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外,马谡翻身下马,将马鞭交给谢广隆,整理了一下衣服,又在营前站了片刻,做了两次深呼吸,这才举步向营门走去。谢广隆看在眼里,不由得暗自叹惜。他跟随马谡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马谡这么紧张。说起来,比那次在木门战败逃亡还要紧张几分。
马谡迈着方寸,来到营前,没有立刻进营,看守营门的士卒也没有立刻打开营门,而是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马谡,谁也不说话。他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是马谡和诸葛亮之间那种无形的隔阂还是能感觉得到的。如果是以前,别说是中军大营,便是诸葛亮的中军大帐,马谡向来也是直接进的。
“镇北大将军长史,领左冯翊太守,马谡求见丞相,请通报。”
门侯躬身还礼:“请马长史稍候。”说完,转身快步去了。时间不长,他又走了回来,挥手命令道:“打开营门,请马长史入营。”
士卒们打开营门,马谡走了进去,谢广隆等人牵着马,缓缓进营。按照营里的规矩,不得乘马,不得急行。马谡在军中多时,这些规矩都很清楚。他一路来到中军大帐前,让谢广隆等人在帐外百步等候,自己来到大帐前,大声报进。
马谡刚刚站定,姜维快步从远处走了过来,见是马谡,不由得有些诧异:“是马长史,怎么不进来?”
马谡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他,主动说道:“伯约对战张郃,打得精彩。”
姜维无声的笑了笑:“是丞相指挥有方,我不过是听从指挥罢了。”
他们正说着,帐门掀开。霍弋从里面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姜维,对马谡笑道:“马君,丞相请你进帐。伯约,你来得正好,丞相正要找你呢。”
姜维让了让,请马谡先进。马谡也不客气,又看了一下衣服,举步进了帐。诸葛亮正坐在灯下。案上摊着一张地图,旁边放着一叠公,诸葛亮一手拿笔,一手端着油灯,正在地图上找着什么。听到脚步声。他也没抬头,伸手将油灯递了过来。
马谡抢上一步,接过油灯,顺势就跪坐了下去,低声说道:“丞相,为关中战事担忧?”
诸葛亮没有接他的话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笑了一声:“对了,应该就是这里。”
马谡瞟了一眼,目光闪了闪。却没有说话。
“幼常,你对泾阳河谷道熟悉吗?”诸葛亮抬起头,平静的看着马谡。马谡点了点头,“我在鹑觚安排了人。在漆县有两千人马,不论是从泾阳河谷来。还是从直道来,我都能及时赶到。”
“两千人?”诸葛亮摇了摇头:“恐怕不够。守城足矣,可是万一魏军以骑兵入关中劫掠怎么办?两千人挡不住他们。”
马谡不假思索的说道:“那我回去后立刻再增派人手。”
“嗯,凡事小心为上。”诸葛亮满意的点点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魏军以轻骑突袭关中。想把各部的亲卫骑集中起来,交由马岱率领,以骑对骑,想来还不至于落了下风。幼常,你觉得如何?”
马谡眼神一紧,收拢各部的亲卫营,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哪个将军愿意把自己的亲卫骑交出来?可是他只是迟疑了片刻,立刻说道:“我会向各部传达丞相的命令,尽快把亲卫骑收集起来。”
诸葛亮笑了。“关中的亲卫骑,大部分集中在魏延和赵云父子麾下。说起来,这还是当初魏霸从司马懿父子手中夺来的。赵云父子忠厚,想来不会有什么意见,魏延那里,你要多费点口舌。这件事也只有你能办好。”
“丞相误会了。魏延父子最敬重的还是丞相,丞相赠与魏延的甲胄,魏延视若珍宝,丞相的命令,他也是向来不肯稍有违逆的。”
“魏延的心思,我很清楚,可是魏霸嘛,我就说不准了。”诸葛亮抚着胡须,眉心轻蹙。“若说他听话吧,他屡次违反我的命令,擅自与吴国开战,不肯去成都督运粮草,又不顾费祎的劝阻,执意要与陆逊决战。这一战虽说是赢了,可是却赢得非常险,稍有不慎,便是个惨败之局,前功尽弃。若是说他不听话吧,他可是不遗余力的支援关中战场,拿下交州之后,立刻运来了大量的稻米,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现在还能安稳的坐在这里,不得不说,这里面有魏霸的功劳。幼常,你说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马谡不假思索的说道:“是能臣。”
“能臣?”
