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巨浪 > 重装悍将——樟宜级火力支援舰

重装悍将——樟宜级火力支援舰

    樟宜号,泗水号,坤甸号,达沃号,宋卡号,实兑号,那霸号,塞班号,腊包尔号,横滨号,直布罗陀号,马耳他号,苏伊士号,贾夫拉号,德钦号,吉大号,卡拉奇号,开普敦号,图利亚拉号,吉布提号,摩加迪沙号,亚丁号,鲸湾号,德班号。

    ****

    将商船改装成火力支援舰,只是应一时之需,而不是长久之计。

    即便“凤凰”级与“海洋之星”级在实战中的表现非常不错,让陆战队感到很满意,可是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几乎都与商船的船体有关。另外,改装的火力支援舰几乎没有改进的余地,很难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真正要解决问题,还得研制火力支援舰。

    这一点,陆战队在改装“友谊”号的时候就认识到了。

    当时,一是没有条件,二是没有实力来建造全新的火力支援舰。陆战队没有就此放弃,在改装“友谊”号的时候,陆战队就委托那批船舶工程师设计新的火力支援舰。当然,在设计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非常多。

    最严重的,莫过于陆战队没有设计战舰的管理经验。

    别说战舰,就连登陆舰都是由海军按照陆战队的要求设计的,设计阶段的具体操作完全由海军负责,陆战队根本插不上手。而设计任何一种战舰,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合理的管理,才能使效率最大化。

    在这方面,陆战队连学前班的儿童都算不上。

    结果,从一开始,陆战队与负责设计工作的工程师就闹出了很多的笑话。

    比如,在确定火力支援舰的吨位时,陆战队最初要求尽量控制吨位,可又得保留足够的火力与弹药承载能力,结果显然不会好到哪里去。随后,陆战队又放宽了对吨位的限制,在设计即将完成的时候,陆战队才发现其造价高得根本无法大批量的采购。

    另外,在火力支援舰主炮口径的选择上,陆战队也闹出了很多笑话。

    从根本上讲,陆战队是不太情愿采用海军舰炮的,毕竟陆战队的库存弹药都不是舰炮的弹药,而要采购舰炮的弹药,还得与海军合作。

    最初的时候,陆战队希望能够在火力支援舰上安装175毫米火炮。

    这是陆战队炮兵最大口径的火炮之一,性能也不算太糟糕,可是用在火力支援舰上,却有点扎眼。

    不说别的,陆战队的175毫米火炮的威力还不如海军150毫米舰炮。

    即便在大部分的战斗中,400毫米舰炮显得威力有点过头,只能用来对付敌人的永备工事,而且不能用于战术支援,不然很容易伤到附近的陆战队作战部队。200毫米舰炮的威力比较合适,可是海军没有建造太多的重巡洋舰,200毫米舰炮的生产线早就关闭了,重启生产线的代价非常高昂,而且200毫米舰炮的精度问题也比较严重。150毫米舰炮存在着威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加强了的永备工事时,150毫米炮弹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必须动用400毫米舰炮与200毫米舰炮。

    当然,陆战队的175毫米火炮的问题更严重。

    射程近,弹丸质量小,威力不足,且炮管没有防海水侵蚀的能力,在海上使用的话,很容易老化。

    因为没有合适的火炮可选,所以新式火力支援舰的设计工作拖了一年多。

    最终,陆战队搭了海军的便车。

    当时,帝国海军也正在为大型巡洋舰开发新式舰炮,而海军选择的有两种,一是后来装备在“海龙”级上的300毫米舰炮,二是用于“鲨鱼”级的240毫米舰炮。从根本上讲,海军比较倾向于采用300毫米舰炮,因此最初的时候,海军向陆战队“推销”的是300毫米舰炮。

    毫无疑问,为“海龙”级研制的300毫米舰炮的性能非常优异。

    问题也同样突出,即其身管寿命非常有限。也许海军不太重视身管寿命,毕竟一场海战打不了多少炮弹,而且击沉一艘敌人的大型战舰,或者俘获敌人的几艘大型船只,换来的价值就能生产几十上百根火炮身管了。

    可是,陆战队却极为重视火炮身管的寿命。

    在对地支援中,特别是在高强度的战斗中,火力支援异常重要,如果火炮身管寿命过低,且无法在前线更换,就必须返回后方的基地,甚至船厂。如此一来,必然缩短火力支援舰在前线活动的时间,降低其使用效率。另外,300毫米舰炮的身管极为昂贵,甚至比400毫米舰炮身管还要贵,陆战队又不是“大户”,自然得斤斤计较。

