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荀彧如此重视,临里门而停车,下车徒步拜访的乃是如今在许都中曹操最想收服的一个人—张纮张子纲。
张纮是广陵人士,年轻时曾到雒阳游学,后得以入太学。
在太学中他事博士韩宗,治京氏易、欧阳尚书,后来又从濮阳闿那里受韩诗及礼记、左氏春秋。
皆学有所成,韩宗、濮阳闿视其为传人,大加夸赞。
张纮因此名声鹊起,州郡举其茂才,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等三公府曾次第辟其为掾,张纮皆称疾不就。
张纮为人谦和清雅,又因为有不俗的文采与当世许多文人交好。
特别是他与陈琳的情谊传为一时佳话。
张纮曾经见过一个柟榴枕,喜爱之下为其作赋。陈琳那时已经投奔袁绍,在河北偶尔之下得到此赋,习读之下颇为惊喜。
每次会客时都要将此赋拿出来示客,说:“此吾乡里张子纲所作也。”
言语之间喜欢之色溢于言表。
后张纮也得到了陈琳作的武库赋、应机论,特地写信给陈琳,表达深深叹美之意。
收到张纮的来信之后,陈琳欣喜之余急忙写了一封回信,那时候张纮与张昭一同在江东避中原战乱,
陈琳信中言道,“今仆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表示不敢受张纮之叹美。
张纮除了喜好文学,又擅长楷篆,他还有一位好友,乃孔圣之后当世儒宗孔融。
他每次与这位好友信件往来的时候,都是亲自书写,不假与他人之手。
几次之后,孔融写信给张纮:“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赞美张纮书法之优美。
张纮为人低调,虽然鲜少有文学作品传世,但当世许多人还是将其视作天下间一等一的名士,原因是在于张纮有经学在身。
一位文人是否是名士,不在于他写的文章多不多抑或是好不好,而主要看的其是否传承了某门经学。
若单单是因为张纮的名士身份,还不至于让荀彧徒步拜访。
尽管张纮不仅精通多门经学的同时还文才非凡,但对于“王佐之才”荀彧来说,能让其敬佩的唯有有经世之才的大贤。
而张纮便是这样的一位大贤。
几年前孙策在江东举事,张纮跟随左右,被孙策深深信任,表为正议校尉。
在建安四年,那时江东全境几乎已经都被孙策拿下。
孙策念及中原士人一直非议江南士人学问不精,认为江东之地大多还是未开化之地。
孙策因此心有不平,就派遣张纮为使者,带上贡品至许都朝见天子。
孙策派张纮来许都主要是想张纮以他的文采为江东士人正名。
孙策之前派得那些使者,名不见口耳,只是江东本地薄有名声的一些士人。
到了许都后,他们与许都士人论学差强人意,被许都士人所不屑。
孙策这次派张纮为使者的确在许都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毕竟张纮名声在中原流传已久,盛名之下,让人不可小觑。
只是孙策此举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讥笑,这一部分人认为就算张纮此次来许都以自身才华扬名了,那也无法为江东士子正名。
因为张纮是徐州广陵人士,正儿八经的江北文人,他的才学跟江东文学现状有啥关系。
张纮听闻此事后,只淡淡一笑道,“前为广陵士,今为江东臣。”
意思表露的很清楚,不管我之前是哪里人,我现在是江东的臣子,那我自然就有身份为江东文学正名。
不过曹操也不傻,他怎么可能放任张纮在他的大本营来释放江东的影响力。
孙策派张纮来许都以才学为江东正名,不仅仅是因为心中不平,更多的是对江东进行一种宣传。
许都是如今天下的首都,无数才子学士汇聚于此,一旦张纮为江东正名,扭转了中原士人对江东的传统的“蛮荒之地”的印象,
这将是对江东是一种极大的宣传,是会影响不少苦于北方战乱的有才之士前来江东避乱的。
而这长久来说等于在一定程度上为江东一地带来了丰厚的人才储备。
后世被视为强国象征之一的“软实力”,在这个时代具体就是为治学之风是否昌盛,文学是否发达。
孙策知道这一点,曹操自然也知道。
所以在张纮到达许都后,还未等张纮表现,曹操当即推荐张纮为侍御史。
侍御史乃天子近臣,职责为接受诸曹奏事,举劾非法,乃是大汉的中央官职编制。
先前有人非议张纮不可以为江东士人的代言人,张纮以江东之臣的说辞进行驳斥了这种说法。
如今曹操先以司空府辟纮为掾,再以天子诏令命张纮为侍御史,等于是剥夺了张纮江东之臣的身份,张纮的那套说辞自然也站不住脚了,
现在你不是江东之臣,就算再怎么表现文采,也无法为江东正名。
曹操此举的目的除了以阳谋压制孙策派张纮来许都的深意以外,还有一个目的,
张纮名声在外,曹操对其加以恩厚,优文褒崇,许以清贵官位,是在千金买马骨,以悦远人。
是在告诉天下人,不管你原来跟随谁,只要你有才,朝廷不但不以为意,还会大大重用。
甚至还有可能真把张纮收归己用。
而任命张纮为中央官员这个阳谋当时就是荀彧向曹操提出来的。借朝廷大义行阳谋,堂堂正正以势制之。
这算是荀彧对刚进入许都的张纮进行的一个试探,想看看这个被孙策寄予厚望的“江东二张”之一的张纮会如何应对。
阳谋的特点就是不难被看穿意图,但是就算看穿意图了,也无可奈何,事情只能顺从施计人的意愿那般进行下去。
所以面对阳谋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应对,是后发制人,还是无可奈何?
