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秦国做武王 > 第一百零四章 开两府 拜两令(求订阅)

第一百零四章 开两府 拜两令(求订阅)

    晨起,万物由阴入阳,宛如换新。

    秦王寝宫。

    秦治户令、治吏令、外交令、上将军、御史令、治礼令、还有丞相,尽皆聚于此。

    秦王嬴荡坐王座之上,身旁站着新晋的中书遏者令未阳。

    王座下方,七位国务大臣以丞相樗里疾和上将军向寿为首,一边四人,一边三人,分列两旁。

    今日,嬴荡召集诸位臣子,一来,是秦王久不在咸阳,如今归来,自然要见过一面,令群臣汇报国事,二来,是为秦国接下来的变法做好准备,如今,秦国最有权势的臣子,几乎都在此,国务大臣之中,也就只有一个治户令司马恒,还未从楚国归来,还有其三,正式昭告秦国,开两府,拜两令。

    “对楚一战,将士有勇,谋士善策,大获全胜,有如此之功,皆是仰仗诸位,仰仗我秦人,来,与寡人同饮此爵!”

    在寝宫的中央,正立着一座鼎,鼎里面盛放的,是温好的酒水。

    秦国君臣八人,正是在共饮这一鼎酒。

    分肉而食,分酒而饮,齐心协力,君臣一心!

    “臣等恭贺大王!”

    闻言,群臣站立,双手高举手中酒爵,异口同声地喊起来,之后一饮而尽。

    秦王自上而下看去,心中不由得感慨,如此良臣,岂能不平天下也!

    攻楚一战,别说是秦人,就是整个天下,对秦国、对秦王也是刮目相看。

    去年年初,秦国就迎来一场季君之乱,历来诸国,不少都弱于公子之乱,时也,天下还以为秦国必衰弱也。

    没想到这一年过去,世人皆是看到,秦国依旧是秦国,虎狼依旧是虎狼。

    “恭喜大王,老臣为秦四十载,见证了孝公的变法,惠文王的连横,但却没有一次,让臣是这般的震惊,贺喜大王!”

    看樗里疾的神情,颇为感慨。

    其后,由他领头,众位臣子依次道贺。

    公子疾年轻之时,就见证了商鞅的河西之战,之后又辅佐秦惠文王,出兵平定义渠,在函谷关大破三国联军,可谓是威震三晋的人物,先王托孤,洛阳救王,这哪一件不是大事。

    他的军事才能,不仅当得一名将,其治国手段,更是一流也,如此风华之人,可偏偏在这一两年间,觉得自己突然老了。

    老的让秦王不能再重用了,老的走错了一步棋,导致步步皆错也!

    今日,他看这秦国朝堂之上,人才济济,纵横有苏秦,治学有孟轲,治户有公输楠,吏治有司马恒,军事有向寿,还有一个司马错,能代王而监察天下,不至秦王再乱。

    要说名将,更是数不胜数,就是司马错除外,洛宜两位都督,皆是立下大功之人,如今,又出了两员小将白起和蒙鹜,尤其是白起,其军事才华,更是世所罕见。

    看到这些,他彻底明白了,是秦王对了,是他错了。

    既然秦王要他做一个摆设,做一个象征,那就让他这把老骨头,发出最后的余热吧。

    “丞相能说于燕国,令赵雍忌惮,也是一大功也!”

    嬴荡举爵,叔父二人共饮。

    一时之间,秦国群臣上下,俱是其乐融融,就连苏秦孟轲见之,也是心中震撼。

    天下诸国,诸臣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能和睦相处的,根本就没有,而秦国朝堂,至少在对待王令时,俱是一心。

    等酒过三巡,嬴荡走下王座,开始要说起正事了。

    “寡人变法,其目的是将权势归于国也,何为国,国务府便是国,国府便是国,寡人和诸位便是国。如此,则可集我秦众人之力,与天下诸国而争霸天下,一人之力是小,十人之力也不大,但万千秦人,其力撼山!

    权势为一,则力道为一,则军心为一,则君臣为一,则黔首为一,则氏族为一,如此,秦国皆可为一,无往而不利!”