    毫无疑问,陆战队倾向于采用性能稍差,但是足够用的240毫米舰炮。

    实际上,240毫米舰炮完全能够满足陆战队的作战需要,其发射的350公斤高爆弹,以及380公斤半穿甲弹足以摧毁陆地上的任何军事目标,甚至能够打击地下五米深处的防御工事,且其附带伤害比400毫米炮弹小得多,能够满足近距离炮火支援的要求。更重要的是,240毫米舰炮的身管采购价格只有300毫米舰炮的一半,而且其弹药的采购价格也只有300毫米炮弹的一半。对于在战斗中会消耗大量弹药的陆战队来说,越便宜的炮弹,就意味着越多的炮弹。

    可以说,正是陆战队的这一倾向,最终促成了“鲨鱼”级大型巡洋舰的诞生。

    如果没有陆战队参与,帝国海军很有可能不会在“鲨鱼”级上装备240毫米舰炮,而是通过减少主炮数量的方式来控制排水量,从而让“鲨鱼”级装备300毫米舰炮。毕竟,研制一种新式舰炮的投入不会少到哪里去,有陆战队分担研制经费,海军自然乐意做个顺水人情了。

    确定了主炮之后,还得确定副炮。

    实战证明,火力支援舰至少得配备两种口径的舰炮,才能在发挥出全部的战斗效能,并且节约资源。毕竟,实战中,不是所有目标都需要动用主炮,对付一些小型目标,负责没有防御的目标,口径稍小一点的舰炮就足够了。另外,小口径舰炮的射速远远超过了大口径舰炮,在需要提高火力密度的情况下,小口径舰炮的战斗效能比大口径舰炮高得多。

    这次,陆战队坚持要采用175毫米口径。

    这个要求实际上也非常合理。

    按照海军的标准,175毫米口径炮弹的重量是150毫米口径的一点六倍,是240毫米口径的四成,也就是说,175毫米口径炮弹的重量在一百公斤左右。一百公斤的炮弹可以装填大概40公斤的zha药,其威力足以满足绝大部分的作战要求。

    即便按照陆战队的标准,175毫米口径炮弹的重量也有60公斤,装药量在25公斤左右,也能满足大部分战术任务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175毫米口径炮弹在战斗中的消耗非常惊人,陆战队不希望让这种最常用的弹药由海军提供。

    可是,问题也很突出。

    陆战队希望在陆炮的基础上研制舰炮,而陆炮的结构与舰炮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弹膛与炮管膛线。如果采用陆炮的标准,175毫米舰炮的射程难以超过20公里。实战中,火力支援舰往往要在距离海岸5到8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活动,如此一来,175毫米舰炮只能打到内陆12到15公里的范围之内,无法对陆战队提供全程炮火支援。

    显然,用陆炮做基础,不可能研制出性能足够好的舰炮。

    最终,陆战队不得不做出妥协,在保留了175毫米口径的情况下,采用舰炮标准,设计出射程在30公里以上的舰炮。

    这次,陆战队与海军又走到了一起。

    当时,帝国海军正在为轻巡洋舰的火力问题而犯愁。实战中,150毫米舰炮能够有效的对付敌人的驱逐舰,却难以压制住敌人的轻巡洋舰,如果遇到敌人的重巡洋舰,就更加没有办法了。

    好几场海战都证明,帝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在遭遇了敌人的重巡洋舰之后,往往得与敌人近身肉搏,才能发挥出150毫米舰炮的威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能够击败敌人,也会遭受惨重损失。

    回到老路上,研制装备200毫米舰炮的重巡洋舰没有任何意义。

    实战中,轻巡洋舰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战列舰,使战列舰免受敌人驱逐舰的威胁。200毫米舰炮对付驱逐舰的效率并不高,甚至不如150毫米舰炮。另外,在对付轻巡洋舰的时候,200毫米舰炮也不是很理想。

    最重要的是,要为巡洋舰安装200毫米舰炮,其排水量至少得超过15000吨。

    如果要使其具有相当的防御能力,其排水量必须提高到20000吨。在这种情况下,帝国海军完全没有必要建造重巡洋舰,直接拿“鲨鱼”级大型巡洋舰来充当舰队辅助战舰就行了。只是,大型巡洋舰的造价过于高昂,属于“损失不起”的战舰,海军没有任何理由让大型巡洋舰为战列舰护航。

    如此一来,海军需要的是一种排水量在15000吨左右,火力强大的战舰。

    显然,必须研制一种介于150毫米到240毫米之间的舰炮,来装备这种用于执行舰队作战任务的巡洋舰。

    如果不是陆战队的参与,海军很有可能研制新式200毫米舰炮。

    最后,海军与陆战队达成了一致意见,共同出资研制175毫米舰炮。

    如此一来,海军的巡洋舰就能在保持15000吨排水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强防护,提高其生存能力。显然,对海军来说,生存能力更强的巡洋舰,绝对要比装备过剩火力的巡洋舰更有吸引力。

