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唐节度使 > 第449章 户部侍郎

第449章 户部侍郎

    次日,苏轻哲带着韩熙载的“平策论”来到文德殿。

    陆原这段时间十分忙碌,赵匡胤打下池州后,他不得不重新部署与池州接壤的徽安府、金陵和宣州防务。

    这次救援池州的战争,让陆原对赵匡胤的实力有了更准确的了解。

    客官来说,他手中的陆军战力还比不上赵匡胤。

    不过话说回来,他新得到金陵、常州和宣州,现在坐拥十一州的地盘,人口多达五百多万,一两场败仗对他的影响已经没那么大了。

    另外,因为战略得当,吴国的地盘连成一体,十一州中半数背靠江海,前线州只有六个。

    这让他兵力部署起来轻松许多。

    赵匡胤表面看似强大,实则没有根基,只要陆原一直追着他消耗,他相信自己迟早能击败对方。

    不过由于赵匡胤的原因,陆原的登州计划暂时无法展开,这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陆原手下目前只有两支水军,第四军和禁军水师。

    第四军被派去封锁长江,禁军水师若是此时出发,海岸线的防御将出现漏洞。

    若是日本、汉国、吴越国水军袭来,情况将十分危险。

    此时此刻,要继续登州计划,就只能再组建一支水军了。

    刚好卢维义带三万多人归降,再加上正在组建的第五军,陆原想到一个好主意。

    他打算将卢维义的三万多人打散到第一军到第四军。

    再分别从第一、二、三、四军中抽调五千人,加上禁军的一万人,他手上立刻就多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

    陆原对第五军的要求是能打水战,也能打陆战,水战能力相对第四军和禁军水师弱一点也没关系,但陆战一定要强。

    类似后世的“海军陆战队”。

    要实现这一点,第五军除了让楚雄担任元帅外,还需要一位精于水战的都虞侯。

    陆原决定将萧十郎从第四军调到第五军,担任这个职位。

    思绪刚到这里,亲卫来报,苏轻哲求见。

    “让苏卿进来吧。”

    片刻后,苏轻哲进入书房。

    “苏卿,有什么事吗?”陆原抬头问道。

    “君上,有件东西希望您能看一下。”苏轻哲将平策论递了过去。

    若是别人拿东西过来,陆原也许会让对方放下,待会再看,但苏轻哲在他心中地位不同。

    他立刻停下手头工作,接过竹简看了起来。

    渐渐的,他表情严肃起来,身体微微前倾。

    全部看完后,陆原靠坐在椅子上,闭目思索起来。

    良久,他睁开眼,面带微笑。

    “苏卿,你的这份平策论上,关于农业改革的地方写的很好,我打算让你担任户部尚书,主持农田方面的改革,你可愿意?”

    “君上,这份平策论不是我写的。”苏轻哲急忙开口。

    “那是谁?”陆原奇道。

    “是韩熙载所写。”

    陆原皱了皱眉,开口道:“没有别的事的话,你就下去忙你的吧。”

    他已经知道韩熙载呈上这篇竹简的用意。

    苏轻哲行了一礼,退出书房。

    陆原目光再次回到竹简,平策论是一篇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的策论。

    主要观点有七条:

    其一,统一税收,废除各种不合理的苛捐杂税和口税,减轻农民负担。

    其二,为国捐躯者,家属有孩子的,领抚恤钱十五年。

    前面两点都和陆原不谋而合,特别是第二点,考虑的更周到。

    陆原本打算终生发放抚须钱,但这样未必是好事,很可能养出寄生虫来。

    而十五年抚恤钱更加合适,若是家中有孩子的,足够孩子长大自食其力。

    没有孩子只有老人的,也足够老人安养天年。

    其三,田税按田好坏定租税,由收钱改为缴纳谷物,以防农民以谷换钱时遭受商人盘剥。

    其四,奖励垦荒,一丁垦田十亩,赐钱四贯,无论桑田,农田,都免税五年。

    其五,废除过于残忍的刑法。

    其六,废除无名额的僧尼寺院和道观。

    其七,君王需带头提倡节俭,禁止各地向皇宫进奉美食及地方土特产品。

    从这七条,可以看出韩熙载在为政上颇有才能,再考虑他进献金陵的功劳,陆原沉吟许久,终于拿定主意——将此人留在身边。

    ……

    两天后,韩熙载在自己的府宅中受到朝廷的任命书。

    他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成为非徽安府官员体系中的第一位侍郎。

    在杭州待的这段时间里,韩熙载对吴国官场已有所了解,目前吴国官场情况可以说十分微妙。

    若说没有党派吧,那些徽安府过来的官员,相互间会有一种特殊的亲密感,这是其他官员比不上的。

    若说有党派,这些官员对其他官员也不会过于排斥,就比如苏轻哲对他就非常友好。

    韩熙载最清楚党争对国家内部的破坏。

    唐国就是因为党争而让国家实力衰退,最终导致濒临灭亡的局面。

    吴国是个新建立的国家,党争的问题暂时还比较遥远,但为了做到防微杜渐,最好能减弱那些出身徽安府的官员势力。

    韩熙载脑中虽有这个想法,但眼下只能将其藏在心中。

    目前,徽安府系官员势力强大,而且其他官员跟随吴王时间太短,很难取得吴王信任,时机并不成熟。

    ……

    唐国,江州。

    江州的皇宫还在修建,唐皇李煜暂时住在奉化军节度府中,得知赵匡胤又向饶州攻打而来后,他气的直跺脚。

    他下了多么大的决心,放弃了金陵,迁都江州。

    可赵匡胤仿佛盯着他似的,穷追不舍,不给他半点喘息时间,让他暗恨不已。

    如今,江州的局势还没有完全控制下来。

    虽然李煜靠着军队暂时压下了不满的声音,但江州附近的四支节度军中,有两支已经不怎么听他号令了。

    再加上不少官员在迁都过程中外逃,其中甚至包括韩熙载和王楷这样的大臣,一人跑到吴国,一人跑到汉国。

    连他们都跑了,下面的官员跑的就更多了。

    对年轻的唐皇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先安抚不听号令的武昌军和安化军,再开科筛选一批官员,这都需要时间。

    只可惜赵匡胤不给他时间。

    无可奈何,李煜只好召宋齐丘和傅温商议对策,宋齐丘目前担任宰相,傅温担任枢密使。

    书房中,宋齐丘沉声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破赵贼!”

    “是何主意,快说!”李煜急道。

    “陛下可还记得闽国留从效是怎么灭亡的吗?”宋齐丘反问。

    “你是说联合他国一同讨伐赵匡胤?”

    宋齐丘微微颔首:“赵匡胤实力强大,老臣相信其他诸国也都很忌惮他,就比如吴国,一直都在和赵匡胤交战。”

    傅温恼火道:“我国金陵刚被吴国夺去,就去和吴国同盟,这岂不是笑话吗?”

    宋齐丘皱了皱眉:“如今赵贼才是切身之害,我国目前已经没有土地与吴国接壤,与他们同盟又有何不可呢?”

    “我反对,大不了和赵匡胤决一死战,也决不能向吴国派出使者。”傅温大声道。

    眼瞧着二人要吵起来,李煜有些烦躁。

    这时,一名太监忽然进入书房,在李煜耳边小声道:“陛下,汉国派使者过来了。”

    “让他过来吧。”李煜点头。

    李璟死的时候,汉国趁火打劫,派潘崇彻偷袭了汀州和虔州,这让李煜对汉国印象很坏。

    然而眼下唐国势弱,他也只能忍气吞声,还要想办法与汉国达到和解,这也是李璟死前交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