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宅唐 > 第八十九章 惊闻突厥

第八十九章 惊闻突厥

    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一匹快马风一般从李承阳面前一闪而过,直奔御书房而去。

    至于为什么没人前去阻拦?看看那人身后的那根红艳艳的羽毛就知道了,红翎信使,任何人都要让路,军士们看到还要主动去给新式清理路障,敢于阻拦红翎信使路的人,杀无赦。

    也不着急走了,红翎信使轻易不出现,一出现就是天大的事,前些日子突厥寇边,未能攻入大城,劫掠了一番,那时候的红翎信使也没能进皇宫,只是进了长安城门就下马步行。

    偷偷的把耳朵贴在书房门,就听到里面信使喘着粗气像李世民报信:

    “陛下,突厥犯边,没过灵州,而是取道西会州,大总管李靖派遣小的日夜兼程来报陛下,此时突厥兵力约有二十万,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天,据估计现在已经到了原州,大总管请求撤兵回长安,以保长安不失”。

    话音一落,屋里就没了一点动静,良久,听到李世民的声音响起:“把他厚葬了吧,查明身份,吩咐人善待他的家人”。

    “吱嘎”门被人推开了,两个小太监抱着信使的尸体走出了书房。

    到现在才看清信使的模样,脸色有些不健康的潮红,看来这一路还真是日夜不停的赶路,身上的盔甲还剩下一半,其余的不知道是不是散落在路上了。

    腿上还插着半根箭矢,箭矢把他的小腿贯穿了,这信使也是个狠人,看箭矢端口参差不齐的样子,像是被硬生生掰断的,箭矢在骨头里动来动去,也不知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人坚持到了这里。

    静静的给不知名的信使默哀一下,值得敬佩,这大唐日后能传承三百年,大部分就是这些愿意为大唐献出生命的军士的功劳。

    走回书房,发现李世民正对着书案后面的地图沉思,蹑手蹑脚的凑到李世民跟前,这大唐的疆域他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看。

    灵州处在突厥和大唐的交界处,位置极关紧要,说是大唐的门户也差不多,早在九年四月的时候,李世民就把手底下最能打的李靖派到了灵州,封灵州大总管,一力抵抗突厥。

    然而现在李靖却让人传话来,说是突厥绕道灵州,从会州直接突入了大唐。

    会州地处现在的宁夏,小规模行军还行,大规模的行军确是没那么容易,尤其还是骑兵,以前有不少小规模骑兵通过会州进行打草谷,就是抢完了就跑,有什么抢什么。

    但是这大规模行军还是第一次,足足二十多万人,突厥又多是一人双马,好一点的部落还能拿到一人三马甚至四马,连人带马的不知道有多少,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呢?

    现在想怎么来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了,怎么抵御住突厥的入侵才是正经。

    “传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进宫议事”李世民背着手开口吩咐到。

    李承阳见没他什么事了也就打算悄悄溜走,这军国大事的能不听就不听,小小年纪对打仗这么感兴趣,容易遭人诟病。

    “留下吧,一会你也听听,若是能提出点歪点子来更好了”李世民却没有丝毫避讳,太子接触军伍,对他这个马上皇帝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影响,一代雄主的心胸自然没那么小。

    李承阳蔫蔫的留下,正好看了看地图,从会州到渭水距离不近,将近五百里的路程,中间山高谷深的,骑兵行路怎么着也要将近十天,中间还隔着不少州县,每座州县里都有不少军队驻守,实在是想不通突厥是怎么用了十天的时间一路攻城略地还能保持行军速度丝毫没见下降的。

    现在是十九号,依稀记得渭水之盟发生在李世民登基不久,也就是八月发生的事情,眼看着离月末还有十二天,现在突厥才刚刚到了会州,他们是飞过来的吗?

    想不明白,只能老老实实的坐在一边,等着那群叔叔伯伯们前来商讨,他就准备好好旁听就好。

    李世民传的是急召,大臣们来的也是极快,这群人都是住在皇宫门口不远处的地方,一收到命令立马上马赶来。

    一群人各式各样的,什么模样都有,其中以穿着一身亵衣的老程最为出彩,黑乎乎的脸庞被白色亵衣映衬的越看越像是锅底,脚上瞪着一只鞋子,另一只脚光溜溜的,时不时的还抠几下地板,万幸老程没有脚臭,不然这书房立马就不能呆了。

    完全打破了李承阳对于大臣们的美好印象,老程如此,其余的大臣也没好到哪里去,刚刚下朝,各自回家准备好好睡上一觉,谁知李世民的急招转眼就来,搞得书房一时间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电视里不管多大的事,那群臣不都是一个个衣冠楚楚的?哪怕是上阵杀敌那发型也不带变的,怎么轮到他李承阳就直接变成了群魔乱舞?众臣内衣秀?

