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巨浪 > 移花接木——岛级通用巡洋舰

移花接木——岛级通用巡洋舰

    库叶岛号,台湾岛号,海南岛号,琉球岛号,崇明岛号,济州岛号,吕宋岛号,棉兰老岛号,勃泥岛号,苏门答腊岛号,巴厘岛号,爪哇岛号,帝汶岛号,苏拉威西岛号,班乃岛号,巴拉望岛号,锡兰岛号,马达加斯加岛号,马耳他岛号,毛里求斯岛号,关岛号,塞班岛号,瓜达尔卡纳尔岛号,永兴岛号,太平岛号,黄岩岛号,勿里洞岛号,种子岛号。

    ****

    早在设计省会级轻巡洋舰的时候,海军内部就有人提出其主炮威力偏小。

    一万三千多吨的排水量,却只装了150毫米口径的舰炮,确实有点大船装小炮的感觉。

    后来在设计功臣级的时候,更多的人提出应该采用口径更大的舰炮,而不是局限于轻巡洋舰的150毫米舰炮。

    其实,此时海军也意识到,舰炮口径过小成为了战舰战斗力的瓶径。

    问题是,战争时期,海军对巡洋舰的数量要求非常高,不可能让战舰的建造工作因为舰炮问题而受到影响。另外,研制新式舰炮的投入也不小,且一时半会不会有所收效,因此只能继续采用150毫米舰炮。

    随着虎级通用巡洋舰开始建造,海军的舰炮问题得到了解决。

    经过测试,海军发现,与陆战队共同投资研制的175毫米舰炮的威力远远超过了150毫米舰炮,而且在采用了大量新技术之后,其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完全能够满足海军的要求。

    从当时的测试结果来看,七十四年型175毫米舰炮的威力不比重巡洋舰上采用的200毫米舰炮差,如果能够开发出合适的穿甲弹,甚至比200毫米舰炮还要厉害一点。显然,这正是海军巡洋舰需要的“理想主炮”。

    有了这个基础条件,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

    当时,在推动新式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方面,最积极的不是海军,而是崇明造船厂!

    失去了设计功臣级的机会后,崇明造船厂承担了虎级的设计工作,可海军只订购了七艘,造船厂拿到的设计费用(其他承建船厂每建造一艘都要向设计船厂支付一笔设计费用)自然少得可怜。

    可以说,崇明造船厂此时已经有点后悔了,如果早知道功臣级有那么大的产量,当时无论如何也会加打研制投入。当然,这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在海军内部有人提出功臣级的主炮口径过小之后,崇明造船厂立即嗅到了海军即将启动新式巡洋舰研制工作的气味,随后一方面鼓动海军内部人士继续呼吁研制装备更大口径主炮的巡洋舰,另外一方面积极展开相关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由此可见,作为帝国老牌造船厂,崇明造船厂确实有点真本事。

    随着海军在七十四年年底提出了研制新式巡洋舰的要求,崇明造船厂在七十五年(43年)六月份就拿出了相关设计,而且保证在七十五年年底完成左右的设计工作,并且让船台做好一切开工建造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这种积极的态度,海军自然很欢迎,只是在设计把关方面也没有丝毫放松。

    最初的时候,崇明造船厂提出的是四炮塔八门主炮的方案,海军显然觉得主要用于舰队作战的巡洋舰,这点主炮太少了。随后,崇明造船厂又提出了三座三联装主炮的设计方案,海军仍然认为主炮数量有点偏少,毕竟巡洋舰打击的是驱逐舰与敌人的巡洋舰,主炮的火力密度比主炮威力更加重要。

    最后,崇明造船厂提出了四座三联装主炮炮塔的设计方案。

    十二门主炮,基本上满足了海军的火力密度要求。

    可在采用三联装175毫米口径主炮炮塔的情况下,巡洋舰的舰体宽度肯定要超过二十米,而在不大幅度提高排水量的情况下,舰长就必须限制在一百八十米之内,从而导致战舰的长宽比缩小,虽然这有利于提高战舰的稳定性,却必然影响战舰的最快速度以及战舰的续航力。

