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4章 平凉

第54章 平凉

    一名身材瘦高的军官向王瑾行了个礼:“王总制,城内已经彻底平息了,俘虏也已集中看押。”王瑾说:“约束好兄弟们,各归营房,不要生事。我们不能光看眼下,要抢钱抢女人是容易的,但要往长远了看,抢过之后,还得有个出路才是。”

    这名军官名叫马昆,是西宁卫军户们推出的首领。贺兰部的人在西宁西边伪装蒙古游骑袭扰田庄,骗西宁卫的官军出战,马昆等人便在城内以开拔费为由头闹了起来。趁着这个机会,田见秀率领预备队在外留守,王瑾、谷可成率领闯军一拥而入,占领了西宁。

    抄检府库和军官们的家财,给士兵们分发军饷,这是闯军早就做熟了的事情,没什么难度。比较困难的是对那些没有参与兵变的军官家属们的处置,有很多军户都打算将他们满门抄斩。

    有的军官可以说恶贯满盈,血债累累,士兵们想对他们进行残酷报复也不足为奇,这也是这个年代的传统习惯了。但是事情不能这么办,既然是闯军领导的兵变,就得按闯军的规矩来。

    “贪污军饷也好,殴打士卒也好,侵占田土也好,反正只要说得出由头,就可以杀。女眷除非有血债,否则不能动。留下的那些寡妇可以配人,但不能配给她们男人的仇家。”王瑾定的这些规矩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相当迂腐了,饶是如此,西宁城里也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城门前的刑场上血流满地。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问题了:大家要往何处去?

    大部分的士兵还是希望留下,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就算日后官府追究,他们大可一口咬定参与兵变的人都跟着闯贼走了,他们全都一直老老实实在营房里待着。官府拿他们也没有办法,总不能把整个西宁卫的官兵都干掉。

    至于那些和官长仇怨较深的、在兵变中杀人见血的、没有家室牵挂的、家里人口太多田地不够的人,则有不少愿意搏一搏。他们留下来要么是被秋后算账,要么是穷死饿死。

    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跟着王瑾走,只有少数人因为有亲朋在贺兰部才选择加入王进礼的队伍。毕竟这年头爬青藏高原可不是什么心灵净化的旅行,弄不好整个人都得让野狼和秃鹫给净化了。

    不过王进礼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他在西宁补充了很多牲畜和包括冬装、粮食在内的各种物资。人员少一些,物资多一些,死亡率或许会降低。

    王瑾现在没工夫管贺兰部,他们爱作死就让他们去吧。只要他们别搞出一个横跨蒙、疆、藏、康的格鲁派大帝国来,大家还可以做朋友。洪承畴正在兼程赶来的路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向南退入洮州雪区后,闯军与当地人相处得还算融洽。有贺兰部从中牵线,双方能够沟通,不至于一见面就开打。王瑾的处境也不像原时空李自成过雪区时那样窘迫,不必把头人、喇嘛们当土豪打了。

    王进礼要告辞了,他要往西南进军,先去囊谦与纳敏夫会合。王瑾真的很想见见纳敏夫,但是他每一天的时间都很宝贵,不赶快返回不行。他托王进礼带了一封信给纳敏夫,提了一些问题,希望纳敏夫能解答。

    洪承畴在西宁扑了个空,他果然没有向南追入雪区。跑到藏人的地盘找事可不是明智的选择,在平原上列阵野战,洪承畴能带着一千人打他们四五千,可是跑到藏人的家门口来和他们打仗,天时地利人和统统不占,那就是给自己找罪受了。要是洪承畴有原时空乾隆年间的财力,陕西周边这些还在冷兵器时代的部落哪有他不敢打的,可是现在,钱要花在刀刃上,有李自成在,洪承畴怎敢胡乱用兵。