张纮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接受任命,另一个是不从,接受任命就等于是荀彧的计谋成了,一举三得。
若是不从的话,张纮能接受孙策的任命却拒绝天子的委任,其中的意味就足以诛心了。
只要张纮这么做了,张纮的处境不说,孙策数年以来营造的尊奉王室的形象也会大大受损。
虽然拒绝天子任命却效忠各地诸侯是如今很多人的做法,但是张纮现在不是在江东,要是在江东不想就不想,理由多的是。
例如因为距离遥远没收到诏命呀,或者是我想去但路途遥远,山贼阻拦了道路我去不了等等。
但现在张纮就在许都,这就让张纮很被动了,接受还是不接受,是他当下几乎马上要做出的选择。
荀彧本来以为张纮会拒绝,但没想到当黄门官向张纮宣达天子任命时,张纮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脸上一点波澜都没。
荀彧在张纮接下任命后,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计谋已成,张纮为江东正名之举已不可行。
但张纮接下来的一系列骚操作简直刷新了荀彧对名士两个字的认知三观。
张纮在接受侍御史的任职之后,那他就是正式的汉朝中央官员,而不再是外臣,一些事做起来反而更加没有顾及了。
张纮除了每日去官署之外,空闲的时间都在家中设宴,或者去朝中各大臣的府邸串门。
张纮名声摆在那里,而且张纮和孔融是知己好友,孔融知道张纮来许都了,高兴的不得了,经常结伴而行。
就这样当世两大名士一同邀请人饮宴,基本上许都的名流都会给面子,而两大名士一起上门串门,这更是长脸的事,被串门的公卿也挺高兴的。
就这样,张纮在许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不是请人就是被请。
而且在宴会上的不是公卿就是张纮的知旧,结果不知何时起,宴会上不再谈论经义,而是品评起当世英雄来。
等方向变了之后,张纮就在这些宴会上陈述孙策材略绝异并且平定三郡的事迹,还说孙策忠敬款诚,心向王室。
说完孙策说孙坚,说当初孙坚讨董时是如何的功劳卓著,如何的舍生忘死。
诸侯讨董仅是十年以前的事,宴会上的不少公卿都亲身经历过,被张纮这么一说,都或多或少的回忆起来了。
诸侯讨董时,谁势力最大不好说,但功劳最大者非孙坚莫属,讨董中最积极的就是他了。
表现在众人眼中的就是孙坚是个大忠臣,现在的司空曹操都要排第二。
连董卓自己都亲口说过,“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
回忆被勾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而且张纮不是就在一次宴会上为孙坚孙策父子代言,而是连续几次,这在许都引发了一股赞美孙坚孙策父子的热潮。
几日后,深感亏待忠臣的孔融坐不住了,他亲自上书天子请求厚赏孙策,以慰忠臣之心。
在孔融上书后,帝党纷纷跟进,当时董承等都还在,帝党的人可不少。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厚赏孙策可以激励如今天下间还心存天子的人,也许还能交好孙策,将来引为外援,制衡曹操。
就这样不过几日,许都的许多官员都纷纷上书厚赏孙策,而这些上书,身为尚书令的荀彧是第一个收到的。
在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荀彧当时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礼乐崩坏,但竟然不知道如今所谓名士的下限已经这么低了。
虽然如今上书的基本都是帝党,但荀彧知道真正的幕后推手是谁。
他现在才想明白,张纮当时审时度势,知道他这个阳谋破解不容易。
所以他不如顺水推舟,接下任命让自己放松警惕,然后正好利用这个任命让自己成为孙策在朝中的代言人,通过侍御史的身份为孙策谋取另外的好处。
好一个以退为进。
曹操知道这件事后,让荀彧压下这些上书,但随后刘协竟也特地垂问起了这件事,知道压不住的荀彧无奈之下只得将那些上书如数上奏。
在群情及天子意动之下,又加上那时孙策正好攻破了庐江刘勋,吸收了袁术遗留下来的军事遗产,声威更盛。
无奈之下,曹操也只得派使者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吴侯。要知道朝廷之前仅仅封了孙策为骑都尉,让孙策袭爵乌程侯而已。
孙策能一跃进入大汉的将军俱乐部,成为名正言顺的一方诸侯,张纮在其中功不可没。
因为这件事,曹操开始对张纮重视起来。
曹操后来赏赐张纮金数百,美女若干,一座华美的府邸,并且这座府邸是与荀彧府邸相比邻的,以此显示对张纮的爱重,但张纮都一一婉拒了。
在那件事后,张纮整个人就变得很是低调,除了在朝会和官署时他会出现之外,平时就是个老宅男,让曹操有一种有情无处使的感觉。
……
