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太监把这些库房都锁好,他亲自检查完毕之后,才安心出来,口中念叨着:“洛阳一定会安然无事的,吕维祺这些人只想着诓骗本王,好从本王手中诈取钱财,这群蠹吏,本王一定要好好的参他们一本。”
第二天早上,关陵庙中一座大道院中,如今是李自成暂时居住的地方,一部分亲兵亲将都在大庙的两廊和山门下歇息。门外有一条东西的小街,街道两侧都是商铺,在没有战乱的时候,这条街是很热闹的。出了这条街就是一条大路,通往附近的龙门还有洛阳的正门。
现在这条小街之外,密密层层驻扎着都是李自成的中军,放眼望去,全是帐篷,一些士兵在巡逻或者忙碌,所有战马在溜过之后,都挂在柏树林旁边吃豆料,一切都井井有条。
闯营中的大小将领都派出去了,红娘子、李过、袁宗第、郝摇旗、刘芳亮,分别带着副将、偏将驻扎在洛阳四周的村落和集镇当中,包围洛阳的同时也在防备从开封方面过来的援军,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总攻洛阳定在今日夜晚,因为要里应外合,所以夜里行动更好些。刘宗敏是急性子,一清早就出去了,到各个将军的营地去视察。
早饭的时候,是范青和李岩陪着李自成吃的,包谷面做的窝窝头,一碟萝卜咸菜,一碟豆芽菜,李自成向来不讲究吃喝,军中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在吃饭的时候,李自成问道:“城中的内应已经接上头了吗?”
范青放下窝窝头,笑道:“是的,巩县、偃师的援军已经派人来过了,今晚他们必将当内应,态度很坚决。至于从陕西那边过来的变军,还没派人出来,我怀疑他们有些首鼠两端,还在看风向,如果福王那边给的价码高,也许他们就不做内应了!”
李自成立刻皱起眉头,这次攻打洛阳内应很重要。
范青笑道:“李哥不必担心,我已经对他们用了计策。我让咱们在洛阳城中的细作暗中散布流言,说河南巡抚和陕西总督都有上奏,圣旨已经下来,‘将这群变兵为首的十人全部斩首,不得宽纵’,还说王绍禹已经奉巡抚密檄,拟于洛阳解围之后,尊旨拿办,不许一人漏网。”
李岩笑道:“这计策厉害啊,如今兵荒马乱,人心浮动,任何流言都很容易让人轻信,何况那几百杀官叛逃的变兵正疑神疑鬼,听风就是雨,无事还自找惊慌,一听到这个流言,岂有不信的道理?”
李自成微微点头,却听范青笑道:“李哥不必担心,就算这两股内应打不开城门,城内还有不计其数愿意支持咱们的饥民和平民,城中细作已经联络了上千人,必能从内部攻破洛阳。”
李自成这才露出一丝轻松神色,笑道:“有军师谋划,这洛阳焉能不破。”
这时候,一名亲兵飞骑前来报告,说昨夜偃师县已经攻破,未废一兵一卒,活捉贪官徐日泰,在衙门边上斩首,同时还杀了县丞白世禄等有劣迹的乡绅十一名,对平民秋毫无犯。李自成点点头,知道一切都凛遵自己的将令,心中十分高兴。
吃完饭,他带着范青和李岩出去走走,在街上看到一群孩子在一辆空牛车上玩耍,一个孩子领头唱道:“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他唱一句,别的孩子就跟着拍手一起唱。
李自成听了哈哈大笑,对李岩道:“李公子编得歌谣,传的真快,连小孩子都跟着唱起来了!”
