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7章 张献忠的态度

第67章 张献忠的态度

    随着南京市民逐渐习惯西营的存在,这座世界顶尖的都市也在渐渐恢复活力。虽然西营在破城时表现不佳,但总归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屠戮,战争过去之后,百姓的生活还是渐渐回到日常轨道上来。

    如今的张献忠已经不是流寇了,而是大明朝的忠顺王。那么多名人高士都投降了,老百姓们自然更加默认西营是这里的合法官府。随着对新扩编的军队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张献忠的执法也越来越严格。杀人者斩,掳掠者杖的规矩逐步贯彻了下去,社会秩序开始恢复。

    张献忠所用的土地政策,与李自成、罗汝才又大有区别。他也搞三年免征,也同样是针对自耕农,但是由于江南是全国财富最集中、士绅最集中的地方,土地兼并的速度也比两广、福建这种地方快得多,自耕农比例较低。

    闯、西、曹三营中,西营面对的社会环境最复杂,可他们的人才储备却最少。虽然有明朝士人大批投降,但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用于土地制度改革工作。张献忠将被解放的奴仆中所有识字的人征募为吏,才算有了一支相对信得过的行政力量。

    面对江南复杂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张献忠的方案是暂时搁置,采用了类似太平天国“着佃交粮”的制度,这块地是谁在种,就朝谁征粮。在土地关系上,支持“一田二主”的永佃制,增加佃户的话语权,地主到县衙打夺佃转佃的官司,十有七八要输。

    张献忠从来不相信什么“明朝江南不交税”的屁话。查一查南京的档案文书就知道,豪绅欠税当然是有的,但那和地域没关系,全明朝乃至全世界的官老爷都是这个德行。江南百姓承担的税赋徭役之重,原本就是天下之冠。

    张献忠招安这件事,西营内部很多人都不理解。浙江和江西已经被闯营拿下,我们没有腹背受敌之虞,完全可以据守长江,和洪承畴、左良玉、黄得功他们开打,何必还要向崇祯昏君称臣?

    但是江南的地主、农民、商人、工匠都很开心。在西营架炮吓唬之下,崇明的郑军被“礼送出境”,到舟山去了。明军和西军都停止了派夜不收到对方辖区搞破坏的行为,也不再大规模征调民夫修建工事。湖广的商船还不能通过明军的控制区下来,但安庆到崇明的长江沿线又恢复了商业,尽管沿江税卡重重,导致成本高昂,可毕竟还是有商品流通了。

    尚可喜投降西营之后,长江以南的陆路交通全面恢复。逃难的人可以回乡,商人也被允许往来。张献忠把在江南抄家所得的巨量书籍送到江西彭泽和闯军交易,闯军一半用银圆支付,一半用粮食支付,张献忠手上有了一批可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商品粮,防止那些种植经济作物过多的地方出现粮食短缺。

    稍有大局眼光的人都看得出,张献忠的招安只是暂时的,迟早要再起刀兵,争夺天下。但是对于停战期间的百姓来说,和平是最实在的好处。

    在安庆,洪承畴建立了督师行辕,趁着闯军消化湖北、四川、江西、浙江地盘的时间,整编各路残兵败将。虽然洪承畴现在没有职务,只是戴罪立功,但曹变蛟、马科、贺虎臣等秦军将领还是习惯性地服从他的指挥。这年头,谁能打谁说话就好使,至于皇上任命的五省总理杨嗣昌,连尚可喜都节制不了,谁理会他。

    洪承畴尽管重新恢复了明军的建制,但他很清楚,一旦闯军发动大举进攻,他是抵挡不住的。他的部下和闯军一样,以秦人为核心骨干。然而闯军已经在南方安家落户,许多士兵在湖南、两广有妻有子、有房有地,他的兵马却是一群远离家乡的孤魂野鬼。罗汝才杀入河南之后,朝廷就不再给他们支援了,现在洪承畴的军队比流寇更流寇,在安庆境内大规模地纵兵劫掠。有钱人之前都让西营抢完了,明军便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大量百姓逃入闯、西二营控制区。

    许多洪承畴的部下闯入庐州、和州打粮,与朱大典、左良玉的军队发生了冲突。现在朱大典控制庐州、凤阳、淮安、徐州,左良玉控制滁州、和州、扬州。黄得功被左良玉从扬州赶走了,驻守淮安的朱大典部将牟文绶也不许他入境,只得向东退到了通州。

    朝廷的消息断绝了,洪、朱、左、黄四路明军都得自筹粮饷,给南直隶北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连许多士绅也开始编练乡勇,对抗官军,漕运彻底废了,运河两岸漕丁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而此时,闯军已在湖北最东边的黄州府集结,准备攻入南直隶。

    就连刘芳亮的左营都从四川被交了回来,为了在四川组建卫戍部队,左营抽调了许多骨干,回到荆州后,全部由新兵营训练完毕的新兵补齐。由李晋王指挥四川卫戍部队,已经足够对付袁韬、罗尚文之辈,虽然短时间内没办法消灭他们,却也不可能被他们反杀。

    李自成的意图很明显,他不是要消灭洪承畴一部,而是要将所有江北明军一股脑全部消灭,从而将张献忠封堵在西营现在控制的江南十四府中。闯军的野战军经过连续作战,又分出那么多人组建卫戍部队,需要一段时间整训,但是到了明年春天,大规模的攻势就又要开始了。

    洪承畴部两万余人,左良玉部两万余人,朱大典部四五万,黄得功部数千,江北明军总数多达十万。闯军的五营野战军加起来,也不过十万出头而已。不过稍有头脑的人都能看出,就算数量相当,明军也绝对不是闯军的对手。不仅明军四部之间绝不会互相支援,就连朱大典麾下的八镇军头都不可能互相支援。

    张献忠的态度成了关键,如果他能够进攻闯军,明军就可以勉强守住南直隶。如果他坐山观虎斗,明军必然不是闯军敌手,但闯军从长江和大别山之间向南直隶进军,道路条件并不好,明军还有抵挡一下的机会。倘若张献忠担心被闯军堵住北上抢地盘的道理,渡江攻击左良玉和黄得功,那遭到两面夹击的明军势必一击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