建安四年末,陈琳为袁绍写就的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传到中原,震惊了整个许都。
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陈琳之文采一时间为无数士人所敬仰。
但事后陈琳听闻张纮在许都,以为张纮为曹操效力了,对左右惊道,“子纲在,曹公必有回檄。”
这件事传到曹操耳中后,正为陈琳檄文所苦的他大喜,想让张纮为其写一封讨袁檄文,张纮却在以“才疏学浅,无从下笔”为由婉拒了曹操。
曹操无奈之下只得作罢。
张纮在许都将近一年,除了一开始经常宴饮之外,后面就在家中闭门不出。
直到建安五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知道张纮一直心向孙策,所以特地让荀彧将孙策身死的消息告知张纮,想以此让张纮死心,从而为其效忠。
并且曹操特地压下孙翊请求朝廷让他袭爵吴侯的请求,曹操甚至表露出要因丧伐伐吴。
在人人都认为江东即将大祸临头的关头,一年来不轻易出门的,年近半百的张纮,他再一次主动的踏出了府门。
他再次上门拜访各位朝廷公卿,联络在许都的故旧好友,终于在他的努力串连下,曹操召开了一次议会,议定是否要征讨江东。
那次议会由曹操亲自主持,其手下重臣都汇聚一堂。
建武将军夏侯惇率先言道江东弊弱,又无贤才。今孙策已死,朝廷若出兵,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回江东,力劝曹操征讨江东。
夏侯惇此言一出顿时就取得了议会上大部分人的支持,这个时候中原对江东一地的轻视是由来已久的。
张纮听后,不复温和姿态,当堂驳斥夏侯惇所言:“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
又程普、黄盖、韩当等入为孙翊腹心,出作孙翊股肱,江东盖多士矣,何谈无贤才?”
见夏侯惇辩不过张纮,随后袁涣、国渊、凉茂等支持征讨江东的素有文名的司空府属官一一出列与张纮论辩。
张纮或引经据典,或详述江东险要地势一一诘抗,诸属吏纷纷不能对之。
张纮名士之风姿在这场议会上一览无余。
在议会上,曹操看着那个思维敏捷,文学渊博,口若悬河的张纮,不自觉的摸了摸脑袋,他感觉头风又有发作的倾向了,
这就是所谓的“才疏学浅”吗?
荀彧、荀攸、贾诩、刘晔等四人不赞成征伐江东,所以全程不言,郭嘉压根就没来参加,而程昱迁为振威将军正在守卫鄄城。
曹操手下那些有能力与张纮对论的谋臣,处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发言,就这样张纮在议会中竟久久处于上风。
最后张纮对曹操劝谏道,“今袁逆大敌压境,要是明公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或许会促使江东联袁,不如因而厚之。”
曹操本就对征讨江东一事犹豫不决,他只是不想错过孙策身亡这个难得的机会而已。
可是今日堂上张纮所言让他进一步认识到了江东的底蕴,虽不如中原,却也不是速亡之国。
而且他手下几大谋臣的态度也表明了,现在的确不是分兵征讨江东的时候。
因此他最后对张纮道,“善”。
一个善字表明了他最终的态度,征讨江东之议就此作罢。
……
荀彧行走在幽深僻静的巷子中,
初入许都,后发制人,为孙策正名。
危机时刻,不顾非议,打消曹公东征念头,为孙翊平定江东内乱消除了最大的外患,
在千里之外,身在敌国之中,不顾自身荣辱安危,为江东的稳定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此张公,如何不是大贤,自然也当的起他荀彧这番礼敬。
荀彧今夜会来拜访张纮,除了敬佩张纮之才能之外,还因为荀彧觉得张纮与他是同一类人,
都是坚守初心者,
只不过一个是为了忠义,而一个是为了心中情谊。
曹操已经决定要放归张纮回江东,荀彧怕有些话今夜不说,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
荀彧终于来到了张纮的府邸门口,他向府外的门房递上自己的名贴。
门房本来还有些昏昏欲睡的,见到名贴上写着汉侍中,尚书令颖川荀彧荀文若的字样,瞬间惊醒。
他客气的叫荀彧稍等一会,而后急忙入府内通报去了。
荀彧在张纮府邸门口整理了一下衣装,而后就见张府的大门慢慢打开,一位身穿青衫,气度非凡的老者慢慢出现在他眼前。
在大门完全展开的那一刻,门内的张纮率先对荀彧行了一礼,呼道,“令君。”
而荀彧终于见到了他想见的人,也躬身一礼,“子纲公。”
同时荀彧在心里悄悄补了一句,
幸会,吴侯孙翊的授业恩师!
门里门外,两个当世大贤,注目而视对方,就像各自身处在两个世界一般……
翌日,天子使者刘琬带着敕封孙翊的诏令从许都南门而出,往庐江行去。与刘琬同行的还有刚被天子命为会稽东部都尉的张纮……
……
下一章就回归孙翊的主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