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孙思邈,云浩多少有些愧疚。
他们相处的时间不长,老孙给云浩的印象除了那胖胖的身材有些跳戏,整体来说就是个单纯的医者。
云浩用青霉素留住他,又请他出任南海医学院院长,还给了他一些后世常见的中成药提炼方法,之后云浩就到了长安。
这一年多来云浩都没有怎么关心过南海医学院的发展,只是在不断的给老孙经济上的支持,其他的事情基本实在靠老孙一力支撑。
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到一个耄耋老人身上,他实在是过意不去,之前和老孙通信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再见面时,老人家明显缩水的体型让他喉中哽咽,不知该如何开口。
老孙见云浩的局促样子,拍拍他的头顶,微笑道:“你长高了!”
“老神仙,您辛苦了!”
云浩搭住老孙的手,扶他坐下道:“小子忙于俗事,忽略了您的感受,心有愧疚。”
“此次您来到长安,就在府内常住,小子已经让人在府中建了一座药庐,您旅途劳顿,好好修养一下,否则小子心中不安啊!”
“嗯!这段时间就住你府上。”
老孙点头道:“人老了,精力不济,不过贫道不能长期待在这里,崖州的事情还有很多,年初的时候招收的学生正在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贫道不放心他们。”
“青霉素的生产交给了你家的制药工坊,中成药的萃取工艺也完成了,但贫道在其他的菌种里又发现了几种可以杀灭细菌的东西,需要做很多尝试,那些不成器的学生们可做不来这些事。”
老孙一把年纪还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云浩也没想到他在青霉素之后有对抗生素产生了兴趣,接连在各种霉菌的培养过程中发现了几种具备杀菌效果的菌株。
这几种菌株具体是什么云浩不清楚,毕竟他是机械设计师,不是微生物学家。
但是老孙的探寻方法无疑是正确的,相信未来会取的巨大的成就。
“你信中提到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老孙的行程是云浩安排的,主要的目的是给长孙皇后检查身体,历史上李二在位后期的一些逗比举动都是在长孙皇后离世后出现的,可见这位皇后对他的影响之深。
云浩不想看到李二犯同样的错误,让长孙皇后健康长寿是最佳的选择。
医家要求得到青霉素的事情属于突发事件,当然云浩也有私心,自己老娘怀有身孕,不让老孙看看他实在是不放心。
“陛下自是希望您能为皇后诊治病理,皇后得气疾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还不太严重,但时间一长就不好说了。”
云浩简单说了一下皇后的情况,又提到医家的要求,询问老孙的意见。
老孙沉思片刻道:“青霉素的提取技术本就是你家的,给不给医家的人在你,贫道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贫道希望医家可以出人参与新菌株的培养和医书的编撰,贫道精力有限,有他们的加入能加快速度。”
云浩点头道:“小子会把您的意见传达给医家。”
“小子以为这两件事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想来他们不会拒绝。”
接下来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老孙虽然是乘飞艇来的,但连续的空中飞行让他疲惫,所以就先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老孙为云浩老娘把脉。
结果很喜人,不但老娘身体健康,而且胎儿发育的很好,还是个双黄蛋。
得知自己怀了双胞胎,老娘很高兴。
云家人丁单薄,只有云浩一根独苗,现在好了,一次性要增加两口人,云家的下一代能开枝散叶是她最大的心愿,她自是欢喜异常。
她迫不及待回房写信,给丈夫报喜,走路的速度却慢了不少,照顾她的女官也越加小心,生怕公主殿下出现什么危险。
云浩却高兴不起来。
他担心以老娘的年龄无法负担怀双胞胎的压力,这可不是后世那种医疗发达的时代,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可就是个大悲剧了。
老孙看出了云浩的担忧,安慰他道:“公主的身体康健,和三十多岁的人差不多,还是二胎,多注意一些,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老孙的话让云浩安心不少,可他依旧不放心。
后世那么好的医疗条件下还有不少生育事故,现在的条件简陋,加上年龄的问题,云浩真的很难完全放心。
