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 第二章 人心齐,泰山移

第二章 人心齐,泰山移

    仔细查看他们的训练,无论是军姿、行军,还是具体项目的训练,刺杀搏击等,力量都十分到位,而且能够做到整体划一,场面也就很是震撼人心。这些人大多都是见过血的老兵,或者是江湖好汉,经过严格的整训以后,纪律严明,配合默契,强悍之气扑面而来,已经完全不同于诸位旁观者昔日所见的任何军队。

    在主山谷里面,除了首脑住所和军营外,还开辟了一小片田地,种了些瓜果蔬菜之类,另外还有个小养殖场,有专人打理,这里出产的东西只供应山谷内的这些首脑和军人食用,也算是个小小的特权吧。此外,四周空地甚多,路边和河边都种有些花草之类,整个山谷环境幽雅,静霭深远,身处其中,恍若桃源。

    在山谷深处,有两个小门,进去后就进入到内谷,一处山谷里面是火柴厂和木材厂,驻扎有一小队护卫警戒,而原来计划建在此处的玻璃厂,因为要考虑后续的扩大产量,已经迁往别处去了,山谷里面人来人往,不时有些机器工具的声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另外一个山谷里就是一个玻璃厂,由于要扩大规模,所以将原本计划建在这里的炼铁厂给迁走了,小山谷中剩余的一片地方,就划给了戴梓和孙家信等人,来作为王府目前的武器研发核心,可谓是核心中的核心,警戒十分严密。

    如果顺着河道向东面上游走,走出不太长的河川甬道,会在小河北面发现一个葫芦形的小山谷,此后继续往前,就进入了一片不大的河川小平原,两条小河蜿蜒而来,在此汇合后水量大增,然后直冲进西面山谷,切开山势后一路向西奔大海而去。

    平原后面再往东,就是绵延群山,往里面就是黎人的地盘了。不过如今随着王府几个厂子先后建成,尤其是五金厂、被服厂和鞋帽厂的先后建成,各种民用的产品已经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步进入市场推广,现已进入了黎人的区域,逐步的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经过和王府接触几次之后,那黎族万户王那豹逐渐精明起来,他很快就知道了如今这西边的汉人手里,生产有不少好东西后,于是两次下山来拜会沐剑声,在花费了一些代价之后,成功取得了这些货物在黎族区代理销售权,能够从这里采购到不少紧缺的货物,从五金产品、服装鞋帽到玻璃火柴等等,然后再转卖给深山里面其他的万户,从中赚取差价,长久下来已经获利不菲。

    而在此期间,王府的主要收获就是珍稀药材和金银之类,以及少量的人口,其中又以妇女为主,这样就大大的缓解平衡了山谷基地人员的性别,双方算是各取所需。

    目前整个山后的小平原都已经让沐王府圈占,随后又在此建设了一个村落,这里的主要居民是后面陆续归附来的黎人,人数有三百余人,另外,王府的服装厂和鞋帽厂,也已经在这里落脚。

    现在两家厂子里面,已经有近八百名工人在里面做工,其中大部分都是女工,毕竟粗枝大叶的男人干这事就是个笑话,里面的男工也主要从事体力活,大部分的技术活都是靠女工完成。

    至于说提高效率,沐剑声不是没有想过,只是由于眼下还没有诸如缝纫机裁边机之类的机械,所以服装厂的加工速度要慢很多,不过为了提高效益,沐剑声还是尽量的想出了一些思路和办法,工匠们据此设计制作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适当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了安全计,这里也驻扎有少量的王府精壮家丁,协同护卫队在此进行管理,防卫力量也不算少了。

    此外这里除了开辟了一些田地外,还靠山修建了一些库房,用来存放铁矿石和煤炭,以保证几个厂子的用度,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区域,自然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为了便于运输产品和原料,顺着河道向东南方向,新修了一条丈许宽的石子路,长达数十里,一直通到石碌村,这条路主要用来运送矿石,顺带给山民出山带来了便利。