    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帝国海军决定降低速度要求。

    其实,在帝国海军确定了快速战列舰的速度没有必要超过30节之后,对巡洋舰的速度要求自然也降低了不少。而新式巡洋舰的主要任务还是伴随战列舰作战,因此其速度只需要达到三十三节就能满足所有作战要求。

    如此一来,只要保证了主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且保证有足够的载油量,续航力的问题就不突出了。

    当然,防护能力必须提高。

    只要帝国海军的巡洋舰采用175口径的舰炮,敌国巡洋舰的主炮口径也会随之增加,而不可能继续保持六英寸。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国与英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的巡洋舰将主炮口径提高到了七英寸与七点五英寸。如此一来,就必须提高帝国海军巡洋舰的防护能力,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

    只是,如果片面的提高装甲厚度,只能使排水量直线上升,而装甲防护能力的提高速度是赶不上舰炮威力的提高速度。当时,江南造船厂正好参与了帝国海军第二种大型巡洋舰的设计工作,而崇明造船厂与江南造船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崇明造船厂的工程师大量借鉴了鲨鱼级大型巡洋舰的设计理念,通过优化舰体结构,以及重点防护来提高巡洋舰的生存能力,而不是片面的提高装甲厚度。

    正是基于这一设计理念,岛级巡洋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七十六年(44年)初,细节设计工作完成了大概百分之八十五的时候,海军就下达了第一批七艘的订单,并且将其命名为“岛”级。次年三月,所有设计工作完成之后,海军又追加了七艘的订单。因为这两批订单的十四艘几乎没有区别,所以又被当作了一批看待,而不是两个批次。

    其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14850吨,满载排水量:18450吨,最大排水量:21880吨;总长:179.8米,水线长度:172.3米,型宽:21.5米,吃水:7.2米;定员:724人。

    锅炉:8台七十五年型燃油锅炉,主机:4台七十六年型蒸汽轮机,功率:17000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33节,续航力:12000海里/16节。

    主炮:12门七十四年型175毫米/L55型舰炮(4×3),副炮:16门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舰炮(8×2)。

    主装甲带:110-170+75毫米,装甲隔舱:80毫米,水平装甲80-110+75毫米,露天甲板:25毫米,炮塔:220毫米,炮座:220毫米,司令塔:110-170毫米。

    看得出来,相对于功臣级,岛级在全面强化防护能力的同时,对重点部位进行了加强,而且其主装甲带采用了19度斜角安装,使其具备了抵抗七英寸与七点五英寸穿甲弹的能力,另外其大量采用隔舱化的设计也提高了中弹后的生存能力。

    另外,结合以往的战斗经验,帝国海军取消了岛级上的鱼雷发射器。实战证明,轻巡洋舰上的鱼雷在舰队作战中几乎没有使用机会,即便有,有是在打垮敌人之后,而此时驱逐舰足以完成鱼雷攻击任务,不需要轻巡洋舰出手。

    由其命名为“岛”级通用巡洋舰就能看出,帝国海军非常重视这种战舰。

    以往,岛屿名称是帝国海军无畏舰与超无畏舰的名字,从来没有用在巡洋舰上。

    随着第一批十四艘陆续开工建造,在造船厂有多余船台之后,帝国海军又订购了第二批十四艘,使其总产量达到了二十八艘。而第二批又针对第一批次在建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

    当然,作为通用巡洋舰,岛级与功臣级一样,在设计中大量采用了降低后勤保障需求,提高持续作战能力,以及增强使用效率的设备与设计方式。

    只是,在帝国海军中,岛级一般作为舰队护航战舰使用。

    也正是如此,在战争后期,岛级参加了几乎每一场舰队决战,并且用其175毫米主炮让敌人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尝到了苦头。当然,作为通用巡洋舰,岛级也经常被派去支援陆战队,这也正是通用巡洋舰的最大特点!

    另外,因为在设计中大量借鉴了鲨鱼级的设计方式,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岛级是鲨鱼级的缩小版,或者说是鲨鱼级大型巡洋舰的“舰队作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