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2章 圈地

第12章 圈地

    隆隆炮声中,太原的城墙已是满目疮痍。有一段的垛口乃至包砖都被打碎了,发生了很严重的坍塌,清军正利用土堆和梯子向上攀爬。

    马祥麟和张凤仪望着鱼贯登城的清军,互相看了一眼,老夫老妻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孙远和邓阳向他夫妇行了个礼:“二位将军,我们要撤了。”他们身后,孙元化的家丁队正在络绎下城。

    马祥麟说:“二位多保重,天下可无我夫妻,不可无火东公。”

    马祥麟和张凤仪与孙元化共事多年,一直相信“火器救国”之说。虽然搞到现在都没什么成果,但他们不敢不信。至少现在他们还能告诉自己,什么时候孙抚台有钱了,造铳造炮修棱堡,就能打赢鞑子了。如果不信这个主张,那他们也不知道该信什么了。

    崇祯大举调集边军南下的时候,孙元化就意识到情况不妙,他从绛州请来了自己的教友韩霖。此人师从耶稣会教士高一志,习得西洋铳炮及筑城之法,孙元化打算由他主持,对山西的几个主要城市的城墙进行防炮改造,以应付可能遭到的攻击。

    然而,第一步在太原就卡住了,晋王朱审烜一毛不拔,坚持说:“太原者,天下雄城,何劳大兴土木,略加修葺即可,不必劳民伤财。”晋王带头不出钱,各郡王和城内士绅自然也不会出钱。而且改建城墙要拆掉一部分关厢建筑,这事又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所以一拖再拖,最后就拖到清兵来了。

    在红夷大炮面前,这种旧式城墙根本不足以保卫城池,现在晋王和太原官绅们都明白了,但是也晚了。

    孙元化正在巡抚衙门等死,作为天主教徒,他不能自杀,只能等人帮忙。这时,他的亲兵队长孙远冲了进来:“抚台,鞑子已入城了。”

    孙元化点了点头:“是时候了。”孙远默默上前,倒了一碗茶,将一包药面撒了进去:“我敬大人一碗茶。”

    只要孙元化不去猜孙远放的是什么,愣当那是胡椒面,就不算自杀。他接过茶碗,一饮而尽。没多一会儿,孙元化便觉得天旋地转,失去意识,软瘫在椅子上。

    另一边,邓阳提着血淋淋的钢刀从晋王府走了出来。他早就部署了亲近的兄弟,一旦清军破城,就把晋王和所有郡王全部杀掉,绝不能让他们活着投降清军,当然,他们家里的金银财宝也不能便宜了清军。

    韩霖已经收拾好包裹了,他虽然有功名,但是并无官职,只是孙元化的幕僚,没有必要殉城,而且他也不想殉城,自己好不容易学了一身本领,想救国于危难,结果奔波多年一事无成,就这样死了,实在太不明不白了。

    孙远把被蒙汗药麻翻的孙元化及其家眷都装进马车,和其他亲兵家丁及孙元化的奴仆们一起赶来和邓阳会合。他们私下里早就计划好了,孙元化现在除这些家丁外再没有别的兵了,就算去汾州、平阳、潞安这些大城市,清军来了也守不住。他们去韩霖的老家绛州,韩家在那里有些势力,可以掩护他们躲在乡下,先找个山头占山为王再说。

    孙元化如果不死在太原,因为丢失省城这么大的罪责,崇祯也不会放过他这个光杆司令,横竖他这个官是不能再做了。整个山西都没有明军的主力部队,猛如虎在豫北面对皇太极的主力,多半也完了。洛阳在罗汝才手中,贺兰部又攻入陕西,孙元化除了去当山大王,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孙元化自己不想跑,孙远和邓阳就得帮他一把了。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再加他一个又有什么用。要是丁启睿,就算他不想死,大家也得劝他死,因为这种废物唯一的利用价值就是献祭了激励士气。而孙元化不同,活孙元化比死孙元化对国家更有用。

    “将马祥麟、张凤仪,还有其他抵抗我军战死的将领官绅,都具棺盛殓,葬在城外山上。要立碑,不必写事迹,书名即可。派人搜捕孙元化和韩霖,定要活捉。所有投降官绅都到贡院集合,我明天一早去见他们。征集粮饷骡马之事由新任知府负责,各营兵马不许私掠,不许纵火,无令不得出营,尤其是姜瓖他们这些绿营兵,告诉他们,我可不是陈新甲,有敢违令者,立斩不赦。”

    岳讬并不是个仁慈的人,之前带兵入塞时,也是烧杀掳掠毫不犹豫。但他是个理智的人,他很清楚,眼下大清朝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必须舍眼前之小利,谋万世之大业。

    就在他攻下太原的同时,第一批圈地大概已经开始了。

    就在不久前,皇太极下达了圈地的命令。剃发易服可以缓,圈地却不能缓,否则跟着他拼死拼活打天下的将士,还有新加入的两万汉军旗人,都得不到太大的好处,凭什么卖命呢?

    皇太极仔细斟酌了一下,圈地是一定要搞的,但是搞的方式要慎重。

    首先,圈占所有明朝的皇庄,以及勋贵、太监的庄园,还有晋王、代王等藩王的田产,之前投充在这些地方的土地也不例外。常有人为了逃避赋役,将土地挂靠在某个豪门名下,称为“投充”,但这个制度漏洞往往成为豪门兼并土地的手段。皇太极首先兼并这些土地,把这些土地上的佃户变成农奴,虽然是弊政,但也并不比大明更烂,社会影响会比较小。

    其次是圈占抵抗清军被杀的官绅乃至一般自耕农的土地。比如说大运河畔的河间府吴桥县,之前在戊寅之变中被崇祯罢斥归乡的兵部尚书范景文组织乡勇,拼死抵抗清军。阿巴泰破城之后,虽然记着皇太极的叮嘱,没有全面屠杀,但是将所有参与守城的士绅全部杀死,将全体乡勇及其家属掳为奴婢。在直隶各地,还有不少地方抵抗清军,基本上都是照此法处理。这样一来,清军就得到了很多“无主地”。

    最后,就是之前清军入关劫掠导致的抛荒土地,还有原主逃荒或死于瘟疫导致的抛荒土地,皇太极将这些土地也全部圈占为旗田。有的土地上面已经有农民在耕种了,但是清军拿出官府的凭证,证明他们不是这些土地的主人,属于“盗耕”,“合理合法”地把他们变成了农奴。

    有不少人提出,这些土地太过分散了,应该和京城附近的田主交换土地,把土地都集中到京郊来。但皇太极很清楚,这种换地政策名为交换,实际执行下去就会变成明抢,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动荡。至于那种直接强占京畿民田的建议,皇太极就更不考虑了。

    倒不是皇太极觉得这种事不能做,他连杀人都不在乎,何况抢地。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清军刚刚入关,立足未稳,贸然损害太多人的利益,会带来不可知的后果。等到闯、献、曹诸贼俱被削平,天下一统,万里河山都是大清的,这点土地算什么。所以,皇太极给自己的部下们画了一个“将来会圈更多地”的大饼,并且先尝试性地圈一部分土地,满足了旗人的短期需求。

    此外,他还默许民人将土地投充旗下,虽然这种投充很快就会变成兼并土地,出现强迫投充的现象,但是和直接圈地相比,这种办法速度较慢,制造的矛盾相对可控,而且还打着“合法”的旗号,在明朝也经常有这种事,不像直接圈地这种明抢的“新颖”方式那样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