    说罢,秦王看过众人。

    权势归于国,事情虽然已经开始在做了,但从秦王的口中说出来,还是第一次。

    以前秦王收权,都是只做不说,他现在都开始明说了,那就意味着秦王的收权之举,要更进一步了。

    秦国务大臣,俱是聪明之人,岂能参不透这个中意思,大王这是要他们,早做准备了。

    收归郡县之权,这是个大事情,必须要等到司马恒回来,一切就绪之后,再以雷霆之势展开,让那些想要反对的人,根本就来不及应对,嬴荡现在所为,就只是为了做个铺垫。

    见众臣无话,他又继续说了起来。

    “我秦攻楚之战,纵然是将军之威,锐士之利,但也离不开纵横之策也,若无纵横,则无攻楚之策,若无纵横,则无攻楚之机,我秦能有这一战,皆因苏子献策也。

    先王之时,苏子就曾入我秦国,献上平定天下之策,可惜世事多变,令我秦与苏子失之交臂,其后苏子合纵连横,挂六国相印,风云天下。

    若说天下纵横才气十分,寡人以为,唯苏子独占一半也,今寡人设外交台一府,列国务府之下,专行我秦国外事,代典客之职,拜苏子为我秦外交令,入国务府!”

    秦王现在宣布的这消息,诸位国务大臣早就知道了,此时的正式任命,不过就是一个仪式,一个通知而已。

    其后,会有尚书令拟好王令,盖上玉玺,由国务府传至秦国各郡县。

    听闻,苏秦起身,大谢秦王。

    紧接着,丞相樗里疾第一个赞同,并向苏秦道贺,剩余三位国务大臣依次跟上。

    等这一番事情了了,那下来就该是孟轲了。

    秦王又走到孟轲身侧。

    “礼乐之行,乃大夏所创,自我华夏有国之时,便有礼乐,其后商周,皆不缺礼乐也,此为教化万民之道,礼乐不兴,王道不兴,那国如何兴也!

    我秦自变法而强大,唯有变法,才可令我秦强上加强,商君变法,行郡县,分田地,立军功,乃至先王,重外事,用连横,拜山东士子为相,令我秦继续强大,如今国力,皆在于变法也。

    自寡人即位以来,就一直行变法之道,其变法有三也。一、置左右丞相,二、行战卒之变,立洛宜都督,三、立国务府,改九卿,设国务大臣,如今我秦国,已达到国力之盛也,若要再行一步,则还须变法,变治学之法,变礼乐之法。

    只有我秦人,人人知法知礼乐,才能上下一心,知国也,这般天朝上国,在二十年间,焉有不平定天下之理?

    今,寡人再立一治礼台,拜儒家巨子孟轲为治礼令,专行我秦国礼乐教化之道,而礼乐教化,当以治学为首也!”

    秦王说罢,孟轲起身行礼。

    这次,也是丞相樗里疾先起身,先向孟轲道贺。

    “孟轲风骨,天下难觅,其治学之才,更在雄辩之上,今日能为我秦臣,当为我秦国之幸也!”

    丞相表态,之后秦国众臣也是尽皆跟上。

    等互相间的行礼都完毕了,樗里疾又转过头来,望着秦王。

    “启禀大王,今治吏令不在咸阳,治吏之责,无人可行,臣为秦国丞相,可暂行治吏令之事,筹治礼台,外交台两府开府事宜,两位府令,刚来咸阳,对我秦国诸多事宜,也不太清楚,臣可辅佐两令!”

    嬴荡点头。

    这样也好,不管怎么说,樗里疾毕竟是丞相,有统筹全局、总领朝政之责,这些事情交给他来做,是最合适不过了。

    “如此,有劳丞相了。”

    众臣与王欢饮,一直到了深夜。

    第二日,秦王下令,昭告天下。

    自此,这秦国的国务府,就又多了两位国务大臣。

    一时之间,整个咸阳秦人,俱是议论纷纷。

    他们对于拜苏秦为外交令、行纵横之策之事,并无疑惑,这谁都能想得明白,可拜孟轲这个老夫子,这个儒家巨子为治礼令,行礼乐教化之事,就有些让人想不通了。

    难道我秦人也要学着文雅起来吗?

    第三日,秦王又下诏令。

    以治礼令孟轲为宫主,建立咸阳太学宫,令至山东,招揽天下百家之人,共同修书。

    修书?

    书有什么可修的,不浪费钱财么?

    还不如去打仗,打仗能升官哩!

    说到钱财,秦王正秘密地出了王宫,去见专门铸币的任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