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黑手 > 第六十二章 给李世民心里撒种子

第六十二章 给李世民心里撒种子

    当然没什么不可以的。

    而且对方有可能是朝廷的高官。

    杨皓领着人出了家门,一边走一边指着前方说:“那里就是朝廷赐给我的荒地。”

    李世民抬眼看去:“山上似乎有人伐木?”

    “是。”杨皓点头说。“那荒地虽大,不过有大半是山地。其中有不少树木。我请了短工,想将坡度较小的山坡上的树木都砍了,日后种上牧草。”

    “杨六郎你会养牛?”

    “略懂。”杨皓是真的懂。毕竟空间里经营了十八年,怎么也懂一些。“养牲畜,无非就是给它们吃饱,尽量吃好,日子过得舒服,最后防染病。”

    听他说的空洞,李世民有心想多问一些。不过发现自己不知从何问起。因为他对养牛才是一窍不通。

    算了,反正也看看。以后且看着吧。

    他笑说:“听说你花大钱在石层中挖了一口深井。那井水多得都自动溢出来了?”

    “碰巧挖到一个泉眼了。”杨皓笑说。“我们村其实就在终南山山脉边上。终南山山高林密,水土涵养极好。那口井的泉眼,大概是连着山上一个蓄水层的。山上地势高,来到山下,水就冒得高了。”

    “可我听说你会看水脉。”

    杨皓眨眨眼,说:“略懂一二,只会看这类水脉。”

    他胡扯说:“其实我还没来得及跟先师学,他老人家就仙去了。我觉得那里有水脉,只恰好那里的情况,与先师在吐火罗曾经点的一条水脉的地形地势地貌,都极为相似。

    “我让人在哪里挖,也不过是碰运气。说自己会看水脉,不过想让我父亲不要阻止。”

    李世民笑了笑,没说信不信,却又问出一个容易送命的问题:“你挖那口井。可是看出关中要旱了?”

    这问题当然不能说实话了。

    杨皓想了想说:“小子并不会看那些。挖井不过只是想着我受的田,还有我父亲给我分的田地都难以引水灌溉。而且我又打算在那里建房子,距离村中水井很远,挑水不容易。”

    “可你还囤了不少粮食。你虽然请了百多人做活,要包了他们伙食。可是据我所知,你囤的粮食至少够他们吃两年。”

    杨皓打着哈哈说:“听老人说,关中通常十年中有三旱一涝,间或还有虫灾。我刚回来,没半点存量……买粮,不过有备无患。”

    “真只是有备无患?”

    “不管李郎君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李承乾吭哧笑着。

    李世民也被他这无赖的话气笑了:“权当你真是有备无患吧。如今河北之地,春旱已是定局。你周游天下,可见过缓解旱情之法?”

    抗旱?

    这可是一个大命题。

    杨皓知道许多办法,可是大唐没办法做到的。

    相反,他对这个时代的技术情况了解不多,反而不知该怎么说了。

    “怎么,可是有疑虑?”李世民含笑说。

    杨皓沉吟说:“李郎君为何问这些?”

    “只是不想见到天下百姓食不果腹,甚至妻离子散。”

    “李郎君悲天悯人……”杨皓表示,那样的话,他连标点符号都不相信。

    不过对方不愿意透露身份,他也不追问就是了。

    反正这人身上久居上位的气质是骗不了人的。

    他想了想,觉得那也没什么不可说的:“我确实见过一些方法。只是,我见过的救灾复产,需要朝廷和官府牵头才能行之有效。”

    “哦,说来听听。”

    听听!听听这语气……

    就好像是在说:来,给爷笑一个。

    不过,杨皓也没办法跟他计较,说:“如今我们关中灌溉,主要用地表水。就是河水溪水泉水这些在地面流动的水,或者是雨水。

    李世民想了想,点头说:“确实如此。”

    事实如此,却从来没人这么描述过。大概这就是这小子说的善于总结了。

    杨皓继续说:“而每一条河溪流经之地,沿岸百姓都要取用。水量充沛之时,自然没事。若是出现旱情水量不足,上游乡村拦河蓄水,下游必然没水用。

    这也是实情,各地在干旱时,都会出现抢水械斗的事。

    “那又当然如何解决?”