“对,是能臣。”马谡抬起头,迎着诸葛亮冷诮的目光,平静的说道:“魏延父子俱是如此,他们有能力,有见识,不肯人云亦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当初子午谷计划可谓是人人反对,只有他们父子坚持,就连丞相也不看好。若不是后来丞相决定赌一把,我们怎么可能占据关中?”
诸葛亮的眼神变得尖锐起来。
马谡接着说道:“再说这一次,若不是魏霸坚持与陆逊一战,又怎么能夺取零陵、桂阳,逼着孙权接受他的条件,同意交州的稻米由荆州界内运往新城?”
诸葛亮沉默了良久,忽然笑了一声:“幼常果然是进步神速,一语中的。那不知幼常对当前的局势又有什么高见教我?”
“丞相言重了,高见不敢当,只有一些浅陋之见,想请丞相三思。”
“是吗,说来听听。”
“丞相身荷先帝托孤之重,调和阴阳燮理,权衡天下纲常,又有教诲陛下之任,当坐镇成都,总揽权柄,免有轻内重外之虞。如今关中战事僵持,丞相滞留关中,似乎不妥。敢请丞相回成都主持大局。”
“成都有李严。”诸葛亮不紧不慢的说道:“他也是陛下托孤大臣之一,我看他最近所作所为,也颇有章法,便是我回成都,也未必能做得比他更好。幼常,你的担心有些多余吧?”
马谡叹了一口气:“丞相,李正方腹有鳞甲,这一点陈孝起早就说过。他此刻回成都,收买人心,意欲何为,丞相难道还看不出来?不错,他是陛下托孤大臣之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还是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若按先帝遗诏,也应该是丞相坐镇成都,总揽大局,由他负责对外征伐。”
诸葛亮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眯紧了眼睛,盯着马谡的脸,眼中的怒火几乎抵制不住。姜维和霍弋站在一旁,噤若寒蝉。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马谡会这么直接,简直不给诸葛亮留一点面子。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可能缓和,难道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跑了这么远,就是来刺激丞相,要和丞相摊牌的?
“不错,当初先帝是任他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这对外征伐之事,的确应该由他来负责,我有些越俎代庖了。”诸葛亮哼了一声,把手里的笔重重的搁在笔架上。“既然幼常也这么认为,那我便早日回成都,换李严来吧。”
“丞相误会了。”马谡躬身一拜:“不是我这么认为,是李严必然会这么做。若我猜得不错,再给李严一段时间,等他在成都站稳了脚跟,大概就会挥师东下,要么与魏霸合击武昌,要么与孟达一起出击襄阳。不管是哪里,战事一起,大部分的粮赋大概都会转向那里,关中没有足够的粮赋支持,能维持现状便是最好的结果,要想反击却是力不从心。丞相,你希望看到这一幕吗?”他顿了顿,恳切的说道:“我不希望,我们都不希望。”
诸葛亮眼角抽搐了两下,脸色慢慢的缓和下来。他慢慢的吐出一口长气,手指在案上敲了敲:“幼常多虑了。虽然魏霸新得交州,可是交州的稻米也有限,在屯田有所成效之前,他的支援也就仅限于此吧。李严通晓兵法,他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至少,半年以内,李严不会离开成都。”
从进帐开始,马谡虽然一直很恭敬,可是他的态度一直很强硬,直到听到诸葛亮这句话,马谡的眼神中才出现了一丝慌乱。说了半天的话,兜了半天的圈子,马谡的目的不就是想让诸葛亮回成都,免得李严坐大嘛。李严现在在成都收拢人心,他兼有荆襄系和东州系的关系,现在还大力拉拢益州系,这样一来,荆襄系要想独大是不可能了,而他们这些原依附诸葛亮的荆襄人更会遭到排挤,这是马谡绝对不能接受的。也正因为此,他才主动跑到诸葛亮面前来,如果诸葛亮不肯回成都,他之前的那些表态岂不是全白废了?
“丞相这么有信心?”马谡不死心的试探了一句。
“你放心,李严是先帝托孤的重臣,他在成都,和我在成都没什么区别。”
“可是丞相,我觉得还是让蒋琬回成都的好,他在零陵,起不了什么作用。”
“不,他在零陵作用更大。”诸葛亮重新拿起了笔,忽然笑了起来:“我觉得魏霸更需要有人辅助。魏霸少年心性,也只有公琰这样的忠厚之人才能忍受得了,才能合作得好。”
马谡的脸顿时变得非常难看。
。
。
。
ps:求月票,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