为了增加安全保障,云浩拉着老孙聊起了助产的一些方法,一股脑的把后世行之有效的助产方法说了出来。
老孙无奈的摇摇头,云浩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紧张了,但其说的诸如助产钳、刨腹产、蓖麻油助产和产房消毒等这些东西又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他也就边陪着云浩讨论边做记录。
……
云浩为老娘肚子里的双胞胎担忧,李二也在为皇后的病揪心。
长孙皇后在嫁给李二之前就有轻微的气疾症状,不过不严重,当时没有人在意,她自己也没当回事,到生下李承乾时,病情开始变得影响到身体,之后李丽质和李泰出生,她的病情表现逐渐严重。
平时看着没什么问题,可一旦受凉或着急上火就会不舒服好几天,虽然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总归让人担心,特别是在云家父子一再强调要皇后注意身体时,李二也上心了。
李二是个有很强判断力的人,自己的姑父和表弟来历神秘,他们多次提及皇后的健康必定是有原因的。
他派宫中的御医多次为皇后诊病,得到的回复都是皇后气血不足和肺火上升,按照太医的说法是生育孩子时造成的,太医开了几副药给皇后调理,可效果并不好,皇后还是时不时的身体不舒服。
云浩建议他等孙思邈到来再为皇后诊一次病,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等消息。
昨天晚上他收到消息,说是孙思邈到了长安,今早就派人去请,只不过人没有进宫,说是要做些准备,十日后才能来宫中。
李二心中焦急,还有些狐疑,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鬼,看病而已,用的着这么麻烦?
他怎么说都是皇帝,太急切也不好,反正皇后的病也拖了这么久,再等十天也无妨。
云浩和老孙这边提出要做准备,当然是真的准备。
长孙皇后得的是气疾,是呼吸道疾病,这类的病症并不难治,真正难得是确定病灶,找到病灶所在,再对症下药,治愈的可能性很大。
云浩不懂医学,可他知道要找到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就要借助外力——听诊器。
这种器械的用途广泛,原理简单,要不是没有橡胶,云浩早就想把它搞出来了。
他给李二要来十天时间就是要制作听诊器。
听诊器的拾音器比较简单,用冲压机压制铜片,再剪裁加工即可。
听音耳件也不难,就是两个小小的倒锥形铜管,直接可以开模铸造或卷制即可。
难的是传导件,也就是胶管,这个比较麻烦,要用杜仲胶代替橡胶,开模也是个问题,需要老爹亲自操刀,这十天时间就是给老爹准备的,他得从几百里外赶回来。
这样制作的听诊器耐用性差点,但用来给皇后一个人看病是足够了。
云浩不是没想过用老式的直筒听诊器,可他之前制作过这样的东西,使用的效果并不好,连双胞胎的胎心都听不出来。
他让人打造了几个直筒听诊器,给老孙练手用,不同病症产生的杂音不同,老孙得先了解其中的差别才不会出现误判。
老孙拿着老式听诊器在城中的医官中给病人看病。
袁天罡找到他,不知道两人聊了些什么,之后两人去了泾阳,回来时把医家的几个大佬也带到了云家。
袁天罡给云浩说了事情的经过。
按照云浩的计划,医家和道门会是未来大唐的医疗系统的两个单独的部分,医家负责医学技术的整理和传播,道家负责具体的医疗服务,在条件成熟之后两家会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中,只是没想到道门会直接找到医家寻求合作。
袁天罡想以这次为皇后治病为契机,对皇后的病情进行会诊,增进双方的交流。
云浩不得不佩服老袁的高瞻远瞩。
道门的医学水平有限,抛开孙思邈和一些古方,就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他们没有自己的研发能力。
论医术,医家才是专业的,他们能治病,更能在医理上搞创新探索。
道门转型制药与医馆,前期的时候问题不大,要想持续发展,难免后劲不足,这时就需要医家的帮助。
而医家搞研究教学,对资金的需求巨大,学生们也要有实习的场所,全都指望云家和朝廷显然不现实,道门财力雄候,可以支持新药的研发,遍及大唐的道观医馆可以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实践岗位。
两家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也就有了现在的这个专家团。
袁天罡能看的这么远,又符合各方的利益,云浩没有理由反对。
他把情况通报给了李二,李二认为这件事情没有什么不妥,还派来了负责给皇后诊治的御医加入到了会诊团。
医道两家就此开始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