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然事先也有所准备,经过童远使者提醒,又专门暗中布置下去。
巡防河堤的事情专门由非常值得信赖,又绝对不会泄密的人来承担。
兖州秘密布置给程昱。
到时候如果有人暗中破坏河堤,直接抓现行,然后以此揭露朝廷的恶行,扭转舆论再一口气拿下洛阳。
程昱老谋深算,又在兖州任职几十年,派出暗哨保准绝无差漏。
另外曹丕坐镇的邺城临近漳水,也将此任务交给他,保护漳水附近提防,避免奸邪暗中破坏。
曹丕知道此事非常重要,严格对亲弟弟曹植他们保密,只对心腹吴质、史阿布置。
吴质并非朝廷的人,史阿则是曹丕身边最关键的卧底。
针对吴质出身寒门,被曹操以才能重用,又显示出多计谋,朝廷深知此人几乎不可能挖过来。
但他心胸极为狭隘,比较熟悉他的司马懿制定了利用其扩大曹家兄弟矛盾的定位,如今看来效果非常不错。
史阿则专心潜伏,关键时刻让曹魏尝尝正义背刺的滋味,此时曹魏专门加强堤坝保护,这一条重要消息被他得知,由武艺身手高强的同门弟子传信洛阳。
司马懿知道后眉头一皱,发现事情有些超出想象。可是又突然喜笑颜开,对手有点水平,这样才有意思啊。
决河是最关键一步,怎么可能被加强巡视给轻易破解?
曹操和童远应该是有所警觉了,那肯定会避免中招和被诬陷,但吾乃司马仲达,混沌的代言,连盘古所化之万物都要湮灭于吾手,更不要说螳臂当车的曹操和童远了。
对付曹操,有虚招。
比如目前5路大军,北边两路被挡住,叛乱一路已经被灭,南边一路不敢动,皇叔一路压根不响应。
看起来被曹操轻松搞定,但其实还藏有后手。而且是非常厉害的招数,足以让孙权鲸吞北上,进军到大河之畔。
另外,刘皇叔也会殚精竭虑,拼命赶来救驾。
而叛变背刺这一路,最是让曹操没法防。
因为也只要有许多士族的地方,只要地方基层还在各地大族手中,大汉就永远有“忠臣”。
像吉本、韦晃、金祎这样的人还有呢。这是第一批用来麻痹他们,并且扶曹丕吴质、史阿到前台,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司马懿自诩这是:不挟持天子就能号令天下,比另一种可能的曹操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所以,曹魏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哈哈哈哈!
至于童远,就要启用刘协团队的那位排名第一的助手了!
董威,就是刘协与自己的秘密武器!
刘协正在宫内思考目前的局势。
曹操暂时停在虎牢关,童远驻留太原不动。
孙权暂时按兵不动,但一直在准备军械粮草,动员全部兵马。
北边拓跋鲜卑、慕容鲜卑、三韩、高句丽的兵马暂时被挡住。
刘备已经到了涿郡,如果不加以干涉还会继续北上。
如果让曹操渡过这个危机,那就再无瞬间灭曹,再斩首童远的好机会了。
谷“皇后觉得是否该听仲达意见,现在坚决动手?”
相比于外面那些士族,皇后伏寿其实才是他最信赖的大脑。身边依赖者有限的他,兜兜转转依靠着士族,可心里回到外戚与后宫身上。
这不正是东汉的缩影吗?
伏寿回道:“司马懿虽有野心,但不能号令吕布、高顺等人,只是暂时借用您的名义,所以来自他的威胁不是目前主要的。”
“皇后的意思是,可以采纳......不过这样也意味着,我们也要投身战场了。”
“妾期待着陛下统辖百万大军,横扫天下奸佞,开创新的盛世。”
“好!”
刘协想了想可以依靠的力量,早期是董威、李儒、杨彪、伏完、段煨、董承和陈群,这七个支持者。
陈群自知能力和作用有限,提议用司马懿代替了自己,所以前七个辅佐大臣有八个人。
如同后世所熟知,一般说七个人,就会有八个上名单。
这七个人是自己摆脱军阀控制的支持者,他们有人支持自己但多数只是为了自身利益。用他们的互相制衡,为自己争取时间,组建了第二个团队。
毫无疑问,董威都是第一个。
也正是通过他,自己才知道曹操在历史上干了什么,也知道了诸葛亮、司马懿的事情。
固然可信度有限,但至少可以避免自己和朝廷,落入曹操之手。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对曹操来洛阳倍感欢欣鼓舞的刘协,很早就对曹操十分警觉,甚至支持袁绍,营救吕布。
现在,这张王牌也要出手了。
......
曹操没有继续挺近洛阳的动作。
可是虎牢关集结的物资越来越多,程昱、于禁仍旧在兖州豫州集结兵马。
明眼人都看得出,战争不会轻易避免,除非朝廷对魏国做大幅让步。
在这关键时刻,朝廷不仅没采取怀柔,反而突然举行阅兵。
经过3个月整训的羽林军与城门军先后接受天子检阅,在伏完、高顺、吕玲绮、王子服以及一批混沌军骨干统帅下,军容甚佳战意高昂。
孔融、耿纪等一批文士,撰写檄文“开炮”抨击曹魏的恶行,表示曹操不仅僭越,还试图带兵威胁朝廷。四百年之大汉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不可能对曹操这种阉竖之后妥协!
另外,晋国公童远也不是什么好人,为虎作伥先与李傕、郭汜合谋残害忠良,又指示李儒、李选把控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现在唆使曹魏进攻,自己好图渔翁之利。
朝廷十分罕见地高调出击,而且同时对魏晋双方抨击,瞬间震撼了洛阳许多人。
消息从洛阳迅速传来,各地士族都纷纷关注事态,有超过6成心理上支持大汉朝廷,不足2成认为魏晋并无过错,剩下的隔岸观火。
到寒门与豪强这边,有超过4成相对支持魏晋,拥护朝廷与不闻不问者又各占一半。
魏晋长期提拔寒门,与豪强关系较为密切,对士族进行限制和改变。其辖区内百姓相当部分支持魏晋,尤其是童远治下达到9成。
整体舆论成为均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