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明局势
此话一出,大殿之内一片寂静。但很快大家就反应了过来,虽然有些诧异,但陛下已经做了铺垫,没有人说什么,或者质疑合不合规矩以往惯例。看书喇朝廷如今局势,大家对军事也很感兴趣,也愿意听听眼前这位能战胜建虏的忠勇侯能讲些什么。周大虎在百官的注视下,来到大殿中间开始了进讲。当前,我大明的局势是内忧外患,两面作战,甚至于说三面作战。内有流贼肆虐,攻城拔寨,致使中原、陕西、湖广、四川等地不少地方,城池破坏,百姓被裹挟而走,大量土地撂荒,丧失赋税来源,朝廷财政收入减少,同时为剿贼,不得不增加军事投入,奢安之乱,战争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大规模交战持续9年,当地四省不少地方一片破烂,人烟稀少,破败荒凉。这些一增一减,使的朝廷入不敷出,财政崩溃,朝廷无钱钱粮缺口很大。辽事,我大明固守于山海关到锦州一线,只能防守,没有进攻能力,一年耗饷四百余万两。而建虏频频绕道漠南蒙古之地,突袭我大明,威胁京师和京畿之地。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且大量掳掠我大明百姓到辽东为奴,种地做工,用于补充其建虏人口少的弊端。流贼日益壮大,再过两年,成了气候,再想剿灭便是难上加难。一旦做大,流贼内部必然会兼并重组为一家独大,称王做帝,建立政权,来攻我北直隶以及京师。我大明立国已经二百六十九年,王朝日久,积弊丛生,朝堂官府暮气沉沉,各种难以登上台面的官场规矩,横行无忌,不进行整顿革除弊端,朝廷只会日益衰弱,到时候,人力穷尽……说到这里,周大虎不再多言。意思大家都明白。随后周大虎讲解了一些军事常识,便开始答疑解惑,当场回答百官的提问。这一做法很是新颖,也从无这样大规模的进行过。内阁军机大臣,身居高位,拥有优先权。温体仁第一个提问:忠勇侯,我大明如今拿下了归化城和丰沃的河套之地,漠南蒙古归顺大明,建虏岂会坐视不管?请问忠勇侯,建虏何时来犯,有何对策御敌?周大虎摇摇头,脸色严肃的回答道:不知。兵者,诡道也,不是靠猜和一些简单分析就能知道的。不过辽东逆虏崇祯九年七月入塞我大明,损失不少,其后又紧接着年底征伐朝鲜,本侯带领人马深入辽东腹地,对建虏生产和人员造成很大影响,建虏从朝鲜掠回数十万人口和大量物资而回辽东,要求朝鲜以钱粮赎人,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消化战果,以及处理战死士兵的身后之事,而建虏攻打我大明,一般都会在秋冬季节秋高气爽,战马膘肥体壮、辽东农闲之时,进犯我大明,如此估计的话,那么明年即崇祯十一年秋冬建虏来犯,可能性极大。但是,这也只是分析估计,具体时间谁也说不清,也不敢下结论。温体仁捻着胡须想了想,说道:建虏来犯,即使有所准备,百姓也定会流离失所,死伤惨重,承受刀兵之祸。不知忠勇侯可否如此,朝廷先发制人,以攻代守,化解兵祸,确保京畿平安。温体仁一说,许多官员皆是赞成这种做法。但是,周大虎立即给许多官员浇了一盆冷水。可以是可以,但是有先决条件。我大明军队野战仍然弱于建虏,军纪也没有建虏执行严厉,兵马也是各自为政,互相不熟悉,事权不统一,指挥脱节,难以形成合力。这些问题需要解决。除此之外,需要发挥我大明长处,人力兵员充足,地大物博,与敌打长久战,实行北宋对战西夏之战术,即筑垒浅攻,不断消耗建虏,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到了一定时机,再集中兵力出击,击败对方。周大虎的这一番话讲下来,在座的百官都听明白了。主动进攻建虏,需要统一军权,军纪严明,还要钱粮充足,要打持久战、消耗战,才有大的把握最后取胜,但短时间之内,不能急于求胜。只是这个条件有些太苛刻了。尤其是持久战,大明的财政根本就支撑不下去。户部尚书程国祥站了出来,有些无奈的说道:忠勇侯,朝廷现在国库空虚,严重的入不敷出,筑垒浅攻,打持久战打消耗战,根本供应不起。要是集中大军一年半载,朝廷砸锅卖铁,挪用别的支出,咬咬牙也就供应上了,但是再拖延一段时间,朝廷就无能为力了。还请忠勇侯知道,以免耽误军机。百官了然,崇祯皇帝坐在一边静静地听着,脸色有些难看。对财政困难,他心中是十分清楚。因为此事,一个知县上缴金花银因为虚报,户部尚书毕自严因为袒护,被他立即下狱。不是他无情,而是此风不可长。看书喇这时,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黄道周站了出来,大声问道;听闻朝廷已经和建虏议和,忠勇侯一力支持,和谈不成,不是给建虏出兵的借口,引其来攻?和谈双方的条件,事关大明荣辱,还请朝廷公布大家公议。看见是这位历史上有名,但建言有些不务实大儒忠臣,周大虎温言说道;黄学士,和谈之事乃是军机之事,岂能由大家七嘴八舌而公开议论?此事自有内阁和军机处,以及陛下全盘考虑决断。至于给了建虏出兵的借口,岂不知,建虏出兵需要借口吗?说到这里,周大虎话锋一转,严厉的说道:建虏称帝,可见其上下一片野心。虽然现在为了双方和谈,建虏已去帝号,但其亡我之心不死,更是时时刻刻准备着我大明一旦有变,驱马策兵以图中原。一位工部侍郎站出来有些不屑的说道;建虏一群蛮夷,区区部族几十万人,兵马不到十万,想吞我大明万里江山,岂不是异想天开,贪蛇吞象?忠勇侯过滤了。一部分官员点点头,认为此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