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贞观攻略 > 八百一十二 保王伐唐(上)

八百一十二 保王伐唐(上)

    如果说董卓之乱是汉末群雄割据纷乱的直接导火索,彻底摧毁了汉室最后一丝威严,那么泉盖苏文的就是导致高句丽群雄割据纷乱不止的直接导火索,当然了,这里面也少不了苏宁的推波助澜,可要说到底是什么个意思,到底是如何发展的,还是泉盖苏文的脑洞打开,反正苏宁是没有想到泉盖苏文真的会这样做。

    刚一发布,就在高句丽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剧烈的震动,泉盖苏文在这份檄文中表示了对唐帝国的彻骨仇恨和势必要手刃苏宁的强烈意愿,洋洋洒洒数千字,接着话锋一转,来了一招画龙点睛,把目的说了出来……

    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唐帝国和厚颜无耻的新罗国,作为高句丽如今仅存的最高级官员莫离支,他有义务承担起高句丽摄政的职责,要求各地官员立刻来安市城共商大计,还要把军队都过来,粮食也带过来,一起组织新的高句丽执政政和政府军,由他作为摄政王暂时总领全国兵马,对抗唐帝国和新罗国的联合攻击,重整旧山河。

    说道这里,要是还不明白泉盖苏文的真正意思,那么大家就都是傻子了,可是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明白泉盖苏文这话里面的意思是什么个意思,简而言之,就是要以莫离支的职位当上高句丽的无冕之王,然后掌管全部的兵马、粮草和钱财,再简而言之。就是要把这段时间内大家发展的军力全部收到他的手里面。

    你说要是高建武在这里,说一句,大家指不定还要忌惮,然后做做样子,或许干脆就跟了高建武,可是你泉盖苏文算什么东西?家都没了,权力都没了,你以前是莫离支,你现在还以为你是莫离支?给你几分面子说你是莫离支,不给你面子直接一巴掌抽到你脸上。都什么时候了还敢装腔作势?找死吗?

    大家现在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姜以式都死了,你还想怎么样?军队多?我也有!粮食?我也有!你有的我都有,你没有的我也有,我凭什么把权力和军队都交出来?你长得帅还是怎么着?凭什么啊?!

    估计泉盖苏文也没真想怎么着。大概就是想找个理由对外面动手。看着大家伙儿都在发展自己。觉得要是不赶快下手的话搞不好就真的能出来好几个跟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不管是不是真的强,哪怕是强征农民入伍充数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而且还有新罗人和唐人的虎视眈眈,他不得不这样做了,李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

    至少他打算兵变的事情已经没人知道了,他现在至少还是明面上的莫离支,如果不把这个莫离支的职位的最后一丝利用价值给榨干,实在是心有不甘,所以就由李先生执笔,写下了这份旷世奇文——,笑掉了无数大牙,两个星期之后,没有兵马和粮草过来,倒是来了不少份信件,打开一看,泉盖苏文饶是有了心理准备也被气的七窍生烟。

    所以他终于有了对外面动兵的准备了,反正北边长城那一线他是不打算去攻击的,因为那里要是一旦唐军来袭肯定是第一线,他不想做出头鸟,而且还有契丹人在那里,更不安全,他打算把长城以南大同江以北的地区全部都给拿下再说,现在军队还在奋力阻击新罗人,双方隔着大同江打的很激烈,泉盖苏文没办法赶走新罗人,新罗人也渡不过大同江,就是这个情况。

    至于其他的地区,就是群雄割据的情况了,少少的一块土地却有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割据势力,把逃难而来的大量难民全部征为兵马,而之前的那一大批被泉盖苏文赶走的难民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实力派给截下来了,主要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王都的大变,而现在知道了,却有些追悔莫及。

    不过那里头的青壮男子都差不多被泉盖苏文给抽干了,截下来也是浪费粮食,所以没有人愿意去长城找到这批难民,这就间接的促使了这群难民的悲惨未来,军阀们显然不会去管这些人,而是积极准备着,终于,在姜以式战死的第二十三天以后,大唐贞观十年三月十一日,泉盖苏文兵分三路,对安市城周边的三个地方实力派展开进攻。

    理由就是,蔑视王权,意图不轨。

    这种时候说理由其实就是个笑话,但是谁都知道,你要打人家,总需要一个开战的理由,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大家都不开心,有了理由,至少可以给自己脸上贴贴金,这就很好了,于是乎,泉盖苏文的大军出动了,前段时间聚集的十万兵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五万人和新罗人对峙,三万人保住安市城,剩下的两万人兵分三路出击。

    刚刚开始没多久,这三个地方派也不是多强,感觉也没有多厉害,虽然号称拥兵过万,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大家也都清楚,所以泉盖苏文没把他们当作对手,只是一只小老鼠而已,真正的对手和新罗人和唐军,所以八万兵力用来震慑唐军和新罗人,只有两万人的富裕对外开拓,其实这也是最大的兵力了。

    幸运的是这两万兵马并没有给泉盖苏文丢脸,都是泉盖苏文的老底子带着原先安市城的镇守军,杨万春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兵马,哪里是那些地方实力派刚刚拉起来的乌合之众可以对抗的?

