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周内卫 > 第1116章 所谓皇家

第1116章 所谓皇家

    听了这话,公孙文正苦笑一声:“我父亲比谁都着急,他何尝不想带着大军来援助洪都,可是他老人家脱不开身啊,淮西张士诚虎视眈眈,就等着我父亲离去,吞噬应天地盘儿呢,若他离去,张士诚必定趁虚而入。

    诸位,不要觉得咱们打败张士诚一次,这个人便可以小觑,人家有钱,只要他的地盘扩张的足够大,聚拢百万雄兵,并不在话下,到时候,咱应天义军,又会多一个大敌,前有狼后有虎,咱们迟早会被吞掉的。

    所以我觉得,父亲的做法,并没有错,必须趁着张士诚还未长成庞然大物,将他扼杀在揺篮。”

    听了公孙文正的话,公孙剑也是眉头紧皱,沉默片刻,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公孙文正,于是沉声道:“文正哥,我觉得,咱们还是把洪都的情况,原原本本跟父亲说比较好,现在,不是逞能的时候。

    这都五十多天了,将士们早已疲累不堪,不是说咱们想坚持,就能坚持下去的,即便是坚持,那也得给将士们一个希望,让他们知道自己还要守卫洪都多久不是?

    如果,这样无休无止的打下去,别说将士们受不了,就是我也扛不住啊,如果洪都守军折损太大,必定士气全无。

    很明显,面对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咱们折损严重,守卫洪都,代表的便是死亡,如果咱们能够守住洪都,那他们在后方的父母妻儿,还有保长,如果咱们守不住,那就是说,他们不仅是白死,父母妻儿也保不住。

    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恐怕,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甚至……趁咱们不备,割下咱们的头须,拿给陈友谅,换取妻儿活命的机会,也不是不可能!”

    公孙剑说完,邓愈点了点头,也皱着眉头道:“文正,公孙剑说的没错,起码要让将士们知道,咱们还要守多久,援军,什么时候能来,让大家看到希望不是?

    我觉得,咱们还是向吴国公求援吧,淮西打了这么长时间,这战事,也快要结束了吧?如果可能,哪怕是给咱们调兵两万,咱们守城的概率,都会大大增加不是?”

    闻言,公孙文正沉默片刻,点点头道:“那……好吧,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我这便给父亲写信,派人给父亲送过去,究竟怎么办,咱们还是把决定权,交给父亲,让他来做决断。”说罢,公孙文正拿出纸笔,开始给公孙元捧写信。

    很快,五匹快马,便出了洪都城,朝庐州方向狂奔而去。

    送信的,是公孙文正的亲信张子明,张子明对洪都的情况,也知道的很详细,知道自己耽搁不得,从洪都到庐州,将近八百里地,张子明仅用了两天半的时间,便来到了公孙元捧面前,将洪都的情况,说于公孙泓听。

    听完张子明的叙述,又看完公孙文正的信,公孙元捧是眉头紧皱,沉声问张子明:“张子明,据你估计,洪都将士若是平尽全力,还能守住多长时间?”

    听了这话,张子明一愣,虽然他是公孙文正亲信,但在洪都守军之中,职位并不算高,这公孙元捧如此问,他为难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十天?半个月?还是更长时间?

    这是能瞎承诺的事情吗?打了五十多天战,兄弟们都已经精疲力尽了,洪都城随时都有可能陷落,若是守不住,那岂不坏了应天义军的大事儿?

    张子明越想,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公孙元捧,低着头,不断思考。

    张子明的犹豫,公孙元谆也看在眼里,他也明白,自己问错了人,恐怕就是公孙文正在他面前,也不敢明确给他答复,这洪都城,究竟还能保住多久。

    叹息一声,公孙元捧对张子明道:“告诉文正,再坚守一个月,一个月后,援军必到,到时候,洪都城的将士们,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一个月?”听了这话,张子明不淡定了,也顾不得与公孙元琼的身份差距,硬着头皮道:“禀吴国公,这坚守一个月,恐怕洪都义军很难做到啊,毕竟,当初派到洪都守城的大军,已经战损三分之二。

    虽然我们在洪都又训练了将近两万新兵,但这些新兵并无多少守城经验,把洪都安危,交给他们并不是明智之举,吴国公,并未大都督和洪都将士不愿意尽力,只是……”张子明话还没说完,便被公孙元捧打断,沉声道:“洪都难处,我知道,只是……淮西战场兵力也不够用,文正是我亲侄子,但凡我有办法,我也不会看着他在洪都城以身犯险不是?

    这样吧,我就按文正信中的要求,再给你们派两万兵马,如此一来,你们有信心守住洪都一个月吗?”

