这些奴婢定然会被严惩,可如今事起紧急,在朱祁镇的连连催促下,他们自然管不得这么多。

    很快,朱祁镇就来到了清宁宫,还未进宫,宫内就已然传出微弱的哭泣声,这让心情本就焦急的朱祁镇一阵心烦意乱,当即对王彦吩咐道:“传旨,再有擅哭者,一律杖毙!”

    “是!”王彦怯怯的应道。

    很快,随着王彦将朱祁镇旨意传达下去,刚进入宫殿的朱祁镇便听不到哭泣声了。

    来到内殿,却见内殿凤榻前早已人满为患,朱祁镇一到,除却张氏和胡氏之外,其余众人纷纷见礼。

    朱祁镇此时哪有时间搭理他们,径直摆了摆手,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张氏的凤榻前跪下,看着躺在床上双眼紧闭、气息微弱的张氏,朱祁镇眼含泪光,下意识的伸手握住张氏那干枯的手掌,轻轻出声道:“祖母,孙儿来了!”

    听到朱祁镇的声音,张氏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露出那双浑浊的双目,声若蚊虫:“皇帝来了。”

    朱祁镇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些年和张氏在一起的场景,泣道:“皇祖母,不孝孙儿来了!”

    先不说他这具身体里现在究竟是程云还是朱祁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正是因为有张氏在后面默默支持着他,他才能掌握军队大权、震慑朝中的一群历经数朝的重臣,还搞出这么多事情!

    原本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张氏驾崩,大明朝政才开始被深受朱祁镇信重的王振把持,从而造成了土木堡之败,连大明皇帝都沦为俘虏,也为后来的夺门之变、于谦之死埋下了伏笔!

    由此可见,张氏对大明帝国的重要性,犹如定海神针一般。

    最重要的是,张氏用行动延续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禁令,将朝政托付于三杨!

    “你们都先出去吧,哀家和皇帝说说话!”张氏声音太小,使得殿内众人根本就听不到。

    朱祁镇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孙氏,道:“母后,皇祖母有话说与儿臣交代,还请母后移驾稍待!”

    孙氏看了一眼张氏,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内殿。

    待得所有人都出去后,内殿中仅剩下朱祁镇和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的张氏。

    “孙儿恭聆皇祖母训示!”

    张氏声音微弱的道:“孙儿业已长大成人,祖母本无忧虑,只是,皇帝还需甚起兵戈,与民休息才是,万不可穷兵黩武、滥……”

    话尚未说完,张氏便连嘴都无法张开了,渐渐的,在朱祁镇的注视下,张氏那微睁的双眼也闭了起来。

    朱祁镇见此,不禁悲从心起,叩首微泣道:“请祖母放心,孙儿必当谨记!”

    随即,朱祁镇便对外喝道:“来人!”

    殿外等待的王彦急忙进入内殿,对朱祁镇躬身一礼:“皇爷!”

    “宣丧吧!”朱祁镇情绪低沉的道。

    “是!”王彦躬身一礼,而后扯子沙哑而尖锐的嗓子高喊道:“太皇太后驾崩了~”

    在殿外等候的众人闻言,齐齐快步入殿,然后纷纷跪在张氏的凤榻前,哭成一片。

    很快,消息传遍整个后宫,往日庄严肃穆的后宫之中,此时却是悲声冲天。

    紧接着,便是钟声响起。

    还等候在朝堂上的众文武官员闻声,均是身躯一震,一名太监疾步至殿中,高声道:“太皇太后遗诏!”

    群臣闻言,齐齐跪地伏首。

    只听太监宣道:“吾自洪武中,配仁宗皇帝三十余年,为未亡人十有八年,今命止,此得全归,以从先帝于地下,足矣!允惟国家重事存没在念,皇帝聪明孝敬、仁厚刚果,尔内外文武群臣宜尽诚辅导。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军民者,祖宗之军民;惟爱人,为保国之本;惟施仁,为爱人之道;尔群臣咸佐皇帝惇行仁政,各秉公忠诚,勤慎不懈,庶几克济!”

    “宫中庶务,悉取皇太后处分;诸后妃家,并须遵奉皇祖训诫‘不许干预国政’!吾素无德,及下身没之后,丧服悉遵仁宗皇帝遗诏,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哭临三日即止,君臣皆同,不得故违。皇帝宜念万机之重,群臣当共慰勉,毋得过哀!成服三日后即听政!”

    “天地、宗庙、社稷之祭不可以卑废,尊及百神之祀,皆循常勿停!宗室诸王,藩屏为重,毋輙离本国,但遣人进香,不必送葬。诸子先有君命召者,以君命为重,仍听赴京!在外大小文武衙门并免进香;中外臣民之家并勿禁音乐、嫁娶!悉遵行之,勿违!”

    群臣叩首:“臣等谨遵大行太皇太后遗诏!”

    十月十九日,命礼部定大行太皇太后丧服礼仪!

    十月二十日,礼部进大行太皇太后丧礼仪注表!

    命如仪行之!

    给文武百官衰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