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他改变了大明 > 62.准备造反?

62.准备造反?

    秋收进行的时候,建奴方面在扫平了零星的叛乱之后,就开始商讨今后的战略方向。

    边墙外,虽说也有一些农业基础,但人口太少,矿产开发不足,农具都不能自造,困守显然不是个好主意。

    在辽东碰了个大钉子之后,对继续攻略辽东边墙内的土地这事,一众女真贵族都是不乐意的。他们已经明白了大明的可怕之处,清楚就算再次夺取辽东,他们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还未必守得住。

    更何况,他们现在反倒更需要担心的是,那只东江军杀出抚顺关。就算他们打赢了,八旗又有多少人要死在战场上,像今年这么个死法,诸申勇士怕不是要不了多久就要死光。

    面对这样的局面,甚至都有不少人直接提出要迁移到黑龙江流域去,以躲避大明的追杀。

    不过,这些在辽东的花花世界呆惯了的贵人们,此刻哪里还想往蛮荒之地跑。更多的人的意见,都是不约而同地盯上了朝鲜。去年年末攻伐朝鲜之役,让他们看出了朝鲜有多么不经打。

    一番争吵过后,代善说道:“老八,困守老家不是个事,这铁器都不足,盔甲都要不够,依我看,如今只有去打朝鲜。”

    阿敏也是差不多的意见,“打下朝鲜夺了李家的江山,等明国皇帝糊涂了,我们总还有机会。”

    待众大佬都发表了意见之后,黄台吉说道:“朝鲜兵弱,其主不能守,那我们去夺了朝鲜。”

    说这话的时候,黄台吉却是对攻略朝鲜不大看好,他很清楚,朝鲜未必有那么好征服,大明也不肯定不会放弃朝鲜。

    不过,此时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选择,平灭了叛乱之后,大金国总要有个进攻的目标,让大伙都有个盼头。不然的话,这个本来就没有什么底蕴的政权,一定会迅速崩溃。

    确定后金要攻打朝鲜之后,朱皇帝也算是松了口气。

    最近朝堂上有关辽东都司拆分问题的争论,在朱皇帝看来,无论是要设布政使,还是维持原状,都解决不了辽东的问题。

    辽东始终面临着三个方向上的敌人,只满足于防守的话,必然要驻扎数量巨大的军队,全用募兵的话,朝廷根本养不起。就算派出东江新军去消灭了现有的敌人,不能消化这一地区,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蛮族成为大明的敌人。

    只有把战线前移,在重要河流流域的关键节点建设简易棱堡,以堡垒线推进的方式,逐步蚕食,才能真正解决辽东和北方边境的安全问题,让大明腾出手来,集中全力对外扩张。

    差不多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方蛮族,大幅度扩张国土的庞大计划,并不需要军队都是东江新军这样用银子堆起来的强军。但起码要保证前线堡垒的守备部队,士兵们每天能有两顿饭,不至于在冬天冻死,起码还得有点粗糙的训练。

    而眼下九边士兵们,穷得连妻子儿女都卖了,发给他们一把火枪,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朱皇帝哪还敢指望这样的士兵们去为国守边。

    最让朱皇帝恼火的是,即便朝堂上依旧在为分拆辽东都司的事情争论不休,东江镇这个异类,依旧引起了文官们的不安。

    以文官监理东江镇钱粮的呼声,一直都没有消失过。

    敢提这个事的,都被皇帝直接贬官,才使得他们消停了一点。不过,也仅仅只是消停了一点。攻击东江镇杀俘的,攻击沈有容拥兵自重的声音,也在冒头。

    在巨额的银子和战功的诱惑下,不少官僚和武将都盯上了东江镇,大把的文官想要掌控这只军队,武将也有不少想要获得这只军队的控制权,他们大有联合起来,谋夺东江新军控制权的趋势。

    这样的局面下,朱皇帝越发觉得,严重的贪腐和法纪废弛问题不解决,想巩固国防就是做梦。靠禁军,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东江新军这才刚取得了一点战功,就遭遇了一大波人的觊觎,继续维持眼下的局面,光是和这帮人斗智斗勇都要被烦死。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若是后金要留在辽东边墙外和他死磕,他做事多少还会有点束手束脚。现在建奴差不多已经确定要去征服朝鲜,等建奴陷在朝鲜那个大泥潭里,那他要对付的,显然就只有国内的这帮前猪队友们了。

    这段时间内,反复斟酌之后,他发现要敌人像大林同志放倒的那些人一样,完全不反抗,根本就不大可能。

    大林同志所在的组织,对军队还是有很强的掌控力,而朱皇帝明白,自己显然对地方军队没有什么掌控力。

    大明满朝上下,根本没有多少有理想和信念,愿意服从朝廷的官僚。另一时空的历史已经证明,他们心中若是有忠义,也不会在明亡后成批地投满清。而军队中有战斗力的那些家丁,身份更接近于是他封臣的封臣。

    真要重整法纪,必然要放倒一大片官僚和武将,下面的人真忠义的会有,但大部分人肯定不会束手等死,他们必然高举清君侧的旗帜。

    随着对基层的情况越来越了解,朱皇帝也愈发明白,除开营兵系统的问题,自己想要解决的卫所问题有多难搞。

    稍微调查了一番,他就发现,不止军卫,就是元末战乱中人口损失严重的州府,只要有军卫存在,其中的科举世家大族,几乎半数都是世袭卫所军官家庭出身。

    拜洪武和永乐确立的尊武国策,这些世袭贵族,一开始可是有着极大的政治特权,大肆兼并土地,一直到明中期,地方上其实都是以武为贵,州县根本管不了这些世袭权贵。到了嘉靖朝,意识到卫所世袭武官对地方的侵害,嘉靖那位猛人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严惩了卫所武官,才使得武官地位真正衰落下去。

    不过,嘉靖的改革,结果不是世袭武官家族彻底衰落,而是让他们大多投身科举,创造了大批的军卫背景的士绅。就比如河南归德府,八大家族四大都是军卫武官出身,而朝堂上,这样的家族也实在太多。

    他真要解放军户,可不是只会侵犯世袭卫所军官的利益,还要面对军卫出身的士绅的疯狂反扑。而这些士绅,更是有着庞大无比的关系。

    另一位伟人曾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有着过于严重的贪腐行为,以及支持维持卫所制度的人,在大明的官僚权贵阶层中显然都是多数,在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方面,朱皇帝发现自己没有几个朋友。大明军政体系的诸多积弊,根本不是团结多数,然后靠一纸诏令,派出几个缇骑就可以解决的。

    而俾斯麦的那句话,放在此时的大明也是适用的。

    “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确定了建奴今年冬天的军事行动计划后,朱皇帝也决定发动起来,只要建奴主力留在朝鲜,最有实力与他争霸天下的玩家少了一个,大明那些农奴主和士绅们,完全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