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虎制止了对方的动作,笑言道,“本帅已经通知亲卫,一会他们就会送来热水、热茶过来,还有一些炭火,以及一些热菜、热饭等,由于军务在身,恕不能上酒,还请包涵一二。”
七十一岁的陈际泰有些受宠若惊,也很意外。
初次相识,对方为何对自己这么好?
都不是说武人蛮横,位高者难以与下言吗?
可如今呢?正是言语不可尽信也。
不一时,周大虎的亲卫送来了热茶水、饭菜、馒头等,又端来了两个炭盆,顿时屋中温暖如春。两人也开始,边谈边吃边喝起来。
“老先生岁数这么大了,怎么不在家颐养天年,还要为官奔波四方?”周大虎问道。
陈际泰有些苦楚的摇摇头道,“少时家贫,无师无书,忙于生计而闲中读书,后成家立业,教于蒙馆,才使得有空整理学业,交友互证文章学问,开扩眼界,后连考多次不中,韶华易逝,待中时已经耄耋之年,未有一天为官,身体虽老,一腔抱负未能平生施展,心有不甘。有机会授予七品行人,虽老志坚。”
周大虎耐心的听着眼前这位老者,说起他的一生来。
听得周大虎很是动容。
这个陈际泰本人一生简直就是一本催人上进的励志。
这一谈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周大虎怕对方岁数较大身体受不了,让其休息,但对方说到了兴头,兴致正高,谈意正浓,哪里会就此罢休,
二人相谈,忘了尊卑、忘了年纪、忘了一切,只有侃侃而谈,耐心倾听。
等对方差不多说完了自己的往事后,感慨了一番后,周大虎若有所思。
“陈老先生,小子是个粗人,只读了数年的私塾,不懂你们文人的道道,听闻老先生刚才说你们年轻的时候组了<豫章社>,小子发现你们文人都爱组社文,为什么?”
陈际泰看着眼前的小朋友大帅,有些诧异的回道,“很简单,志趣相投,一见如故,诗书相传,互相切磋,共同进步,殊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书之人不能独自一人读死书,需要呼朋喝友一起才能知道弱点,而一起进步。其不知有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之说?”
周大虎笑了笑,知道,他当然知道,他说这样的话,只是一个后续问题的引子而已,
自己不说这话,怎能引出下面的话?
他点点头,微笑着说,受教了。
接着他又问道,“陈老先生可知江南的复社?”
“复社?”一听这个词,陈际泰脸皮一跳,复社大名鼎鼎,他又焉能不知?只是这个词有些敏感,有些忌讳而已。他现在也是朝堂上的人了,焉能不知朝廷和复社之间的一些矛盾?现在虽然有些平静,但也可能是暴风雨之前的平静。
他人老力单,朝中并没有后台,可不敢乱说。
不过还好,对方是一名武将,不管朝廷政务,倒是可以简单和这位小友大帅一谈。
陈际泰是江西人临川人士,离江南很近,对江南之地的复社当然是久仰大名。完整内容
“这个复社老朽倒是知道一二,不知大帅突然问起这个,有什么说法?”
周大虎摇摇头,呵呵一笑道,“只是听手下幕僚说起,朝廷和复社之人有些龃龉,本帅也有自己的看法,现在碰见老先生,借此机会想听老先生的一些高见。”
陈际泰见一个伯爷对自己如此推崇,有些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瞬间将自己心中的告诫彻底忘了。
“不知大帅想问些什么?”
周大虎道,“听朝廷说,江南的复社不只是学习结社,还影响科考录取,议论朝政,甚至以自身的影响力挟持当地官府,把持影响舆论,有些坐大。不知老先生怎么看?”
“这个……”陈际泰也是年轻过的人,科考之路是无比艰难,他知道一些士子是多么渴望科举能够折桂。为了这个,他相信很多人会不择手段。
但这话他可不敢说。
“这个可能有一些,但主要的责任还是朝廷。科举之路太过艰难,复社出一些问题也是必然的、”
周大虎一想还真是的,朝廷要是有力量,有决心,果敢,一群书生而已,即便其影响力巨大,掀起大的民变,剿了就是了。
可惜朝廷对其有些忌惮,自身力量孱弱,只能采取有限的行动,治标不治本。
想到这里,周大虎点点头,肃声说道,“不错就是朝廷额责任。手里掌握着权力,竟被一些光知道耍嘴皮子的一群书生拿捏,妥妥的无能。”
周大虎的话让陈际泰一愣,他是没有话说了,随口一说,没想到对方竟然很是赞同。
周大虎接着问道,“陈老先生,你见识阅历都十分的丰富,朝堂之上多是夸夸其谈之人多,而能做实事的少之又少;而到地方为官者,也是如此,多是修修学堂、仓廪就是好官,这样的官员在承平之时还可以,但在如今这乱世,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官,一遇见流贼攻来,就是一个等着屠戮而无作为的人,这种官员就是祸国殃民之官,陈老先生怎么看?”
陈际泰嘴角不由得抽了一下,这话怎么听着好像是在说自己呢?
他也知道,自己等人写文章、谈看法、出谋划策还行,做亲民官照葫芦画瓢也行,但有流贼来攻,这就不行了。
对方问了,他需要回答。
陈际泰想了想,说道,“没有人是天生就会做官的,这需要时间锻炼,朝廷给与培养和指导。”
周大虎点点头,大明朝廷确实是有新进进士六部观政的制度,但是到了后来,规定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甚至有些荒废。
他心中明白,皮岛的危机在自己登上皮岛之后,就已经解决了、虽然清军还没有退走,但皮岛已经可以基本放下了。
他现在要做的是未雨绸缪,想抢救大明回来,光靠着军事上的胜利还不行,还需要民政上的改革和大力支持才行。
而大明现在的赋税和粮仓都在江南,那里士绅众多,名望巨大,隐户人员不少,一呼百应。
尤其是复社,更是重中之重。
必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