    而在附近的这个葫芦形的山谷里,就建有目前王府的钢铁厂,两个厂子合并后,由沐天池为厂长,负责总管各项事务,何智勇(炼钢大炉头)、杜邦国、窦祥三人为副总管,领衔技术方面的事务,王西湖为安全监察使,带领一队护卫负责安全警戒。此处谷口宽近三百米,已经用山石树木之类封锁,仅留下近百米的河面,为了运输和排烟方便,钢铁厂都建在外谷。铁厂里面目前有精壮工人一百三十来人,已经能够实现日产生铁五千余斤,眼下王府已经积攒铁锭数百万斤,堆满了十几个库房,单等钢厂开炉后就大量投入使用。

    而现在钢厂有工人二百多名,原定的三千斤高炉已经基本建成,正在进行各项功能的测试,一些辅助使用的机械和工具也正在紧张生产中,眼看这高炉快要进入最后的准备和试运转阶段。而一旦这座高炉正式投入运转,就能够立刻解决王府的用钢问题,为后续的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在外谷这里,除了厂房,还有少量的库房和一些办公用房,另外有一座小军营,驻扎了近百名护卫,目前由王西湖、王楷、钟全三人统领,护卫整个山谷的安全,另外王府总部的流动哨位也经常在附近巡查,保障这里的安全,力争万无一失。

    此外,在内谷还有不少建筑,主要是库房,用来存放钢铁产品,另外还有两排宿舍,作为钢铁厂的生活区。整个山谷面积不大,内外合计也不过有三里见方,不过目前还空出多半,但是就沐剑声的大致计划,前期奠基时的小规模炼钢,这里已经足够了,这个厂子的历史任务,就是支撑到自己以后能够占领两广,在大陆立足即可。而王府以后临时的武器加工厂、器具厂、配件厂等,多半也会设在这里,到时候这里的警戒力度,会成倍增加。

    除开这些核心位置,王府目前还新建了四个安置后续移民的小村子,分别位于石碌村、码头附近、县城北面十里的一个河口处,以及昌化江口的南岸,后续还将继续新建。按照计划,这些个村落小则数百户,大则一两千户,建成后将主要用来安置后面从大陆各地陆续迁来的流民精壮,为后续不断增加的人口留下足够的地盘。

    任何时候,吃饭问题都是重中之重,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几大片新的田地已经逐步的开发完毕,眼下王府已经拥有了八千多亩平川的水田,山坡的次水田有六千余亩,加上这里一年三熟的环境,这两年也算风调雨顺,没有什么大灾害,所以产量十分惊人,王府不但完全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且盈余甚多,除了适当存储一部分外,其余的都通过商会予以出售,为王府增添了一大笔收入。

    此外王府不但自己建成了养殖厂和养鱼厂,还大力鼓励各家农户进行家畜养殖,王府会定期统一进行收购,这样就能够改善百姓生活,增加他们的收入。在这种开放的政策和四周有利的条件下,眼下大本营这边的实际家畜保有量逐年上升,在今年初时大致进行了统计,已经有驽马、驴子等大小近三百匹;有黄牛、水牛共六百余匹;有家猪过两千只;另有山羊近千只;其余的鸡鸭鹅兔之类远远超过万数;这些家畜不但提供了足够的肉食蛋奶之类,改善了大本营这里人们的饮食结构,不但大大提高了王府广大人民的体质,还提供了诸如皮革、猪鬃、羊毛、鸭绒之类极为重要的物资,为王府后续开办的相关产业加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眼下的大本营里面,王府的核心人员已经超过百人,骨干人员三百多人,护卫队员共八百余名,商会护卫三百余名,下属的家丁、精壮工人、佃农及其家属已达六千多人,再加上陵水的水师近五百人,云南、成都、西安、太原、江南、广州、邕宁等外地的各种人员,总计已经超过八千人大关,如果把新近陆续加入的李西华部人马全部算上,几乎要接近万人了,与陆见胜刚穿越而来时的数百人相比,几乎增长十倍有余,这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目前沐王府的人员结构,已经渐渐的趋向合理,人员的组成也更加的趋于完善,已经从以前那种游击队式的残兵败将散兵游勇,开始逐步的向着具有综合性职能的政治团体方面转化,已经实现了本质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