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他改变了大明 > 18.传奇女将秦良玉

18.传奇女将秦良玉

    在秦良玉带领剩下的石柱兵到达通州之时,朱皇帝决定召见这位传奇女将。上次秦良玉进京的时候,朱皇帝的身份还是皇长孙,没能见到她,这一次他当然不会放弃见一见这位传奇的机会。

    传旨的太监到达时,秦良玉也是非常的激动。对大明这位少年天子,秦良玉还是很有好感的。

    朱皇帝登基后没多久就秋后算账,把当年害死秦良玉丈夫的太监邱乘云直接处死,为她报了大仇。

    进入皇宫平台之后,朱皇帝直接免了跪拜礼还给她赐了座位,更是让秦良玉感到少年天子对她的器重,这样的礼遇却是只有阁部重臣能享受的,这让她感到有些惶恐。

    秦良玉来到自己跟前的时候,朱皇帝也好好地打量了一番这位传奇女将。

    这位女将军有着将近一米九的身高和稍显肥大的身材,朱皇帝其实已经通过外星大佬的监控看过,不过真人来到他跟前时,还是把他给震住了,见惯了个矮身材娇小的宫女后妃,突然见着这样一位女汉子,这让朱皇帝实在是大感传奇人物果然是不同凡响。

    “将军身量高大,气魄英武不凡,这女中丈夫之名,果真是不虚。”

    “皇上过誉了,臣惶恐。”

    “将军不必担忧,朕给的礼遇,将军当得起。若有人为此找将军的麻烦,朕会觉得不高兴。”

    秦良玉闻言一愣,顿时脸上就不该露出什么表情好了,虽说道理是这样没错,但你一个皇帝把话说得这么直白,真的没问题么?

    “皇上为此言,折煞微臣了,臣惶恐。”

    朱皇帝也没多啰嗦,问了问从浑河战场上逃出来的石柱兵残部的现状,表达了慰问之意后,就把话锋一转,“如今辽沈失陷,国事艰难,武将中堪用的少之又少,朕本欲让将军于山海关练兵。只是…不得不调将军回川。”

    秦良玉闻言脸色微变,“皇上厚爱,臣愧不敢当。可是…”在川地多年,如今各地都在调兵援辽精兵都被抽调一空的情况下,西南会出什么事,秦良玉哪能不知道,无非是朝廷官员百般欺压之下,某些看不清自身实力的蠢货又在蠢蠢欲动了。话说到一半,她很快想起,调令里都没说调动石柱兵的目的,这次调动的目的朝廷肯定不愿意声张,很快把自己的猜测吞回了肚子。

    看到秦良玉的表现,朱皇帝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近侍太监很快把朱皇帝准备好的密旨递给了她。

    秦良玉毕恭毕敬地接过,看了看后,脸上很快露出了了然的神色,起身行礼后说道:“皇上有命,臣必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有将军在,西南之事朕就放心了。不知将军对辽事有何看法。”

    “此非臣能言之。”

    “罢了,朕也知晓辽事一坏再坏的根子是什么。只是军中积弊已深,朕暂且也是无从下手。”

    秦良玉闻言后不由有些诧异,对朱皇帝居然对战败的原因有所了解大感惊奇,稍微愣了愣后才马上跪下,“君忧臣辱。臣不能为君上分忧,臣应万死。”

    “将军快快请起,将军满门忠烈,女中丈夫既是忠臣,亦是能臣,何辱之有。”

    朱皇帝多番肯定,语气真诚恳切,作为臣子,秦良玉自然是非常感动的,她没有起身,咬了咬牙说道:“皇上过誉了。以微臣愚见。如今东虏势大,唯有先求能守,而后革除弊政,厉兵秣马几载,方能言复辽。广宁乃是大城,墙高壕深,只需选派重臣勇将,收缩兵力,守住便不难。广宁控遏辽中咽喉,守住此处,以少量精锐游骑出击,东虏必无暇西顾蒙古,再以厚利联络北虏,则神京无忧矣。而军中弊政,想必陛下已有耳闻,当如何整肃,此非臣能言之。臣惟有一句话,陛下求治心切,却不可过于操切。”

    说着,她小心翼翼抬起头,观察了下朱皇帝,发现他脸上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这才低头道:“臣逾越了,还请皇上降罪。”作为一个小小的土司,妄言国家大政是很犯忌讳的,她说出的这番话信息量也很大,不光给出了良好的战略建议,几乎是把满朝的武将、激进求战派的文官、领兵的文官、监军的太监和朝堂上的大政主持者,都隐晦地批判了一番。

