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唐春色 > 第三章 帝国颓势

第三章 帝国颓势

    本朝的工部、吏部、秘书省、大理寺等很多部门都设有“主事”这个职位,掌衙署内部事务,官阶从“正九品下阶”到“正八品上阶”不等。

    若是一个中年男子担任主事官一职,那他肯定会被亲友鄙夷。

    不过,对于刚到舞象之年的薛牧来说,这个职位是个良好的出仕起点,可谓前程似锦啊。

    为何这么说?

    首先,一般来说,考中明经和进士的儒生,不会立刻被授予官职,必须等待一两年,才能做个九品芝麻官,而薛牧一出仕,就是八品主事。

    其次,升平司是个新设立的衙门,社会关系简单,不会出现勾心斗角、相互构陷的现象,所以薛牧的生活十分清闲,可以用一句诗来概括: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每个月光俸禄就有一万六千钱,这还不算朝廷发放的其它福利。

    按例,唐朝正八品京官每年能拿到六十七石禄米,以及两百多亩职田——这些土地,薛牧自然懒得费心去打理,肯定是租出去,当个收租的地主。

    而朝廷明确规定,凡职田外租,每年每亩可收六斗粟,这么一算,至少一千两百斗粟子入账。

    不过,除了以上三项之外,帝国官员另有一项主要收入——力课。

    每年农忙之后,唐朝成年男子需要服役,到官府做免费工,即为官员看家护院。

    作为八品主事官,朝廷给薛牧配备了三名“执衣”,而这些人要么家里有事抽不开身,要么不乐意低三下四,索性交了一笔钱给他,一共七贯钱。

    哪怕薛牧不是汾阴薛氏的嫡传血脉,拒绝收取贿赂,光靠俸禄就可以在这长安活得很滋润。

    然而,世间没有如果,薛家先祖留下的萌荫,足以让子孙后代享尽人间繁华,正因为如此,他才敢这么堂而皇之的摸鱼。

    此时此刻,薛牧终于在枯燥无聊中觅得一丝乐趣,也理解了郑少尹的深刻用意。

    摆在他面前的可是军档秘案,若耐下心来揣摩,可以管中窥豹,看清朝堂局势,甚至猜测国运走向。

    就拿薛牧现在手中的这卷案牍来说,它不涉及机密,但市井小民很难接触到:

    这是一份诏书,名为,仅有数位按察大使及少部分官员知晓。

    起因是龙朔三年,倭国干涉高丽事宜,圣人决定开启海战,遂命三十六州建造战船,而当地官员趁机大肆收取贿赂,百姓不堪重负,一时竟间惹得民怨沸腾,圣人无奈,只能派遣按察大使前去安抚。

    “唉,多事之秋啊……”

    薛牧放下案牍,长叹一口气。

    根据卷宗记载,同年翌月刘仁轨将军于白江口大破倭军海师,停止造船一事并未影响战局。

    可是,此役却暴露出大唐帝国两个堪称致命的问题——

    其一,开战之后,纵使后方百姓承担了沉重的赋役,依旧无力支撑前线;其二,地方州县吏治腐败,官员罔顾国家利益,大肆敛财,差点激起民变,堪称猪队友。

    可惜,薛牧个人能力有限,实在想不出应对之策,只能说有心无力,无法挽回帝国的颓势。

    这时,自诩惫懒的薛二郎竟然心生忧国忧民之感,喟然长叹:“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