    “拦河蓄水,其实就是一个抗旱的好办法。”杨皓说当然不是大水坝。大唐的技术还做不到。

    但是建一些小水库还是可以的。

    “不知李郎君可去鄠县城西数里之外的淡陂?”

    李世民恍然,说:“你是说让官府筑堤坝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正是此意。只不过淡陂这样在平地寻一低洼处积水,合适的地方不多。最适合蓄水的,却是山谷之中。”

    他站住,转身指着甘谷口,说:“如果在甘谷中筑坝,只需选一处最狭隘处,在山谷中筑起一道三四丈高的堤坝,山谷中便能形成一处蓄水量比淡陂大得多的小湖。

    “由官府朝廷掌管。遇到旱年,可以保崂水下游有水可用。”

    “恐怕也所费甚靡。”

    杨皓笑说:“花钱肯定要花钱,但是肯定值得。只要修好水坝,至少能造福下游百年。应该怕的,不是花钱,而是善政变祸政。”

    “杨六郎何出此言?难道修水坝还会变成祸害?”

    “怎么就不能变祸害?”

    杨皓冷笑说:“怕地方官员为了政绩胡乱修,或者为了从中渔利乱建。要知道在修水坝之前,必须要了解河流的历史水文。

    “百年内,甚至是千年内的最大流量是多少?

    “何处修建,怎么修建才可保百年,乃至数百年不溃坝。

    “这些都需要统计,并且需要计算。”

    杨皓笑着摇头,说:“我说这些作甚?”

    李世民却起了兴致:“为何不说。朝廷励精图治,若是说得有理,说不定朝廷采用了,还能算你一功。而且,你不是也说了。那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好事也要办好了,才是好事。”

    杨皓觉得自己想太多了。

    如果只是在一些支流修水坝,虽然难度不小,但以大唐的技术也不是修不成。

    他想了想,继续说:“其实也不是不能修。只是要由专门的人修。主持修水坝的人,必须有技术。”

    “这怎么说?”

    “要修一个水坝,就要考虑怎么让它尽可能发挥功用。要修多高的坝体才合适,坝体怎么才能保证不会被可能出现的大水冲垮。这些都要懂的人才能算得出来。

    “如果让外行指挥内行……哪天水坝溃坝了,说不定就成了下游百姓的催命符。”

    李世民点点头,说:“这顾虑倒也不算杞人忧天。”

    “还有更杞人忧天的。”杨皓笑着说。“大型工程,耗费巨大。过手的钱越多,越容易上下其手。如果不是专人负责,就不好监督。没有监督,他能给修个豆腐渣工程出来。”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突然问:“何为豆腐渣工程?”

    “也可以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李世民了解了:“那你认为如果要修水坝,还有什么需注意的?”

    “如果真要修,必须要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并且要安排人专人看守,一旦出现险情,也可以及时向下游示警……而且难免有丧心病狂的人,要是没人看守,将水坝破坏了……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想到的是,历史上战争史上出现过的水攻战术……

    总有刁民想谋反——这是皇帝必须时刻警惕的。

    李世民没说话,往杨皓的宅地走去。

    走了好一会,他才说:“照你所说,修水坝蓄水恐怕费时费力,天下如此之大……你可还见过其他方法?”

    “如果是小河,大旱之下肯定不够水用。但是如果是在大河大江边上,倒是可以架设水车,从江河中提水,也能灌溉距离河边稍远的田地。

    “若是距离实在太远,而且地势较高的,这个方法就不能用了。

    “不过也可以发动百姓,将自家田地挖一两亩水塘。挖出水塘雨天可以蓄水,天旱了可以从水塘中提水。也能稍稍缓解旱情。”

    “为何不是打井。”

    “干旱时,井水够喝就不错了。”

    潜水水量通常不大。想要得到承压水,就要挖穿岩层。恐怕没有几个家庭能承担得起。

    而挖水塘的,慢慢挖,总有一天能挖好。

    “而且挖水塘还有其它好处。比如可以养鱼、养鸭。种莲藕,甚至水草和底泥都可以用作农肥。可谓一举多得……”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做多评价。

    对方不开口;杨皓也没多说。

    他其实就是觉得这位李郎君很像是高官,说那些话,只是想给对方心里下一颗种子。

    至于种子能不能发芽,他……还是看以后如何吧!

    Ps:(存稿不多了,今天一直在撸后续的构思……就只发一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