    仅仅五天,三个实力派宣告灭亡,三个县被泉盖苏文拿下,获取了一万兵马和一些粮草,收获颇丰,接着泉盖苏文没有停息,而是宣告没有听从命令的都要讨伐,听从命令的可以活命,现在没有人听从命令。那就都要讨伐,这只是一个开始。

    所有地方实力派都意识到了泉盖苏文手中的精兵的强大战斗力,还有从辽东半岛撤退回来的那些溃兵,虽然被打败了,可是精锐程度也不一样,泉盖苏文本身也很会用兵,正在和新罗人对峙,所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和泉盖苏文对抗,于是他们决定,暂时联合。发展自身的同时联合起来。以求将泉盖苏文的征伐军队干掉。

    不过很显然这并不容易,在十天之内,泉盖苏文的三路讨伐军势如破竹,连破七个地方实力派的军队。占据了九个县。讨逆军从两万人扩充到了五万人。更加强大了,这让很多的地方实力派觉得不安,于是共同推举了几位拥有比较强大军力的军镇将军带兵和泉盖苏文决战。三名军镇将军也不爽泉盖苏文很久了,欣然答应,带着各自的两万联军兵马出发,和泉盖苏文的讨逆军决一死战。

    这三名军镇将军都是很精明的,在泉盖苏文抽调长城卫戍精锐军之前就各自带了兵马到内陆占据地方称王称霸,如今和泉盖苏文狭路相逢,当然不能让他过得舒服,泉盖苏文的讨逆军连战连捷之下也露出了骄傲的毛病,终于在五天以后的决战中失利,三支讨逆军全军覆没一支,败逃两支,第一次讨逆战争就此失败。

    第一次讨逆战争的二十天之内占据的十二个县只剩下六个,五万讨逆军又变回了两万人的数量,等于只得到了六个县的领土,其他的六个县被三个将军占据了,泉盖苏文又一次成了笑料,这让泉盖苏文恼怒不已。

    他随之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方位不太好,需要同时应对三个方面的敌人,这实在是太不利了,所以他决定从新罗人身上找到缺口,唐军没法儿对付,他们不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地方实力派也不好对付,至少也需要自己整顿好实力之后,现在唯一可以对付的就是牵制了一半兵马的新罗人。

    新罗人也真是的,放着其他地方那么多人不打,就冲着我来,什么意思,当我好欺负?泉盖苏文一怒之下亲自领兵渡过大同江突袭新罗人,大破新罗大军,获得了大量的粮草军械和被俘获的高句丽人,泉盖苏文大喜,立刻带着这些人和东西渡江,把五万军队抽调了两万人回去,准备整合一下力量,再一次整顿五万讨逆军准备出战。

    正是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新罗人也是运气不好,主帅生病了,难以指挥,泉盖苏文得到了苏宁的启发,以夜袭打击了认为不可能主动进攻的新罗人,大破新罗十二万大军,斩杀将领十几个,一举把新罗人赶回去了好远,暂时肃清了南部的危险区域。

    这个消息没多久就传扬开了,地方实力派们终于意识到泉盖苏文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家伙,他之前自己没有出手,所以自己这些人才把泉盖苏文的讨逆军打了回去,现在就不一定了,泉盖苏文估计要自己动手了,情况会更加恶劣也说不定,于是面对威胁的七个实力派整合兵马十万人,准备和泉盖苏文决战。

    第一次战败十七天之后,也是大破新罗的七天之后,泉盖苏文发动了第二次讨逆战争,仍然不是他亲自统兵,但是兵马扩充到了五万人,装备齐全,战斗力颇强,在没有新罗人的威胁之下,泉盖苏文的讨逆军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不仅仅夺回了那曾经占据的六个县,还又占据了八个县,把那三个将军打的连连溃退,最后一战还斩了一个将军。

    只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北方三个实力派联军两万人突袭泉盖苏文的老巢安市城,连破两个县之后打到了安市城低下,摧毁了泉盖苏文的一半军屯,泉盖苏文大怒之下带兵出击,可惜对方早已撤退,一点点东西都没有留下,泉盖苏文及其恼怒之下只好命令军队退回来,丢掉了五个县,退回了防线中,继续舔伤口。

    第二次讨逆战争夭折……

    军队的损失是其次,粮食的损失才是最重要的,没有粮食,军队再强大也没有用,粮食最重要,泉盖苏文决定暂时不再发动讨逆战争,而且根据李先生的一段分析,泉盖苏文意识到,这可能也是唐军的计谋也说不定,坐看高句丽自相残杀,消耗实力,然后捡便宜,唐军目前军力不足,获取辽东半岛已经很吃力,无法继续出击。

    明白了这一切的泉盖苏文决定学习唐军,龟缩在自己的领地内,建设完善军队和生产,坐看地方实力派联军的内斗。

    历史再一次重演,泉盖苏文停止进军的五天以后,联军内部矛盾爆发,一个将军杀了两个县官和一个州官,强行占据了一片土地,引发了联军内部的混战,五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实力派只剩下二十多个,一下子减员一半,剩下的军阀的质量也上升了不少。

    越来越有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