范青笑道:“这是人心所向,当初咱们制定的以田地和赋税为口子,拉拢人心,十分有效果。”
走出小街,不远处便是龙门。因为洛阳城破城在即,众人心中都很兴奋,于是,李自成便提议去龙门转转。于是众人骑上马,向着龙门驰去。
龙门石窟在中州很有名气,山崖上石窟佛像众多,没法仔细观看,只在奉先殿盘桓较久。李自成十分赞赏巍峨壮观的大佛像和左右天王力士。有一个身材高大,臂展很长的亲兵去抱一尊天王像的小腿,两只手勉强能合拢过来。
从奉先殿出来,众人到了山崖边的一座寺院中休息,这座寺院虽然不大,但建筑玲珑,神堂清幽,还有一条泉水,从院子里的一个花岗岩雕刻成的龙头口中,喷射而出,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老和尚奉上香茶,十分恭敬,陪着众人在庙中观看,李自成问起来石窟中佛像,老和尚立刻诉苦起来,说由于战乱,施主很少,佛像有很多损毁的,也没钱修理。李自成明白他的意思,让吴汝义赏赐了他二十两银子,让他拣紧要的先修缮,等天下太平之后,在大修一番。
这主持连连拜谢,又请众人到禅堂中坐坐。说这禅堂年代久远,有很多名人在墙壁上题诗,请众人观看。虽然李自成是大老粗,但他很注重读书人,也爱惜他们的笔墨,见禅堂中有许多亲兵,怕他们损毁禅堂的物品,便命令他们立刻退出,只许在院子里观看。
李自成、范青和李岩三人步入禅堂,只见里面十分清幽,中间墙壁上挂着一轴观音像,一副对联,神桌上摆着一只蓝花白瓷香炉,两边山墙上也挂着条幅和对联,除此之外,墙壁上确实有许多题字和题诗。多是路过的乡绅文人的应景应酬之作。
三人读了几首,毫无意趣,不是歌功颂德,就是无病呻吟。
范青笑着对李岩道:“大哥,你也题上一首,比他们这些诗强多了!”
李岩赶快说:“我平日文思迟钝,胡乱写在上面,贻笑大方,岂不是给咱们闯营的人丢脸。”又笑道:“弟弟也是读书人,不知道诗情怎样,不妨题诗一首,给后人留做纪念。”
范青是现代人,写诗就更不行了,他刚要摇头推辞,忽然心中一动。他在后世曾到龙门石窟游玩过,读到过一首题诗,特别适合眼前情景。
他让主持拿来笔墨,在墙上写下一首诗,李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读道:
“丽日光华明剑戟,春风浩荡入丝缰。
云霓企望来汤武,到处壶浆迎闯王。
踏破群山不觉险,龙门北进接康庄。
三军争指关陵近,隐约城楼即洛阳。
百代中原竞逐鹿,关河离乱又沧桑。
沉沦周鼎今何在?自古洛阳是帝乡。”
李岩一面读一面给李自成解释意思,其中这周鼎是周天子的传国鼎,相传为夏禹所铸,共有九个,象征国统和王权。这首诗显然在赞誉洛阳,自古以来就有做都城的气派和地位。
李岩笑道:“弟弟还说自己才疏学浅,这诗写的雍容凝重,颇有气势。”
李自成一面细细咀嚼这首诗的意思,一面含笑看着范青,他虽然文采不行,但是很聪明,一听李岩解释就有些明白范青的意思了,这首诗一再推崇洛阳的历史地位,说它是有过“周鼎”,还曾是帝乡,这是劝谏他在洛阳建都的意思,但李自成还没有成为一个帝王的心理准备,何处建都他都不曾想过。
三人在禅堂中坐下,主持因为被赏赐了银子,所以特别恭敬,又亲自端上来新茶。
李自成喝了一口茶水,笑道:“军师的诗中似乎别有所指,含有深意啊!你心中有什么方略大计,尽管直言。”
范青和李岩对视一眼,范青拱手道:“属下心中确实有一件重要的话想要禀告闯王,我的意见是,如今洛阳破城在即,咱们应该趁着这个机会,经营河南,做为立脚之地。有了立脚之地,则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现在明朝确实大厦将倾,即将覆灭,但战争的事情,很难预料的,未虑胜先虑败,最怕万一出现了什么变故,所以要预先做好准备。”
“倘若咱们有一个立脚的地方,纵然一时间战事不利,也可以应变自如。兵法上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我的意思是请李哥以河南为根本,建一处牢固的立脚之地,从此以后,咱们就有了根基。”