    群臣之首的长孙无忌掩住不慎漏出来的肚皮最先开口了:“不知陛下如此急招我们,所谓何事?”。

    “突厥颉利可汗带领着草原全部兵员绕过了药师防御的灵州,从会州取道突入了大唐,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爱卿们先商量商量怎么办吧”李世民把李靖的口信简单的介绍一遍,又把红翎信使带来的信件传递给众臣。

    “敢问陛下是怎么想的”房玄龄一手挤着湿漉漉的头发,急招传来的时候他正准备洗头,带着一身水就匆忙赶来。

    “眼下大唐实在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如今大战刚熄,百姓们无不期盼着修生养息,此时在说作战,怕是会引起极大的不满”李世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现在百废待兴,实在是不好掀起战火。

    “要我说,来了就打,来多少打多少,不怕他人多,就怕他不来,陛下,我老程请战,定叫那颉利可汗有来无回”老程一边扣着脚一边像李世民请战。

    李世民还没回话,房玄龄却对着老程开炮了:“你说的容易,打仗不要钱啊,现在户部的库银已经所留不多,税收也没来得及收上来,天气炎热,军士们也都在修生养息,那一条你能占了好处,打什么打?要打你出钱。”。

    老程嘿呀重重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专心抠脚去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房爱卿说的不错,现在我们是不适合打仗的,一切以防守为先,待过几年稳定了,再去把这些年突厥欠我们的一一要回来,杀我一人,要他百人”。

    群臣都不说话了,没的说,实在是憋屈,在场这么多李世民的心腹,哪个不是刀山火海里历练出来的,无论文臣武将,哪个不是有着一身的血气,不战先逃,这还是第一次。

    防守和逃跑对这群来说差不了多少,从来都是主动进攻一方,现在突然变成了防守一方,说心里不难受那是假的。

    还是李世民最先稳住了情绪:“行了,别想那些了,现在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把防御做好”。

    众人对着地图就开始了细细的研究,按照突厥出动的兵力来说,说是举国入侵也不为过,如此大的兵力,肯定不会像以往一样草草劫掠一番就走,这次他们的胃口绝对小不了。

    李世民看着地图,各个州能防御的早就防御好了,从今年四月份突厥就不停的入侵,对于突厥有可能到达的地区,李世民早就给了足够的重视,不然也不会把最能打的李靖派到了防御第一线。

    “世绩,你怎么看?突厥这次的目的是什么?”李世民问李世绩,李世绩就是电视中的徐茂公,现在李靖不再,作为军中二号人物的李世绩的观点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

    李世绩琢磨了一下,指着地图中长安以北的地区说道:“草原上的情况不怎么好,据有经验的军士说,今年草原可能会继续大雪,牛马羊群在今年冬天可能会损失惨重,可能劼利也预料到了这一点,这才大举入侵,指望着抢些东西来弥补未来会产生的损失”。

    长孙无忌在一旁接话道:“世绩说的不错,而且劼利在草原上作威作福,不断的欺压中小部族,草原上人心惶惶,反对劼利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这是商人们带回来的消息,所以此次也可能是劼利为了维护自己统治所为,所图不过是加深自己的威望”。

    李世民环顾四周,发现没人在接话了,点了点头:“既然你们文武都这么说了,那么此次入侵,劼利并不会长久的留在此处,更不会对我大唐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那么我们只需要坚壁清野,积极防御就可,众卿家可还有什么补充的?”。

    李承阳在一边听得明白,记忆中的渭水之盟前后,突厥确实没有做出什么占领土地的事情,只是在李世民这里狠狠的捞了一大笔钱,然后心满意足的回了草原,再然后没几年就被李世民发兵灭了。

    不过坚壁清野传令需要时间,十天的时间,只是传令就占去了一大半,在怎么组织村民们入城也来不及,当即插嘴:

    “父皇,各位叔伯,小子有点疑问,不知能否问问?”。

    “你说,有什么问题就问”李世民也不在意,示意李承阳问出来。

    “现在传令,来的急吗,现在已经过了会州了,眼看就要侵入到原州,这坚壁清野的命令还能不能传到?百姓们来不及入城,怎么叫坚壁清野呢?”李承阳把自己的问题提了出来。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是笑而不语,让李承阳一阵挠头,感情这群人还以为自己多高深呢,李世绩你丫脚丫子都漏出来半截,哪来的什么高人形象。

    还是亲舅舅贴心,长孙无忌捂着肚子说道:“原州地广人稀,早年数年征战,去年又被突厥一个部落入侵了一回,现在早已经没什么人了,其余各州皆有重兵把守,快马传信五天即到,用不到担心,再怎么说,部署的军队也能抵挡几天的,有这几天时间,做什么都来得及,用不到担心”。

    随后条件反射的摸了摸胡须,漏出了一块白花花的肚皮:“泾州这一块倒是个问题,你这一问也算不是完全落到了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