    显然,正是海军的积极参与,陆战队才解决了建造专业火力支援舰的两个主要难题。

    相关的设计工作也迅速进入了快车道。

    与作战舰艇不一样,因为火力支援舰不考虑舰队作战的性能要求,所以其火炮配制非常独特。

    按照陆战队的要求,在20000吨的排水量之下,火力支援舰上必须有12门240毫米舰炮与18门175毫米舰炮具备同时向某一侧开火的能力。这样的话,火力支援舰的弹药投送能力才能达到五个陆战炮兵营的级别。

    可以说,这个要求是工程师遇到的最大难题。

    主炮的配制还比较简单,四座三联装炮塔就够了。可是副炮的配制却很麻烦,如果按照战舰的方式,在两舷配制副炮,该舰就得准备36门175毫米火炮,如果采用三联装炮塔,就得安装12座炮塔,而副炮一般用的是双联装炮塔,那就得有18座炮塔。这样一来,战舰两舷上就得各配备9座炮塔。

    毫无疑问,在20000吨的舰体上,很难在一侧安装9座炮塔!

    如果考虑到战舰稳定性,那么这种火力配制除了严重削弱其防护能力,降低其速度之外,还将导致舰体很不稳定,结果严重影响到炮击的精度。

    另外,如果要提高火力支援舰的稳定性,必须采用小长宽比的舰体,如此一来,战舰的长度就要受到限制,从而难以配备足够多的炮塔。

    最终,工程师决定将所有炮塔都部署在战舰的中轴线上。

    因为陆战队只要求火力支援舰的速度超过20节,且续航力达到5000海里就足够了,其防护能力也只要求能够抵抗150毫米陆炮的轰击就行了,所以工程师在大量削减动力设备的同时,还减少了装甲,从而控制住了战舰的排水量。另外,火力支援舰并不承担舰队旗舰的任务,所以其指挥控制系统也能进量简化。

    综合这些因素,工程师最终拿出的设计方案不但满足了陆战队的要求,还超过了陆战队的要求。

    其四座三联装240毫米炮塔中,前后各一座,另外二座安装在舰体中部,其四座炮塔都安装在了首甲板上,以尽量降低中心。六座四联装175毫米炮塔则才用背负式的方式,分别在战舰的舰桥前方,烟囱后方与副舰桥后方各设置两座。这六座炮塔都安置在三号甲板上,以避免与附近的主炮炮塔冲突。

    也就是说,工程师为其配制了12门240毫米舰炮与24门175毫米舰炮。

    对于这一设计,陆战队相当满意。

    在下达了第一批十二艘的采购订单之后,陆战队将其命名为“樟宜”级火力支援舰,且随后的所有战舰都用陆战队在海外的基地,或者驻扎有帝国陆战队的城市的名字命名。因此该级火力支援舰又被称为“陆战队基地”级。

    其主要性能为:

    标准排水量:20450吨,满载排水量:24750吨;总长:198.4米,水线长度:187.7米,型宽:28.1米,吃水:8.4米;定员:1452人。

    锅炉:2台七十二年型燃油锅炉,主机:2台七十一年型蒸汽轮机,功率:550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21节,续航力:5500海里/14节。

    主炮:12门七十三年型240毫米/L55型舰炮(4×3),副炮:24门七十四年型175毫米/L55型舰炮(6×4)。

    在第一批“樟宜”级建造完成之前,因为新的火力支援舰的设计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陆战队采购了第二批十二艘,最终使得该级火力支援舰达到了二十四艘。

    作为帝国海军陆战队建造的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火力支援舰,“樟宜”级在实战中的表现远远超过了之前那些由商船改造而成的同类战舰,其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友谊”号还要重大。

    另外,实战也证明,240毫米与175毫米两种火炮的配制方案足以胜任任何战斗。

    也正是如此,陆战队才会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采购了24艘“樟宜”级火力支援舰。相对而言,这24艘火力支援舰的采购价格只相当于8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14艘“鲨鱼”级大型巡洋舰,或者20艘“省会”级轻巡洋舰,可是其在对地支援中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前面那些战舰的总和!

    当然,“樟宜”级也不是没有问题。

    其最大的缺陷就是:不管是240毫米,还是175毫米舰炮的射程都不够远,当陆战队向内陆挺进的时候,就难以发挥支援作用了。

    也正是如此,“樟宜”级的建造工作还没有开始,陆战队就着手准备设计下一级火力支援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