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奋斗在开元盛世 > 第482章 灞水帮,粱十六

第482章 灞水帮,粱十六

    证人在哪?

    魏六闻言,勉强睁开双眼,看了高明一眼,咳咳咳又咳嗽了几声,生生又咳出一口鲜血之后,这才勉力说道:

    “就在码头左近,名叫姓梁,排行十六,大名不知道,码头上相熟的人,都叫他老十六,要不就叫老梁……

    老梁在码头上讨生活有些年了,我还不是码头小吏的时候,他就在这里,等我当了满头小吏,老梁依旧跑船……

    就是他说的,这里就是第一艘失火之船的位置……”

    高明听了,一声轻喝。

    “刘安!

    带人,回码头!

    把粱十六给我提来!”

    “是!”

    高明身边一名随从应声而动。

    他叫刘安,跟高明一样,也是扬州人士,受了谢家恩惠极多,和高明不同之处在于,高明乃是缉私队的后人,而刘安乃是谢直在扬州城救助的孤儿,入了谢家的时候,仅仅五岁,除了记得自己的名字,剩下的什么都记不清楚了,不过呢,他跟高明一样,也是在长大成人之后,被谢直派遣到了高明的身边。

    高明眼看着刘安带人去提粱十六,却又把目光转向了魏六。

    “有证人……刚才为什么不说?”

    魏六无奈说道:

    “我这不是没来得及嘛……这大哥就动手了……”

    他还没说完,高明就是一声冷哼。

    “还敢胡说,掌嘴!”

    周全听了高明的吩咐,那还有啥客气的,大巴掌抡开了,左右开弓,就是二十个,可怜魏六,本来长得尖嘴猴腮的,顷刻之间,两边脸蛋子,都快赶上谢二胖子了……

    “不是,高御史,小人说的是实话啊……”

    高明冷笑。

    “不到黄河心不死是吧?

    金吾卫刘朗将,派你来陪我勘验现场,你就应该把相关人等都带齐全了!

    粱十六这么重要的证人,还就在灞水码头之上,你竟然敢不带着?

    什么意思,难道你把高某人领到这里,用手一指,你魏六说什么,我高某人就得信什么吗?

    哼!

    没想到你一个小小的灞水码头的小吏,都能指派国朝的监察御史了!”

    魏六闻言,终于不叫唤了,而且眼神还变得躲躲闪闪。

    人家高明说得在理啊,天子传令御史台,御史台老大御史大夫派遣监察御史高明,前来勘验现场,说严重点,这是通了天的案子,就算人家高御史手上没有天子的旨意,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天子前来问案,别说他魏六一个小小的码头小吏,就是京兆尹这样的四品高官,面对高明的问询,都得规规矩矩地问什么说什么,如果高明不信的话,必须拿得出来像样的证据才行!

    结果他魏六是怎么办事的?

    带着高明一路走来,随手一指,就这儿,连个重要的证人都没有带在身边,还觍着脸给高明分析什么水流风向,说不好听的,这不就是一副你“爱信不信”的架势吗?

    他这么办事,别说高明下令揍他一顿,就是下令大棍子轮起来,直接砸断他魏六的两条腿,他都没地方伸冤去!

    为啥!?

    该!

    事实上,高明到了地方一看他这个德行,就知道这货是怎么回事了,说白了,就是魏六看不起自己这个年仅二十一岁的监察御史,表面上不敢得罪,其实内心里没拿自己当回事……

    怎么办?

    好办!

    让他知道知道就行了!

    也就是灞水边上条件有限,只能让周全下狠手揍他一顿而已,要不然的话……真以为高明这些年跟在谢直身边,是白吃饭的吗?

    魏六也是贱的,不挨上这么一顿揍,还真不知道什么叫“白面小三郎”,他一见人家高明这位监察御史真是一点没惯着自己,也不得的暗自叫苦,强忍着身上的疼痛和脸上的火辣辣,勉强说道:

    “高御史赎罪,都是小人的不是……

    小人应当把粱十六带在身边才是……

    高御史饶过小人这一遭吧?”

    高明闻言,嘿嘿冷笑。

    “怎么?还不老实?

    你若果真是疏忽,也不会挨了后面的二十个大嘴巴!

    不信?

    好,我来问你,我刚才问你,为何不把粱十六带在身边,你眼神躲闪个什么?

    怎么,二十个嘴巴不够,还不想说实话是吗!?”

    高明一顿呵斥之后,猛然间一声断喝。

    “说实话!”

    魏六猛然一震,却再也不敢耍什么心眼了,只得如实交代。

    原来,老十六除了当晚的目击证人之外,以及刚才魏六介绍的长期混迹灞水的船工之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恰恰也正是由于这一层身份的存在,让魏六没有向高明合盘托出——粱十六,是长安灞水帮的帮众之一。

    好吧,又是帮派,仿佛又是洛阳漕帮的重演一样。

    事实上,这也是大唐的具体环境决定的,该怎么说就得怎么说,大唐虽然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但是依旧不能脱离农业社会的范畴,尤其在国朝初立的时候,在天下实行了府兵制,更是把生产生活和保家卫国牢牢地联系到了一起——额,还是按照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说吧——在大唐,在普通老百姓的范畴里面,依旧是农民的社会地位,最高。

    有高,自然就又低,谁的社会地位低?

    没有土地的人,社会地位就低。

    谁没有土地?

    商户,手工匠人,乐户,部曲,奴婢……以及,船工。

    船工就是在船上帮忙开船,到了地方,说不定还要帮忙上货卸货,说白了,就是个卖力气为生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啥社会地位——今天有人用你,好,你能挣钱吃饭,明天没人用你,你就得饿着!

    农民不一样,不用被动地等待有人上门给饭吃,只要自己勤快点,把庄稼种出来就行,今天年景好,多收粮食,明年年景不好,少收粮食,不管多少,够吃的……

    要是后年年景还不好,收上来的粮食不够吃,怎么办?

    还没等农民自己着急呢,大唐朝廷先着急了,哎呀,受灾了啊这是,赶紧调拨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