    闻言,张子明大喜:“禀吴国公,只要能再有两万兵马,守住洪都城一个月,绝对没有问题,末将愿用性命担保。”

    张子明只是一个中级军官,他当然没有资格做出承诺,这事儿,是经过公孙文正、公孙剑、邓愈他们研判的结果,此时的张子明,只是替公孙文正做出承诺。

    “好,就这么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文忠,你率两万兵马,前往洪都,为父倒要看看,你们三兄弟,能不能把陈友谅这头猛虎,挡在家门之外。”

    闻言,公孙文正立刻出列拱手应诺,笑着道:“父亲放心,有我们三人守着洪都,您大可不必操心,安心淮西战事即可。”

    “好,你即可启程,前往洪都,支援文正。

    等公孙文忠、张子明出了公孙元捧军帐,公孙元捧立即召集徐达、刘伯温等人,到自己帐中议事儿。

    待众人到齐,公孙泓便道:“诸位,文正派人来求援了,江西情势危机,我本想前去救援,但淮西战事又脱不开身,便让文忠带着两万兵马,前去援救。

    但就算有这两万兵马支援,恐怕洪都城,也就能再守个月余时间,如今,吕珍、张虬盘踞江州,左君弼龟缩庐州不出,张士诚又率二十万大军,与守卫常州的汤和等人对峙,我根本没办法脱身,怎么办?大家想个招儿,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然,咱们迟早被陈友谅和张士诚拖死。”

    听了公孙元捧的话,冯国用出列道:“吴国公,江西,离此尚远,不如,咱们先进攻姑苏,苏湖一带,那里是江南富饶之地,等打下苏湖,灭了张士诚,咱们再去与陈友谅决战,如此一来,应天身后,便没了后患,咱们也可安心与那陈友谅一争高下。”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公孙元境也明白了冯国用的意思,这苏湖一带,远比江西有价值,即便是放弃江西,只要能拿下苏湖一带,对应天义军,也是划算的。

    听了这话,公孙泓陷入沉思,冯国用说的没错,只要灭了张士诚,那自己就可以解决腹背受敌的麻烦,可这样一来,洪都必定失守,若让陈友谅再次占据江西,自己还能夺回来吗?

    况且,张氏城在东南经营多年,势力极大,根基深厚,自己短时间内,能拿的下来吗?即便是拿下了,这想让东南之地的百姓真心拥护自己,短时间内,能做到吗?

    更可怕的是,若是自己在淮西死战,让陈友谅攻破洪都,而自己又未能灭掉张士诚,那后果不堪设想啊……便在公孙元谆权衡利弊的时候,刘伯温也站了出来,拱手对众人道:“诸位,我觉得冯将军说的有些不妥,把张士诚想的太简单了。

    这张士诚虽占据东南弹丸之地,但却是老牌义军,底蕴深厚,虽然与咱们对战,屡战屡败,但底蕴,却不容小觑,只是,这张士诚并未有争霸天下的野心罢了。

    如今张士诚虽然来攻打我应天义军,但却是受了陈友谅挑拨,况且在张士诚投降元廷之后,他手下的那些人,醉生梦死,这几年,早已把雄心壮志给磨灭了。

    若是让他们像以前那样,豁出命去打战,恐怕,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但若咱们去攻打人家的地盘儿,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富贵,一定会豁出命跟咱们拼个你死我活。

    我认为,以李善长、耿炳文他们的能力和兵力,守住应天一带,根本就没有问题,即便是张士诚有心趁此机会一展身手,恐怕,他手下那些将士,也不愿白白牺牲性命吧?

    至于吕珍、张虬、左君弼,就更不值得一提了,这吕珍、张虬,率十万大军攻下安丰,可结果如何?常遇春仅用一天时间,便打的他们弃城而逃,而左君弼,也是一战,就被咱们给打的龟缩庐州城不出,这样的跳梁小丑,难道还有资格作为咱们的对手?

    我认为,只要留下一员大将,防备他们偷袭即可,至于他们会不会偷袭,这还不一定呢?这些人,只要咱们不打他,恐怕,他们也不会再招惹咱们。”

    听了刘伯温的话,公孙元捧再度陷入沉思,仔细想着刘伯温的话,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说实话,刘伯温对人心的揣测,公孙泓是自愧不如,但作为应天义军的首脑,判断这些话的正确与否,公孙泓还是有信心的,如今应天前有狼后有虎,实在是由不得公孙泓不慎重。

    见公孙元境久久不言,刘伯温知道他在犹豫,又接着道:“吴国公,这陈友谅占据上流,本就占有优势,现在,咱们只有趁着他名号不正,不得人心,赶紧灭掉他,若是等他做大,即便是再不得人心,咱们也没有办法了。

    而张士诚,占据弹丸之地,只要他攻不下咱们地盘儿,那他就不会有过多发展,等咱们收拾了陈友谅,再收拾他不迟。

    而且现在陈友谅在洪都城下,已经耗了五十多天,那是六十万大军啊,这人吃马嚼的,恐怕,已经快要粮草不济了吧?这时候不攻打他,更待何时?”

    听了刘伯温这话,公孙泓终于下定了决心,沉声道:“刘先生说的没错,陈友谅剽轻而志骄,好生事,而这张士诚狡猾懦弱无远谋,比起陈友谅来,这张士诚,对咱们的威胁,确实要小的多,咱们确实应该先趁着这个机会,削弱陈友谅的实力。

    若咱们先打张士诚,陈友谅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必定会趁着这个机会空巢出动,攻打应天,若咱们先攻打陈友谅,情形,可能就不同了,我认为,这张士诚会选择作壁上观,先看看我与陈友谅的战况再说,若我占据上风,他一定不会出手,若我败了……那咱们只能面对最坏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