    秦良玉也不愧是和大明南北各色军队都打过交道的老将,战略眼光不错,从朱皇帝登基以来的举动和刚才的言论,这位老将也是感觉少年天子想要搞一个大新闻,只能劝他整顿军队不要操之过急。

    “将军请起。我大明满朝上下,要么贪鄙庸碌,要么志大才疏,即是忠臣又是能臣的,却是没有几个。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将军又何罪之有。将军与朕所思不谋而合,朕心甚慰。”

    朱皇帝的语气十分平淡,但是包含的怒气和杀意,却是惊得在场包括秦良玉在内的人都有些胆寒。

    说着,朱皇帝环视了左右的近侍一番,目光森冷无比,看得他们都吓得跪下之后,才开口道:“朕与将军刚才那些话,若是有谁泄露出去一个字。朕定会让他知晓,什么叫求死不能!”

    在场的几个近侍和侍卫,闻言后立刻跪了一地。

    “皇爷,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朱皇帝再次环视了一番,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和秦良玉闲扯了一番家常之后,他突然就来了兴致,“朕今日得见将军英姿,又得闻忠言良策,不由诗兴大发。来,笔墨伺候。”

    不做文抄公怎么算穿越者,在当下这个环境里头,偶尔发一发诗兴也是雅事,皇帝专门写给秦良玉的诗句,作为护身符也是不错,用来收买人心是再好不过的。

    有外星大佬的外挂,朱皇帝很快就很无耻地把便宜弟弟的诗句直接拿来用了。

    其一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崇祯皇帝的诗句虽说水平不怎么样,不过比起我大清那位喜欢破坏文物的十全老人水平还是高了那么一点的。

    朱皇帝的字写得没有便宜弟弟那么好,不过在皇宫里宅着闲着无事苦练了十多年,也不是一般的文人能比的,几乎可以说是摸到了书法家门槛,单纯作为书法作品价值不算高,但也不差,更重要的是,这是皇帝亲笔写就,只要朱皇帝在位一天,这就是一道护身符,其价值是不用多说的。

    除开诗句墨宝,朱皇帝在让秦良玉退下前还给了她一个惊喜,从内帑里拨款二十万两作为给石柱兵路上改善伙食以及回川后募兵以及补充武器盔甲的费用。

    秦良玉回到部队驻地之后,很快召集了一众亲信,告知了皇帝的恩典之后,就把朱皇帝赐下的东西发了一部分。

    除开二十万两银子,朱皇帝还给秦良玉的直系亲属每人赐了一副上好的坩埚钢制成的四分之三身冷锻板甲、钢制宝刀一把和一把遂发手铳,另外,朱皇帝还给了秦良玉五本简化字和按照注音符号排序版本的《天启大字典》,十套小学语文数学教材。

    马、秦两家的人虽说对简化字、注音符号和小学教材的作用还不是很懂,不过明面上的赠诗题字、二十万两银子和武器盔甲那都是货真价实的恩典,得知了消息后,都是激动得不能自已,纷纷表示要誓死效忠大明。

    对于在石柱搞教育,朱皇帝自然是抱着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想法在见缝插针,石柱这种本质上是独立封国的土司地盘,学儒学的不多,学点实学对于那里的人民也是有好处的,慢慢从头开始,也是能培养一些人才的,后序的他会陆续拨给石柱一些钱,增发初中水平的教材。

    暂时安排好了川贵两地的问题之后,朱皇帝也稍微松了口气,不再成天盯着援辽部队补给解决不好,户部和地方互相大肆扯皮推卸责任,以及因为包括补给在内的各种问题各镇援辽部队迟迟不到之类的一大堆烂事。朱皇帝早知道大明官府是个什么鸟样,对这些丝毫都不觉得意外,也懒得去生气。

    军队集结的效率和后勤保障能力,本身就是最能直接反应政权组织度高下的东西,大明要是在这方面能做到合格,就不会在辽东一败再败了。他们做不好很正常,做好了才是怪事。

    一个人口近2亿的大国被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后金压着打,这个事实早说明了当下政权的腐朽程度。要是大明现在这套军政班子还有救,朱皇帝也不用心急火燎地琢磨着建新军,暗地里策划搞大清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