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回古代开银行 > 第五十七章 物竞天择

第五十七章 物竞天择

    大华各省,各府,都有自己的书院。直辖当地学正管理,书院学子的成绩,直接影响学正,当地执政官的政绩。

    书院与书院之间,也有竞争,互助。

    从地域上看,大华南方的教育水平远高于北方。因为经济发达,时局稳定,信息畅通。有足够的财富底蕴,文化底蕴。

    北方多战乱,水利、气候、地理、环境、人口基数都不如南方。经济更是差一长截。

    这种差距,并非人力可为。哪怕秦枫前世,高考成绩也有地区差异,好坏之分。

    而且,只要有竞争的地方,就必然有差异,这也是物竞天择。

    总之,大华南方的经济,人口,教育,远高于北方。

    大华人历来对数字比较讲究,长久用九,过生结婚贺礼,你送礼得送双数。这不是法律,但是是约定成俗的规矩,大家都必须遵守。

    又比如,天下分东南西北四方,所以很多团体数量以四,表示包罗天下。哪怕只有三家团体牛逼,你也得再选出一个,一定要凑成四。方显出气势。四方聚齐,这就是个寓意。当然,也有喜欢八方聚财,六六大顺,所以有八大金刚,六道轮回什么的。

    但书院,江南数省,就只有公认的最好的,四大书院。

    南昌,士林书院。苏州,鹿鸣书院。南京,应天书院。杭州,西湖书院。

    四大书院,隐隐以士林书院为首。

    但凡经济发达地区,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力,都很强大。

    字典此事,从秦枫嘴里传给陆文曼,舒怡。再有她二人传给自家家长,几日之内,南昌读书人之间,几乎都知道了。书院收学生,只看资质,银子,不看户口。越远的地方,越好,说明我名气大,说明你求学心诚。

    大户人家,选择书院也有自己的方式。这时代,没有独生子女一说,相反,生得越多越好。儿女成群,那是福气。所以选书院,家长不用纠结,生四个儿子,一人去一处,就不会错过最好的那所书院。哪像秦枫前世,从幼儿园,小学,到高考选志愿,差不多每一次选择,都是家长痛苦的抉择,无数人为此纠结数夜,最后还是患得患失。

    大华大户人家,这样选书院还有一个好处,每处书院,必然都有举人,进士,这些人都是未来的有效人脉。一个儿子去一处,就是这些人的同窗。四个儿子去四处,就有四处同窗,家族未来人脉,自然广而深厚。

    这种好处,立马就显示出来了,士林书院的外地学子,通过各种方式,天上飞的鸽子,地上跑的民间驿站,行商的马队。把字典消息,纷纷传回自己家里。

    机会有两个,一是来南昌有机会加入编撰字典留名,一百个名额机会。

    二是,家族还有赞助留名的机会,据说一万两银子一个名额......

    一个消息传到地方,很快就会扩散。随着消息源源不断地流入,江西各地,江南数省文人界,开始躁动,暗流涌动。

    秦枫不算圈里人,他还在贾家回味,和陆文曼下棋时,彼此暗生的那丝暧昧。

    男女之间,朦胧情怀时,最动人心。

    贾姑娘呢?贾姑娘就在身边,天天,想见就见,不用挂在脑海。自从那一次的小小风波,被秦枫三下五除二迅速摆平。秦枫与贾姑娘之间,仿佛有了某种默契。

    秦枫内心微微有些遗憾,得到芳心的速度快了些。还没有体会到那种,若即若离的牵挂,痛彻心扉的分离,自然迸发的干材烈火!这几样触及内心的感受,是恋爱过程中,最揪心,最酸爽,最难忘的感受。

    一旦两人找到默契,或者挑明关系,特别是突破最后的肌肤之亲后,就会慢慢步入,平凡的亲情之路。

    秦枫在回味,总结和陆姑娘若即若离的感觉。

    陆姑娘在陆家,看着爷爷陆明,手里拿着几张纸条,面色变幻不断。

    陆姑娘好奇问道:“祖父似乎,遇到什么难决之事了?”

    陆明摇头苦笑:“鹿鸣书院,应天书院,西湖书院。这三家所谓的四大书院,都来了飞鸽传书,他们也要参与字典编撰,三位山长,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我这里还未与秦枫谈妥,你说,他们这是算什么事?”

    学子,大户人家,考虑的是,一人留名,或者一家留名?

    书院考虑的是,一锅端?还是围着锅一起吃?

