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伊达政宗的保证众大名藩主才渐渐的放下疑虑,况且他们这些大名肯定还是要带兵的。若是不解散无非就是将别人家的兵带到自己家里,损失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
之所以选择如此打散各个大名的兵力,伊达政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即将到来的战事将是一场苦战,敌人拥有全方位的武器优势,日本若想取胜只能拿人命往里堆。若是不将各个大名的兵力打散,哪个大名都不敢尽全力攻打,因为损失的全是自己的子弟。
把各个大名的兵力拆散就不一样了,就算伤亡很大,因为不是自己的子弟兵,不用担心打光了自己回家的时候成了光杆司令。
经过伊达政宗的一番整顿,乱哄哄的援兵总算有了一些样子。虽然德川家光的使者来催问了几次何时才能出兵,都被伊达政宗以时机未到打发了回去。
终于在整天后的第十天,江户的天空中阴云密布,眼看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伊达政宗仰着头用他的独眼观察了一番天上的乌云,嘴角微微上扬,大胜命令道:“全军集合,目标海岸明**队,出击!”
近二十万的军队出发,光是整队准备的时间就用去了将近一个时辰,好不容易将队伍堪堪整顿完毕,天上就开始零星的落下雨点。
伊达政宗伸手接住一滴雨滴,放在嘴边用舌头舔了舔,点头说道:“吆西!”
众人也不知道伊达前辈是说雨滴好呢,还是什么好!
倭人大军按照前后中左右的阵列摆出一个梅花阵,大军滚动出发,前军已经走出五里,后军还没有开始出发。
这么大的动静,陆战队派出的侦察兵不可能发现不了,在倭人距离陆战队还有近十里的距离的时候,陆战队就已经掌握了敌人的全部动向。
倭人似乎知道派出斥候遮蔽战场就是给敌人送人头,索性就护住军阵二里之内不被敌军骚扰,二里之外就随便明人折腾。
等到倭人前锋抵达海军陆战队五里之外的时候,雨开始越下越大。看样子似乎有停不下来的感觉,这么大的雨势伊达政宗丝毫没有要军队停下来的意思,并且严令前军一旦与敌接战无论战况如何都不准后退,直到将敌人全歼或者将敌人赶下大海。
似乎感受到了敌人的不怀好意,希望营海军的舰炮在倭人刚刚进入射程就开始了炮火打击。
倭人在遭到炮火打击之后,不大工夫就传来了伊达政宗的命令,所有队伍都散开阵型尽量降低敌人炮火的杀伤力。
封建时代的步兵作战全靠阵型维持,一旦放开阵型,很快就会造成混乱。伊达政宗似乎早已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命令左右两军拦住溃散的士卒,给士卒两个选择,要么掉头回去冲锋,要么就地正法。
两种选择等没有选择,溃散的士卒被逼无奈,只好掉头回去拼命,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掉头回去和敌人拼一下。
就这样前军五万人成了伊达政宗眼中的炮灰,他们将为后面的大军尽可能的消耗敌人的弹药。就算敌人浑身是铁又能捻几颗钉,在倭人五万大军的攻击下,六千人的陆战队显得异常单薄。
陆战队排成了一个中空的像是去掉一横的口字型方阵,面向敌人的三面各有两千人排成五列横阵。除了面向大海的方向,每一排都有四百人。在敌人进入一千公尺最大射程的时候就开始了排枪射击。
线膛枪的优势在这个时候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一千公尺的距离,倭人什么武器都够不着,只能被动挨打。队伍排的密集了就会受到炮弹的远程打击,排的松散了,根本就冲不进去。
好在敌人没有学会战壕作战方法,不然陆战队只能乖乖的退到大海上去。倭人就这么直挺挺的向前冲锋,在陆战队看来这就是活靶子。
本来冒着大雨作战,士兵们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可是看着倭人士兵就像呆头鹅一般直挺挺的向前冲锋,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全没了。
倭人前锋统帅也很郁闷,敌人的人数很少,站的地方就小,按照一公尺站两个人的标准,四百人的长度只有二百公尺。这么短的距离根本摆不开更多的人手,只能采取添油战术加车轮战消耗陆战队的体力。
这种方式很残忍,在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时候却非常有效。雨天人的体力本来就比晴天消耗的快,陆战队士兵又戴着防雨的大斗笠穿着油布雨衣。再加上作战时的高度紧张,体力消耗的速度更是飞快,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士兵们就有了明显的疲惫感。
两个校尉心中一沉,今天失算了,敌人的主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完全利用了天时对自己的优势,选择了大雨天开始进攻。
好汉不吃眼前亏,两个校尉一商量赶紧向沈英杰请示退回舰上,等到晴天再上岸。
一刻钟后沈英杰就收到了两个校尉的请示,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撤退回舰队的命令,这个命令是当着还在舰上谈判的两个酒井下达的。
两个酒井心中暗喜,看来明人要扛不住了,将你们赶下海看你们还敢不敢嚣张。
为了陆战队安全撤回舰上,沈英杰下令:所有靠岸的舰船集火攻击进攻的倭人,给陆战队打出一个弹幕阻隔。
很快六千陆战队就全部撤回了舰上,连伤员都没有给倭人留下。冲到海边的倭人气的破口大骂,死伤那么多的士兵却连一个明人的俘虏和尸体都没有得到,这仗打得忒窝囊了。
收到敌人退回舰上的消息,伊达政宗长叹一声道:“这就是我日本器不如人啊,明人在武器方面占尽了优势,我皇国全凭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钢铁炮弹。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对等的战争,希望这次风波过后我日本皇国能够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重视武器的发展应用,保证未来不再受此来自海上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