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妖僧 > 第354章 以史为鉴2:关于利益分配

第354章 以史为鉴2:关于利益分配

    刘慧明理了理思路,接着道,“作为一个皇帝,不仅要看清事物背后的利益之争,还要作为一个裁决者,对利益进行划分,就像桌子上有一个大蛋糕,一家兄弟该怎么分的问题。”

    崇祯再次发炮道,“那你说说朕是怎么划分的?”

    刘慧明道,“我们先不说大明,先看看历朝历代是怎么分配的。首先我问一喜陛下还有王公公,你们觉得历代以来,这些人都在分配什么?”

    二人思索了良久,崇祯才道,“应是钱财和土地。”

    刘慧明点点头,“臣总结了一下,历代以来人们争来争去的东西无非就三样,一是土地、二是财富,三是人,四是官位。”

    “人?”崇祯和王承恩同时愣住了,那几种他们都能理解,但人也能用来争来争去吗?

    “对,就是人!”刘慧明道,“有了人,他们的土地才有人耕种,地里的财富才有人去开采,因此人也是要抢夺的对象。举个最近的例子,东虏五次入侵,除了抢夺粮食物资和金银财宝之外,就是掳掠我们大明的人口。”

    崇祯的脸色又不好看了,刘慧明忙安慰了一番。

    崇祯这段时间还要在他身上挖宝,自然不会苛责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示意他接着说。

    刘慧明又道,“说个极端的例子,人都有好色之心,总想得到更多的女人和更漂亮的女人,而一个国家的女人和男人基本上各占一半,你娶多了那我就没有女人了,因此就会产生争斗。另外美女是稀缺资源,人人都想要,因此也会产生争斗。”

    崇祯想起了陈圆圆,不仅心中黯然神伤,心道你们是人人都想要,但朕却偏偏不能要,真是岂有此理。

    刘慧明见他脸色古怪,不禁问道,“陛下,臣可有说错?”

    崇祯尴尬地笑了笑,摆手道,“说得有理,你接着说。”

    刘慧明道,“举个例子吧,一个男人不论生得如何丑陋,连续五代都娶美女为妻,一定可以生出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来,陛下信不信?”

    崇祯想起了他的老祖宗,太祖皇帝面容就不怎么样,自己不也是个偏偏公子了吗?

    “嗯,说得有理。”

    刘慧明道,“土地也是稀缺的,普天之下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就这么点儿,产出基本也是固定的,有的人占得多了,有的人就少了,自然就会产生矛盾。还有财富也是一样,不论是黄金、白银、铜或者盐都是很稀少的。”

    王承恩插话道,“那应该如何分配。”

    刘慧明道,“我们还是以史为鉴,看历朝历代是怎么分配的。”

    二人一愣,随即释然。

    刘慧明笑道,“咱们先看一下三皇五帝时期是如何分配的。”

    崇祯和王承恩思考了一会儿,同时摇头表示不清楚。

    刘慧明笑道,“很简单嘛,那时候人少地多,是按需分配的,俗话叫跑马圈地,你的马能跑多远,这些地都是你的,所以那时候的人没有矛盾,因此三皇五帝和尧舜个个都是圣人明君,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经历过陛下现在经历的这些事情,要是把他们放到现在,绝对不如陛下做得好。”

    崇祯呵呵笑道,“原来如此,朕一直在想朕这么努力,为何局势不见好转,原来是上古时期人少的缘故。”

    王承恩心想刘慧明这马屁拍的润物细无声啊,连忙也送上一个马屁,“陛下圣明!老奴也明白了”

    “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商朝,其实一直都是这么分配的。”刘慧明又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每个朝代的初期,因为刚经历战乱,人口稀少,基本上也能实现按需分配。”

    崇祯和王承恩一起点头称是。

    刘慧明在纸上写上“一、按需分配”,总结道,“因此,在这个时候,朝廷一般都用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了,大家自己忙自己的,也不会产生矛盾,自然就没事了,既然没事何必要去折腾呢。因此,这个时候的官位是最不值钱的,隐士也多。”

    崇祯频频点头,他突然想起他的爷爷神宗皇帝了,问道,“爱卿,神宗皇帝也倡导无为而治,而海清河晏,但此时,朕大明已立国两百余年,何也?”

    刘慧明一口老血差点儿喷在他身上,心道,后世的历史学家都说“明实亡于万历”,要不是他怠整,你现在至于这么艰难吗?

    崇祯见刘慧明脸色尴尬还以为自己把他问住了呢,心中竟然有些小小的喜悦,道,“爱卿可有话说?”

    刘慧明尴尬地笑了笑,道,“陛下勿急,等我们把这个问题讨论完,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崇祯鼓了股腮帮子,示意他继续说。

    刘慧明道,“到了商朝后期,当时的中原地带人口压力增大了,也就产生了矛盾,才有纣王和各诸侯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和文王之间的矛盾,说什么纣王无道,根本就是周室以及后来的文人在抹黑。”

    崇祯打断道,“先生不可乱说,商纣王是有名的无道暴君,文人怎么抹黑了?”

    刘慧明看了看王承恩,问道,“王公公,我记得《论语》里有提到过商纣王的语句,王公公可否告知在下。”

    王承恩想了想,道,“《论语子张》篇有云,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刘慧明笑着对崇祯道,“陛下,子贡的意思就是说纣王并没有那么坏,是因为有人在泼他的脏水,这可是圣人之言,臣没有说谎吧。”

    崇祯哑然。

    刘慧明到,“第一个往纣王身上泼脏水的就是周武王,他在出征前发布誓师文章《牧誓》里面讲了纣王许多坏话,而最后恰好他也赢了,所以脏水就变成正义之言了。太史公在《史记》里也有言,说纣王长得丰神俊朗、反应机敏,能手格猛兽,倒拽九头牛,而且纣王一生开疆拓土无数,这样的人是昏君吗?”

    崇祯无言以对,王承恩问道,“那纣王是怎么亡的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