    留在西宁的线人报告,洪承畴在西宁没停留多久,便迅速返回。王瑾开始有些担心,自己在西宁搞兵变搞得太过干脆利落,不会反而误了李自成的事吧?原时空的洪承畴镇压西宁兵变颇费了一番工夫,李自成便有了攻略平凉的时间。可是现在王瑾一击即走,保全了西宁的兵变士兵,却也给洪承畴节省了时间,不知道李自成能不能来得及在洪承畴返回之前成功。

    王瑾不是没想过给李自成多争取些时间,但他们闯军兄弟可以为了主力去做牺牲,让西宁的兵变士兵陪着牺牲未免说不过去。何况在原本的历史上,纵然有西宁兵变拖延的时间,李自成也既没打下陇州,又没打下平凉。不能为了这个不保靠的目标,骗西宁军户去和洪承畴拼命。

    王瑾一直坚持,取天下当以正道,没本事救的人可以不救,但总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是。在这个物理意义上的人吃人的乱世,如此想法简直幼稚可笑,顾忌得越多,越是施展不开手脚。

    但反正王瑾就是这么个人,否则的话,但凡当年他能多划拉些银子,给上官使点钱,又何至于当兵十年也只是偶尔充任伍长、什长。若是没这个坚持,他也未必做不得大金恭顺王。

    告别了贺兰部和藏民,王瑾踏上了东归之路,在半路途中,他就得到了好消息。

    平凉已破,闯军以土木工程破坏了一部分城砖,导致城墙出现倾垮。刘宗敏亲自带队先登,又是郝摇旗第一个把闯字旗号插上了城头。

    平凉之战闯军打得非常猛,伤亡也不小,但占领平凉府之后的缴获足以让活着的人存活很久。原时空闯军没有打下平凉,但是现在闯军比原时空人数更多、训练更精、装备更好,对于土木工程和火药的运用也更纯熟。更关键的是,本时空的李自成不必再凭着极为模糊的情报靠直觉判断。

    原时空,李自成并不知道西宁兵变的事情,在平凉还是采用围城打援战术。没想到张好了网,洪承畴却不来。闯军把太多时间花在了攻略周边的州县坞堡上,贻误了战机。

    而现在,西宁兵变就是闯军制造的,李自成对于兵变何时开始,洪承畴何时赶去镇压,又何时返回增援,都有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李自成赶在洪承畴返回之前,催兵强攻破城。

    虽然这样的限时猛攻导致的伤亡远比围困高得多,但为了一个府城、一座王府的缴获,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如果抢不到钱粮被服,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寒冬中,也会有大量的人饿死冻死,与其这样,还不如死在攻城之中。

    这一次攻打平凉伤亡既重,闯军诸将的报复之心也强。攻城的时候没怎么注意控制损害,造成的平民伤亡不在少数,收拢队伍也花了很大的工夫。近来连续行军作战,队伍时常分散,新兵又多,再加上补给困难,闯军的纪律水平有了明显的下降。李自成将众管队申斥了一番,要他们在王瑾回来之前一定整顿好自己队里的纪律,明目张胆的违纪者定斩不赦,尤其是有私藏妇女的,务必严惩,否则等王瑾回来,可就不是掉几颗人头能解决的事了。

    为照顾众兄弟的情绪,李自成允许把对城内官绅处决追赃的范围扩大一些。但依然用的是开堂审案的方式,只罪本人,不及家眷。只是审得更严更快了,实际操作中,也就只有少数久有令名,开刀前都能有人出来喊冤的人方能幸免。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多,守城官绅中那些虽无重大劣迹,但平素为人刻薄,不结善缘的也被杀了许多。

    韩王朱亶塉自然也是奢侈腐朽的,但没有郑王、襄王那样穷凶极恶,李自成命人抽了他一顿鞭子,逐出城去。韩藩宗室被杀了不少,不过倒也有一些名声不错的,有几个在本地入伙的新兵说,他们得过一个叫朱璟溧的远支宗室的施舍,李自成特许此人连助饷都不用。

    做好事总该有点好报,这世道已经够烂了,正派人也得靠杀人才能求生,能留一点善意就是一点吧。