    知识水平高低,决定眼界。

    陆文曼想一想,道:“他们这是,贴上我士林书院了!”

    “正是!不管我是否成事,他们都会来参一脚。横竖不吃亏。不过,凡事都有利弊,若是士林书院一家编撰,固然出名快,无形中也会招致其他书院不满。这不符合我士林书院的宗旨。”陆明缓缓说道。

    陆明心里的夙愿,不仅仅是在士林书院传播他的理念,还要团结更多书院,一起传播他的理念。匡扶朝纲,复兴大华,一家书院怎行?

    陆文曼点头道:“名声是看不见的,不像银子,你有别人无。让他们进来一起编纂,如同秦枫让我们参与编撰,对字典而言,都是利大于弊。”

    “秦枫在等我们的代价,那这三家,是不是也得付出一些代价?来就来吧,无论如何,士林书院是首倡!”陆明下定决心道:“凡事合者,天下顺之。接下来就看高文进的了!希望他,别再让我失望。”

    高文进抬头,看着贾家布行四个字。这条街上,贾家布行显得极其普通平常。但是这几日,住在这里面的秀才,却能掀起一股又一股风浪,把江西文坛,弄得上巅下簸。

    秦枫学问,或者远不如我。但是才能,我却远不如他!这才是人生所谓的本事?

    看我空有一身学问,报国无门,只能默默无闻,沉沦至此。如今,还得煞费苦心上门求恳于他,缘何?缘何?

    反观他连考举人都没把握,一夜之间却能声名大噪,万众瞩目。不为官又如何?不入朝堂又如何?像他这般,翻手为云,覆手是雨,想必也是极为快哉快哉。

    高文进自嘲一笑,上前叩叩门环......

    秦枫看着高文进,一边拱手,一边疑惑道:“兄台来自士林书院?”

    高文进笑着拱拱手回道:“货真价实,如假包换。”

    “请!”秦枫引着高文林走进正厅分主客坐下。

    待王二娃摆好茶水,果盘退下去后。

    秦枫再次拱手正色道:“在下南昌秀才秦枫,敢问兄台在士林书院身居何职?”

    士林书院第一次派刘子琦来,是因为两人熟悉。

    第二次让陆文曼来打探自己底线,是因为两人有交往。而且,陆文曼还是陆山长的乖孙女。

    第三次,就是眼前这位了。谈判派出的代表,决定谈判规格,表明谈判态度,也意味着条件多寡。

    秦枫郑重其事自我介绍,就是等高文进,表露一下自己地位。

    这是赤裸裸地试探,高文进拱手回礼,笑道:“士林书院秀才,高文进,挂名先生。”

    秦枫心里一咯噔,秀才?挂名先生?

    书院先生有记名先生,就是当地学正大人在学政衙门,有铭文记录的正式先生,能享受政府津贴。

    还有挂名先生,就是后世的,临时代课老师。只拿书院俸禄。

    不对啊,档次一下降这么低?这是要降低条件,还是恩威并施?士可杀不可辱!哼!当真以为我会忌惮你书院?!

    秦枫战略已定,皮笑肉不笑道:“原来和我一样,都是秀才。据我所知,士林书院还有不少举子,高先生也能教授?”

    这时代不像后世,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一级一级升,最后到大学。

    大华科举,有机会一步到位!两三年时间,可以直接从白丁,到进士!古言为证:十年寒窗,一朝成名!

    读书人若是觉得,自己寒窗得差不多了。

    首先第一步,每年各府、州、县,会考选其俊秀诸生,考中为秀才。

    然后第二步,这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会举行乡试,考中为举人。

    接着第三步,乡试第二年,在京师举行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就算进士。

    最后第四步,会试中试者,天子亲自在朝廷策试,称殿试。殿试分一、二、三甲发榜定名次。第一甲仅三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所以,若是时间算好,考秀才,跟着中举人,次年中进士,马上就能金榜题名!

    举人到进士这一步,中间只有一年时间,还要赶路去京城。

    所以关键点就是,能考中进士的举人,其实,在中举那刻,就已经具备进士之才!

    但这些举人,还没有踏上进京科举的征途时,还是书院学子。该上课还得上课。该学习还得学习。

    那么,秦枫这一问的意思是,你一个秀才,有什么资格做这些人先生?

    就算能混吧,你也是书院最低级别的先生,还是代课先生!你又有什么资格,代表士林书院,来和我谈字典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