范青的提议非常重要,他是从现代人的视角看待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上关于他成败的经验教训总结的太多了,一般都集中在两点,一个是骄傲自大,一个就是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而后者尤为重要,历史上情况跟他差不多的帝王,是刘邦和朱元璋,二人都曾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最大的好处是在战争不利的情况下,可以卷土重来,刘邦败给项羽那么多次,其中几十万军队规模的大败就有两次,可他都能重新组织力量再次进攻,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是做不到。反观项羽没有稳定的后方,只败了一次就自杀了。
再者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可以实行关于土地和赋税的政策,一旦民心稳定,就成了自己的地盘,很难再被击败。李自成后来败给清军,撤出京城,结果一败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拾,原来被他攻占的地方,纷纷反叛,这证明他根本没有经营好这些地方。
最后,经营根基可以培养人才,李自成的军队中,军事人才很普遍,耳濡目染,连小孩都可以做将领。但治理国家不能只靠简单粗暴的军事手段,大量的管理型人才从何而来,这需要一个稳定的基地慢慢培养,一旦有君临天下那一天,这些人才就会派上大用场,能让国家稳定下来,经济运行起来,百姓各安其业,这些事情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行的,必须培养大量的基层人才,朱元璋在夺取天下之前,经营地盘多年,军事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有,所以才会取得成功。
李自成微笑点头,“说的有道理!”随后看看范青和李岩,笑道:“这件事,你们二人商议过了?”
“是啊!”李岩点头笑道,“我和军师谈论过这件事,我们二人一致认为,现在就是建立根据地的时候了,而且以洛阳为基础最佳。”
“为什么?”李自成问。
李岩道:“洛阳号称天下之中,西面有函谷关之险,东面有虎牢关之固。函谷关在灵宝的西边,只要派出一旅驻守函谷关,就能使陕西官军不能出潼关而向东。即便官军过了函谷关,还要经过地势险要的崤山。在崤山当中处处可以设伏,击败官军,让他们不能东来。史书上说,春秋时候,孟明视率领秦军攻打晋国,就是在崤山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虎牢关在洛阳的东面,汜水境内,自古以来就是洛阳防卫东方的门户。此关断崖百丈,中间只有一路可以通行,易守难攻。洛阳城北十里是邙山,好像洛阳城的外城墙,邙山之外是黄河,像洛阳的护城河,只要守住黄河边的孟津,就能阻断北来之敌。所以,唐肃宗乾元二年,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郭子仪断河阳桥以保东都。河阳就是现在的孟津,而相州就是现在的临漳。”
“洛阳的南面有龙门,古代称之为伊阙,也很险要,其实往洛阳向南,处处可守,熊耳山,伏牛山,绵亘数百里,成了洛阳的天然屏障,而汝州则是通往东南方向的重要门户,倘若在攻克洛阳之后,分兵向南攻克汝州、叶县,夺取南阳及其附属州县,可以使宛、洛连成一片,互成犄角。”
李岩越说越兴奋,把茶几上的茶碗笔墨都摆上,当成洛阳周围的城市,用手指着说道:
“闯王你看,取南阳、邓州,可以防备湖广之官军从襄阳而来,陕西的官军也不能从武关东来。宛、洛稳固之后,就可以由洛阳出成皋,从南阳出叶县,可以东取邓州、许昌,会师开封,然后东进商丘、直逼徐州,甚至扬州。由方城、舞阳,向东可以攻克郾城、汝南,席卷陈州、颖洲一代,回翔于江淮一带。到了这时候,以河南为根本的作战方略就算完成了,从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进一步就可以与明朝争夺天下了。古人把争天下比作‘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决定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