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第134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第134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黄琼奸诈似狐,自然是心领神会,笑了笑便不再提起。

    别人的注意力都在美食上,独独袁盱却一直慢慢品着杯中的美酒。

    “此酒入口甘美,滋味醇厚,细品之回味悠长,妙,妙啊!”

    众人起初都以为喝的是杜康酒,此时听得袁盱击节赞赏,这才发现错了。

    “果然不是杜康,幽雅细腻一些,没有那么辛辣霸道,更适合风花雪月,相邀对酌。”

    黄琼晃了晃手中青玉杯,点头赞同。

    刘志微微一笑,“此乃南顿侯新酿的杂粮酒,用谷、高粱、糯米和荞麦共同发酵而来,名曰‘蓬莱春’。”

    “蓬莱春?”

    众人俱都拍案叫绝,“好名字,果然饮了此酒,胜过蓬莱仙人啊,哈哈……”

    “其实此酒妙在一个春字,与美人对酌,春意无边,自然胜过蓬莱神仙了。”

    尹勋这话立刻引起一片共鸣,大家笑得心照不宣。

    唯有马寔笑道,“你们都说这蓬莱春好,我倒觉得还是杜康够味,性烈如火,最适合我辈沙场男儿。”

    众人皆道:“那是你不懂此酒个中妙处。”

    听他们争论两种酒的优劣,刘志心情大好,他之所以推出新的品种,就是为了针对不同的人群。

    “要我说,二酒春兰秋菊不分伯仲,各有各的妙处,来来来,饮胜。”

    “是极,陛下点评得精妙绝伦。”

    一阵彩虹屁后,各人饮尽杯中美酒。

    刘志开发的蒸馏酒,完完全全改变了汉代人的饮酒习惯。

    以前的米酒度数低,杂质多,每次宴饮需有专人在一旁温酒,以达到最佳口感。

    中关于这个温酒,就有好几个经典的场面。

    一个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还有一个就是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

    而现在杜康酒和蓬莱春度数本来就高,滋味也正好,煮酒变成了多此一举,反而还会降低酒的口感。

    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只有贵族阶层才买得起高度白酒,普通的平民百姓只能继续煮他们的低度米酒了。

    但刘志今天要重点推荐的却不是酒,而是蔗糖。

    武陵郡董班奉命制造的甘蔗片糖,第一批已经新鲜出炉,被单超火速送往宫中。

    酒足饭饱之后,只见几名身姿婀娜的宫人,用铜盘托着整齐的糖块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将一片片微红的糖块放入温水之中。

    然后轻轻搅拌之后,便用玉碗盛给诸人。

    “此乃海外进贡的方糖,其甘如蜜,入水即化,有解酒之妙用。”

    糖在汉代亦是典型的奢侈品,此时的糖除了蜂蜜就是用粮食熬煮的饴糖。

    饴糖极费粮食,又只适合做点心,而蜂蜜又难得,所以价格居高不下。

    如今见有新奇的方糖,都忍不住品尝起来。

    “此甘味厚,与蜜糖相比,别有风味。”

    “最难得是冲饮方便,色泽微红,赏心悦目。”

    ……

    众人又是一阵赞叹,黄琼仗着面子足,笑嘻嘻地直接讨要。

    “臣家中有一孙儿,性喜奢甘,陛下可否赏赐些,让阖家皆品尝品尝?”

    他一开口,其余人等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口讨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好东西就要与众人分享,也罢,不如就给你们分了,拿回去尝个鲜。”

    说罢,便每人分了十几块,用雕刻精美的竹筒罐子装好,看起来十分高雅的样子。

    直到亥时初,刘志才派羽林郎将他们一一送回家中。

    且不提这些个心满意足的大臣们,今日对刘志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提前发现了泰山郡的暴动,到时候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忧的是民生艰难,所以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叛乱。

    归根究底还是要赶快想办法让国家富强起来,到时候百姓们人人安居乐业,谁还愿意去做那刀头舔血的勾当。

    可让国家富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亲政数月以来,他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治理国家的种种困难。

    说是举步维艰也不为过,到目前为止,虽然在某些制度上小有改变,但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土地兼并依旧愈演愈烈,百姓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官吏机构庞大,且贪腐成风。

    边境上虽然暂时平静了下来,但根本性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随时都有可能重燃战火。

    自己制定的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潜移默化改变国家的政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刘志独自在中德殿书房里坐了会儿,脑中纷乱如麻,却理不出个头绪来。

    “陛下,夜深了,您还是早点歇息去吧。”

    张让担忧的低声提醒。

    刘志叹了口气,算了,先不想了,这时候一个人想破天,也解决不了。

    “把剩下的方糖都包起来,送到合欢殿去。”

    今晚他没打算再过去了,这具身体才十七岁,太过于年轻了,纵欲过度只会损耗寿元。

    虽然他不记得历史上的汉桓帝活了多少年,但东汉中晚期没一个皇帝是长寿的。

    他可不想自己年纪轻轻就龙驭宾天了。

    不过为了免得邓猛胡思乱想,患得患失,他还是会适时的赏赐些小礼物,讨她开心。

    第二日,昨天拟定的所有诏书,都通过尚书台秘密颁发下去了,除了三公九卿和相关人员,其余的中低层官员基本上都没有惊动。

    过了两三天,下一次朝议的时候,刘志才公开开始讨论赈灾的问题,对于出兵事宜只字未提。

    赈济灾民是个老话题了,如今天下粮食短缺,就连扬州这样的富庶之地,都已经没有余粮再支援其他的地方。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到哪里弄到这么多口粮。

    在目前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个无解的难题。

    刘志心中感慨,他要是能弄到红薯、土豆、玉米之类耐贫瘠的高产作物,何愁养不活一国之民啊。

    只可惜这三样东西都是原产于南美洲,在航海业不发达的汉代,即便派人过去,能够安全回来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只有组织专业的人员,选种育种,进行良种培育,推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

    正巧尚书杨秉将前些天吩咐下来的章程写好了,呈献上来。

    刘志便借机提出编撰一本农业大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